- 4G无线网规划建设与优化
- 季智红 房磊 杨军 方韧 蒋友文 毕丹宏等编著
- 1675字
- 2025-04-17 18:11:53
1.1.4 无线通信发展趋势展望
从提供基本的移动话音,到短消息、WAP等低速数据业务,再发展到移动宽带所支持的各种高速无线上网、娱乐、计算与移动信息服务,在多种技术融合与发展的基础上,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通信系统逐渐浮现。技术的发展与业务的应用相互促进,未来的移动通信呈现出以下特征。
1.移动宽带化趋势明显
移动通信领域经过多年的内部自我发展,开始面临外部非电信业技术领域的影响与挑战。802.16/WiMAX的提出,促使整个无线通信领域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发展,加速了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步伐。正是为了应对WiMAX标准的竞争,3GPP启动了长期演进计划。显然,长期演进计划的目标首先是提高蜂窝移动网的宽带接入能力。
2.融合成为趋势
纵观全球通信业的发展,融合正在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总体来看,整个产业正处在重大转型期。从运营来看,全球电信运营商陆续成为同时拥有固网和移动网的全业务运营商;从网络层面来看,多种网络、技术和业务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从技术上看,信息通信技术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以IPv6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呼之欲出,3G演进技术发展迅猛,FMC(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的融合)技术发展使融合成为可能;从通信业务来看,传统的话音业务正在向宽带数据业务转变,更引人注目的是,互联网向电信网的延伸明显加速。
信息通信业务呈现出宽带化、移动化、IP化和融合化特征,其中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的融合,催生出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移动网与互联网融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微博、即时通信、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3.新技术不断应用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各种微波、无线通信领域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不断引入,使用频段从2.4GHz开始向上直至38GHz仍在不断扩展。一方面这些技术充分利用过去未被开发,或者应用不是很多的频率资源,另一方面它们融合了在其他通信领域成功应用的先进技术如64QAM、OFDM等,以实现更大的频谱利用率、更丰富的业务接入能力、更灵活的带宽分配方法。
宽带OFDM技术、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调制阶数可变的自适应调制技术、高效率频谱成形技术、自适应动态时隙分配技术、自适应信道估值与码间干扰对抗技术、自适应带宽分配及流量分级管理技术、中频与射频集成组装的紧凑型的户外单元技术和高级编码调制与收信检测技术等正成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亮点。移动接入技术领域的发展体现出如下趋势:
•应用更高的频段、频率利用效率持续提高;
•OFDM技术兴起;
•多址方式不断充实;
•调制方式向多状态化发展;
•双工方式灵活选择;
•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
•带宽动态分配;
•业务接口日趋丰富。
4.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
2009年年底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开始超过移动话音,半年后两者之比就拉大到了1.5倍。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达到237 000TB/月,这个数字比2000年的互联网总流量(75 000TB/月)还高2倍多,而2017年移动数据流量则达到了2010年的46倍。
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服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终端屏幕小,移动接入带宽不如固网,资费高于固网;
•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个性化、私密化、娱乐化、互动性特征强;
•通常采用开放性的服务模式,以适应多元化的用户需求。
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智能终端的普及。2010年,全球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开始超越个人电脑。移动终端不再仅是通话的工具,它更多地服务于工作、生活的多个方面。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与智能终端普及的背景下,移动通信业务的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移动即时通信(IM)开始取代手机短信。因为移动IM不仅可以传送声音、视频和文字,而且它的功能不断完善,会变得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是运营商短信套餐的被关注度已被数据流量套餐所取代,用户更关注资费套餐中是含50MB流量还是500MB流量,亦或更多。这种“流量”代替“短信”的变化,从侧面揭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