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卷一百五十一·后晋高祖本纪(上)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名敬瑭,是太原人。他本是卫国大夫石碏、汉朝丞相石奋的后人,汉朝衰落,函谷关以西及三辅地区动乱,子孙四处流散到西部边陲,所以有居住在甘州的。他的四代祖石璟,在唐元和年间(806 - 820年)与沙陀军都督朱耶氏从灵武归附唐朝,唐宪宗嘉奖他,将其隶属为河东阴山府裨校,石璟因在边境立功多次升官,做到朔州刺史。天福二年(937年),被追尊为孝安皇帝,庙号靖祖,陵寝叫义陵。四代祖母秦氏,追谥为孝安元皇后。三代祖石郴,很早就去世了,被追赠为左散骑常侍,追尊为孝简皇帝,庙号肃祖,陵寝叫惠陵。三代祖母安氏,追谥为孝简恭皇后。祖父石翌,担任振武防御使,追赠尚书右仆射,追尊为孝平皇帝,庙号睿祖,陵寝叫康陵。祖母米氏,追谥为孝平献皇后。父亲石绍雍,番名叫臬捩鸡,擅长骑马射箭,有长远谋略,侍奉后唐武皇李克用及庄宗李存勖,多次立下战功,与周德威功绩相当,历任平州、洺州刺史,在任上去世,追赠太傅,追尊为孝元皇帝,庙号宪祖,陵寝叫昌陵。母亲何氏,追谥为孝元懿皇后。

石敬瑭是孝元皇帝石绍雍的第二个儿子,在唐景福元年(892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太原汾阳里,出生时白色气体充满庭院,人们都感到十分惊异。他长大后,性格沉稳恬淡,很少说笑,研读兵法,推重李牧、周亚夫的行事风格。唐明宗李嗣源担任代州刺史时,常常很看重他,于是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唐庄宗李存勖听说石敬瑭擅长射箭,提拔他在身边任职,唐明宗请求让他隶属大军,庄宗同意了。后来唐明宗跟随唐庄宗征战出行,命令石敬瑭统领亲骑,号称“三讨军”,当作心腹来依靠。

天祐十二年(915年),唐庄宗兼并河北之地,在邺地开设幕府,后梁派遣上将刘鄩率领五万士兵在莘地扎营。十三年(916年)二月,刘鄩带兵突然到达清平,逼近城下。唐庄宗从甘陵赶来,士兵还没来得及布阵,很多人被刘鄩突袭。石敬瑭率领十多个骑兵,手持长矛深入敌阵,东西奔驰突击,没人敢抵挡,最终带领全部士兵返回。唐庄宗赞赏他,拍着他的背说:“将门出将,这话不假。”于是赏赐他器物和布帛,还亲自给他喂酥酪,在当时被视为特殊的恩宠,石敬瑭因此出名。第二年,刘鄩的军队在莘地西北列阵,唐明宗跟随唐庄宗激烈交战。许久之后,尘埃四起,石敬瑭与唐明宗都陷入敌阵,石敬瑭挺身而出,挥剑拼杀,来回转战几十里,把刘鄩追到故元城的东边。这一天,刘鄩的军队伤亡过半。

十五年(918年),唐军攻克杨刘镇,后梁将领贺瑰在无石山设下埋伏,唐明宗被贺瑰逼迫,石敬瑭担任后卫,击败后梁军五百多骑兵,然后缓缓骑马返回。十二月,唐庄宗与后梁军在胡柳陂大战,双方号称有十万兵力。总管周德威率领左军,其中夹杂着燕地士兵,前锋作战不利,周德威战死。唐庄宗率领五千步兵,坚守高陵以避开敌人的锐气。唐明宗独自保全右军,埋伏在土山之下,看着石敬瑭说:“梁军先获利,他们的旌旗很整齐,用什么计策可以挫败他们?”石敬瑭说:“腊月之后这么寒冷,一伸手手指都要冻掉,他们步兵多,前进容易后退难,不如让士兵吃干粮喝水,慢慢使他们陷入困境。况且敌人徒步作战,与我方骑兵作战形势不同,一旦出击就能击破,要力求必胜。”唐明宗说:“这正是我的想法。”恰逢天色将晚,后梁军在平野上列阵,五六万人组成一个方阵,指挥游骑逼近唐军,石敬瑭说:“敌人要逃跑了!”于是请唐明宗下令让士兵整理头盔,散开包围他们,命令左射军三百人放箭奔驰绕圈,逐渐缩小包围圈,再用几千骑兵合围。到了夜里,后梁军的旌旗都倒下了,一个角落率先溃败,其他三面紧接着溃败,他们的牙旗相互撞击,就像爆炸的声音,横七竖八的尸体和丢弃的铠甲,数不胜数。从此后梁势力削弱,唐庄宗进军在德胜渡扎营。

十八年(921年)十月,石敬瑭又跟随唐明宗在德胜渡与后梁军作战,击败后梁将领戴思远,杀死两万多人。十九年(922年),在胡卢套作战,唐军逐渐后退,石敬瑭看到敌人士气正盛,拔剑开路,护着唐明宗撤退,敌人远远望见,没人敢追击。

二十年(923年)十月,石敬瑭跟随唐明宗到杨村寨观察后梁军情况,部下都没有穿戴铠甲。突然,敌人出其不意,带兵突袭唐明宗,刀刃快要刺到唐明宗的后背,石敬瑭手持战戟冲上前去,一击之下就有好几个敌方首领落马,唐明宗于是脱离了险境。这一年,唐庄宗在邺地称帝,改元同光,派遣唐明宗渡过黄河,孤军深入去夺取郓州。郓州人起初没有察觉,石敬瑭带领五十名骑兵跟随唐明宗渡过济水,突袭东门进入城中。郓州士兵前来抵抗,石敬瑭被刀刃砍中,仍护着唐明宗,在大道上排列士兵,屹立不动。不久后续骑兵赶到,于是攻克中城并占据了它。随后平定汴水,灭掉后梁,成就唐庄宗的天下一统,铸就唐明宗的大功勋,石敬瑭与唐末帝李从珂功劳最大。但在唐庄宗一朝石敬瑭官职不显,这是因为他不喜欢自我夸耀的缘故,只有唐明宗心里清楚他的功绩。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赵在礼占据邺地叛乱,朝廷派遣元行钦去招降但没有成功,众人议论纷纷,都认为非唐明宗出面不可,唐庄宗于是任命唐明宗为统帅。当时石敬瑭随行,到了魏地,各路军队发生哗变,拦住马头请求唐明宗在河北称帝。唐明宗接受霍彦威的劝说,打算向天子申诉,于是假装答应。各路军队也担心事情不成功,散去的人很多,唐明宗所保全的,只有常山一支军队而已。向西驻扎在魏县时,石敬瑭私下对唐明宗说:“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如果一定要申诉,就应该果断行动。我愿意率领三百骑兵先奔赴汴水,去探探虚实,如果能成功,请大军迅速前进。汴梁是天下的要害之地,占据它就可以洗刷自己的冤屈。哪有上将与三军士兵一起参与哗变,日后还能与天子平起平坐的呢!危险就在眼前,不能安然处之。”唐明宗到了相州,就分出三百精锐骑兵交给他,派遣石敬瑭从黎阳渡过黄河,从汴梁西门入城,于是占据了汴梁城。等到唐明宗进入汴梁,唐庄宗亲自统率军队也来到城西北五里处,登高叹息说:“我大势已去了!”从此唐庄宗的随从士兵大规模溃散,都来归附唐明宗。唐明宗不久派遣石敬瑭率领军队作为前锋,奔赴汜水关。不久唐庄宗遭遇内乱而驾崩。

这个月,唐明宗进入洛阳,嘉奖石敬瑭的功劳,让他从总管府都校升任陕府兵马留后。唐明宗即位,改元天成。天成元年(926年)五月,加封石敬瑭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担任陕州保义军节度使,不到一年,当地军民政务就治理得很好。二年(927年)二月,加封检校太傅兼六军诸卫副使,进封开国伯,增加食邑四百户。这个月,石敬瑭前往朝廷,是因为兼任六军诸卫副使的缘故。八月,增加食邑八百户,实封一百户,以表彰他治理政务的成效。十月,唐明宗前往汴梁,任命石敬瑭为御营使。车驾停驻在京水时,快报传来汴州节度使朱守殷叛乱的消息,唐明宗命令石敬瑭督率亲军日夜兼程,两夜后就抵达浚城,一战就攻克了。不久任命石敬瑭为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六军诸卫副使,进封开国公,增加食邑五百户,赐号耀忠匡定保节功臣。三年(928年)四月,车驾回到洛阳,下令加封石敬瑭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五月丁未日,加封驸马都尉。

长兴元年(930年)二月,唐明宗在南郊举行祭天仪式结束后,加封石敬瑭为检校太尉,增加食邑五百户,不久下诏让他回任所。当时邺都繁荣富庶居天下之首,而且当地风俗粗犷剽悍,百姓中有很多人打官司。石敬瑭让百姓把状子投到府门,他一一阅览。过了一年,状子堆满了几案,积压在监狱里的犯人很多,当时的舆论因此对他有所批评。九月,东川的董璋叛乱,朝廷任命石敬瑭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兼任东川行府事。十月,石敬瑭从魏博来到朝廷,统领军队西征。长兴二年(931年)春天,因为川路艰险,粮草运输接济不上,朝廷下诏让军队班师回朝。四月,石敬瑭又兼任六军诸卫副使。六月,改任河阳节度使,仍然兼任兵权。

这时,秦王李从荣上奏说:“我看到北面多次奏报,契丹族迁移营帐靠近边塞,吐浑、突厥已经侵犯边境地区,戍守的士兵虽然很多,但没有统帅,应该尽早任命一位大将,来安定云州、朔州。”唐明宗说:“你们商量一下。”李从荣和各位大臣上奏说:“在将领之中,只有石敬瑭、康义诚二人可以胜任。”石敬瑭向来不想担任禁军副职,就上奏说:“我愿意去北方。”唐明宗说:“你为我去,事情没有办不成的。”等到接受诏书时,石敬瑭六军副使的职务没有免去,他又拖延着推辞避让。十一月乙酉日,唐明宗又对侍臣说:“云州上奏,契丹从幽州迁移营帐,说是去放牧,整个冬天都不后退,这祸患很深重啊。”枢密使范延光上奏说:“已经商议让石敬瑭和康义诚去北方,不过最终的决定,还在于陛下的旨意。”石敬瑭上奏说:“我虽然没有才能,怎敢逃避事情呢,只是进与退都听凭陛下的命令。”唐明宗说:“你为我去,很符合众人的意见。”于是就确定下来。丁亥日,加封石敬瑭兼任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任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改赐竭忠匡运宁国功臣的称号。第二天,在中兴殿举行宴会,石敬瑭捧着酒杯为唐明宗祝寿,趁机上奏说:“我虽然微小怯懦,但对于边境事务怎敢不尽忠尽力呢。只是我远离陛下身边,无法时常向陛下汇报并有所报答。”石敬瑭于是再次拜别,唐明宗眼泪沾湿了衣襟。身边的人奇怪他过于悲伤,后来果然和石敬瑭就此诀别,不再相见了。十二月,唐明宗去世,石敬瑭听说后,放声痛哭如同死了父母一样。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后唐闵帝李从厚即位,加封石敬瑭为中书令,并且增加食邑。

石敬瑭性格简朴节俭,不曾因为音乐、女色和美味而让自己宴饮作乐。每次处理完公务回家,必定召见幕府宾客讨论民间的利害以及刑政的得失。他明察事理而且威严难以冒犯,事情大多亲自决断。有个开店的妇人与军士打官司,妇人说“在门口晒粟米,被马吃了”。而军士恳切申诉,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石敬瑭对审案的官吏说:“双方的诉讼还没有分辨清楚,怎么能判决呢?可以杀了马剖开马肠看看里面有没有粟米,有粟米就杀了军士,没有粟米就杀了妇人。”于是杀了马,马肠里没有粟米,就杀了那个妇人。境内因此秩序井然,没有人敢拿欺诈的事情来告状。三月,石敬瑭移镇常山。他在所任职的方镇,把推行孝道治理作为当务之急,看到民间有父母健在而兄弟分家的,必定依法惩处并杀掉他们。他勤于处理政务,朝廷上没有积压的诉讼。常山的属邑叫九门,有人把地卖给已经分开居住的兄长,价格商议不定,就卖给了别人。别人要求兄长立契约,兄长坚决阻止,于是这个人就向县令告状。县令认为弟兄二人都不讲道义,把案子送到府里。石敬瑭审理说:“人的不讲道义,是因为地方长官刚到,教化还没有达到,我很惭愧。如果从道理上来说,兄长想得到良田,弟弟想卖个好价钱,顺着这样做就是对的,阻止这样做就是错的,那个兄长太不讲道义了,应该重重地鞭打他。田地以高价购买的人可以得到它。”上下都佩服他的明断。

等到岐阳发生兵乱,众人推举潞王李从珂为天子,后唐闵帝急忙下诏让石敬瑭赶赴朝廷,想把国家托付给他。闵帝从洛阳出逃到卫州,在路上与石敬瑭相遇,于是和闵帝一起回到卫州。当时闵帝身边的人对石敬瑭不利,石敬瑭察觉了,于是擒获了闵帝的随从骑兵一百多人。闵帝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和石敬瑭痛哭着分别,石敬瑭派刺史王宏贽把闵帝安置在官舍后就离开了,不久闵帝被潞王杀害,石敬瑭后来常常因此内心感到愧疚。

清泰元年(934年)五月,石敬瑭再次被授予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担任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清泰二年(935年)夏天,石敬瑭屯军于忻州,朝廷派遣使者送来夏季衣物,并传达诏书抚慰,后来军中士兵多次突然高呼万岁,石敬瑭很害怕,斩杀了挟马将李晖以下三十多人示众,高呼万岁的情况才停止。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石敬瑭被调任郓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仍然改赐扶天启运中正功臣的称号。不久朝廷降诏催促石敬瑭赴任。石敬瑭心中怀疑,于是召集幕僚佐吏商议说:“我再次接受太原任职的时候,皇上当面宣布说:‘给你镇守北门,一生都不会商议改任。’如今忽然降下这个命令,莫不是因为去年忻州乱兵逼迫,对我过度猜忌了?再者今年千春节,公主入朝觐见,当她告辞的时候,皇上对公主说:‘你这么着急回去,是想和石郎造反吗?’他怀疑我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当今天子任用皇后家族的人,委用奸邪之臣,沉溺于酒色,荒淫昏惑,各种政务停滞,赏罚失当,不灭亡还等什么!自从应顺年间少主出逃的那天起,我看到人心离散,却不能挽救危局,心中愤懑已经三年了。如今我没有反叛的心思,是朝廷自己开启了祸端,我不能安然地死在赴任的路上。况且太原是险要坚固之地,储备的粮食很多,如果暂且宽容我,我会侍奉朝廷。如果一定要对我用兵,我就对外通告周边各方,向北联合强敌,是兴是亡,全看天意。现在我想上奏表称病,来观察朝廷的意思,诸位认为怎么样?”(《玉堂闲话》记载:晋祖石敬瑭在并州时,曾经从容地对宾客幕僚说:“最近因为白天睡觉,忽然梦到好像前些年在洛阳的时候,与天子并马在路上,经过旧宅,天子请我进入宅第,我推辞了多次,不得已就催马进去,到厅事下马,从东面的台阶登上座位,面向西而坐,天子已经驱车离开了。就做了这样的梦。”幕僚们没有人敢回应。这年冬天,果然发生了改朝换代的事情。大概晋祖怀有不轨之心已经很久了,所以借梦来迷惑众人。)掌书记桑维翰、都押衙刘知远赞同石敬瑭的秘密计划,于是石敬瑭拒绝了末帝李从珂的命令。朝廷因为石敬瑭不接受诏书,降旨削夺他的官爵,随即下诏让晋州刺史、北面副招讨使张敬达领兵在晋阳包围石敬瑭。石敬瑭不久命令桑维翰到各道求援,契丹派人回信答应,约定在中秋赶来救援。(《辽史·太宗纪》记载:七月丙申日,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被他的君主讨伐,派遣赵莹求救,当时赵德钧也派遣使者到来,河东又派遣桑维翰来告急,于是答应出兵。八月庚午日,亲自率军救援石敬瑭。)六月,北面招收指挥使安重荣带领部下数千人入城。七月,代州屯将安元信率领一支军队,与西北面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带领五百骑兵都来到了。八月,怀州彰圣军使张万迪等各自率领一千多骑兵来投降。这个月,城外敌军进攻得很急迫,石敬瑭亲自冒着箭石指挥,人心虽然稳固,但粮食储备逐渐匮乏。

九月辛丑日,契丹主耶律德光率领部众从雁门向南进发,旌旗骑兵连绵五十多里不断。(《辽史》记载:九月丁酉日,进入雁门。戊戌日,驻扎在忻州。己亥日,驻扎在太原。)先派人报告石敬瑭说:“我想今天就打败敌人,可以吗?”石敬瑭派人快马告知说:“皇帝赶来救援,是为了取得成功,敌人势力很强,可在明天早上安稳地商议作战,也不算晚。”使者还没赶到,契丹已经与南军骑将高行周、符彦卿等交战。当时张敬达、杨光远在西山下列阵,士兵还没来得及整队,高行周、符彦卿就被伏兵截断退路,舍弃军队而退,张敬达等的步兵大败,死了上万人。这天夜里,石敬瑭出北门与契丹王相见,契丹主拉着石敬瑭的手说:“遗憾见面太晚了。”接着谈论父子之义。(《辽史》记载:石敬瑭率领官员来拜见,契丹帝拉着他的手抚慰他。《契丹国志》记载:石敬瑭见到契丹帝,问道:“皇帝远道而来,兵马疲倦,仓促与后唐大战却取胜了,这是为什么呢?”契丹帝说:“起初我认为后唐必定会截断雁门各路,在险要之地设下伏兵,我就无法前进。派人侦察发现都没有,所以长驱直入。我士气正旺盛,趁着这股气势攻击他们,所以取胜了。”石敬瑭感叹佩服。)第二天,石敬瑭与契丹军包围了张敬达的营寨,南军不再出战。石敬瑭与契丹原本没有交好,自从末帝李从珂逼迫他之后,他派遣心腹何福,用刀错作为信物,一说就亲自赶来救援,快如闪电,这难道是天意吗!己酉日,唐末帝李从珂率领亲军步骑三万人出城驻扎在河桥。辛亥日,末帝下诏让枢密使赵延寿分出两万人担任北面招讨使,又下诏让魏博节度使范延光统领本军两万人屯驻在辽州。十月,幽州节度使赵德钧率领所部一万多人从上党吴儿谷与赵延寿的军队会合,屯驻在团柏谷,与张敬达的营寨相距百里,整整一个月竟然不能相互联系。(《辽史》记载:当初包围晋安,分别派遣精兵守住要害之地,来断绝援兵的道路。赵延寿等都逗留不前。)

十一月,契丹王在营中会见石敬瑭,对石敬瑭说:“我从三千里外赶来救援,事情必须成功。看你体态相貌恢宏,见识气量深远,真是一国之主啊。天命有所归属,时机不可错过。我想顺从蕃汉众人的建议,册封你为天子。”石敬瑭假意推辞了很久。接着各路军队相继劝请,于是在晋阳城南修筑祭坛,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契丹王亲自解下衣冠授予他。(《辽史·太宗纪》记载:十一年冬十月甲子日,封石敬瑭为晋王。十一月丁酉日,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册文说:

维天显九年,岁次丙申,十一月丙戌朔,十二日丁酉,大契丹皇帝若曰:啊!元气初开,树立君主;天命并非永恒不变,上天用德行辅助人。所以商朝政治衰败而周朝道德兴盛,秦朝德行混乱而汉朝图谋昌盛,人事与天心,古今没有不同。

咨尔子晋王,神灵赋予睿智,上天赞助英雄,应梦日之祥瑞,顺应黄河澄清之吉兆开启国运。历经侍奉数位帝王,多次经历各种艰难。文韬武略,皆为上天赋予;忠诚的谋划与孝顺的节操,本就与生俱来。我凭借微薄之身,拥有北方疆土,到明宗李嗣源在位时,与我先哲王保持明确的契约,期望子孙顺应继承,患难相互救助。丹书誓言未灭,青天白日不可欺,我继承大业,不敢有失。你是皇室近亲,实为本家枝叶,所以我看待你如同儿子,你对待我就像父亲。

朕昨日因为独夫李从珂,本不是皇室宗族,却窃取皇位,弃义忘恩,逆天行事,残害骨肉,离间忠良,听信奸佞谄媚之言,虐待百姓,华夏与夷族都震惊恐惧,内外分崩离析,知道你无罪,却被他迫害。他竟敢征集军队,来逼迫你的严城,虽然他吞并的野心很坚定,但上天和人间的情理怎能辜负,此事传到我耳中,深深激起我的愤怒。于是命令兴兵,为你除去祸患,我亲自率领大军,远途消灭众多凶徒,只为奔赴急难,不辞艰险。果然看到神灵助顺,卿士合谋,军旗一挥,敌军就弃甲如山,战鼓三声,敌军就僵尸遍野。虽然已经达成我的本意,让众人心中畅快,本打算在金河解甲休息,班师回朝到玉塞。

况且如今中原无主,四海不宁,茫茫百姓,如坠泥潭。何况各种政务不可暂时荒废,皇位不可长久空虚,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就在今日。你有庇护百姓的德行,感通天地;你有平定祸乱的功勋,光耀四方;你有无私的品行,通达神明;你有不言而信的信誉,彰显于百姓。我赞美你的德行,嘉奖你的大功。天命已归你,因此任命你,登上皇位。又因为你从这片并州土地,首先竖起义旗,应该以国号为晋。朕永远与你成为父子之国,立下山河之誓。啊!弥补百王缺失的礼仪,举行这盛大典礼;成就千载大义,顺遂我的初心。你要永远保护百姓,努力秉持一种德行,慎重对待你的皇位,公正地执掌政务。这也是无穷无尽的美事,一定要警戒啊!

礼仪结束后,石敬瑭在鼓吹乐队的引导下返回。

当初后梁开国的那一年,也就是前唐天祐四年(907年),潞州行营使李思安上奏说:“壶关县庶穰乡有乡人砍伐树木,树倒下后自然分成两片,里面有六个字,像左书(隶书)所写,内容是‘天十四载石进’。”后梁太祖朱温下令把这两片树木藏在武库里,然而没有人详细知道其中的含义。到石敬瑭即位的时候,有见识的人说:“‘天’字取‘四’字中间两画加在旁边,就是‘丙’字;‘四’字去掉中间两画,加上‘十’字,就是‘申’字。”石敬瑭即位的年份正是丙申年。而且,《易经》上说:“晋,就是进的意思。”国号为大晋,这些都相互契合。

另外,石敬瑭即位的前一年,也就是乙未年(935年),邺西有个寨子叫李固,清水和淇水在寨子旁边合流。寨子上有座桥,桥下有大鼠和蛇争斗,争斗一直持续到申时,蛇没有取胜而死。有几百个路过的人看到了,有见识的人把这件事记了下来。后来唐末帝李从珂果然在申时灭亡。又因为唐末帝是真定常山人,有他先人的旧居,旧居旁边有座古老的佛寺,佛寺里有石像,石像忽然不停地摇动,人们都感到很惊异。

等到晋阳被重重包围的时候,石敬瑭派遣心腹何福率领轻骑向北方的契丹求援,契丹主亲自率领各部赶来救援。契丹不是因为缯帛、珠金等财物才来,而是像回声应和声音一样迅速。契丹主对何福说:“我已经在梦里得到预兆了,这都是上帝命令我来的,不是我的本意。”(《契丹国志》引用《纪异录》说:契丹主耶律德光曾经白天睡觉,梦到一个神人,头戴花冠,姿容美丽,车辆众多,忽然从天上下来,穿着白衣,佩戴金带,拿着骨朵,有十二个奇异的人跟随在后面,其中一只黑兔进入德光怀中后消失了。神人对德光说:“石郎派人来叫你,你必须去。”德光醒来后告诉他的母亲,母亲不以为意,不觉得有什么奇异。后来又做了同样的梦,还是之前那个神人,衣冠仪表,和原来一样,说:“石郎已经派人来叫你了。”德光醒来后很吃惊,又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说:“可以让人占卜一下。”于是召来巫师占卜,巫师说:“太祖从西楼来,说中国将立天王,要你去帮助,你必须去。”不到十天,后唐石敬瑭在河东造反,被后唐张敬达打败,急忙派遣赵莹带着表章和丰厚的贿赂,答应割让燕云之地,请求契丹派兵救援,契丹主说:“我不是为了石郎才兴兵的,而是奉天帝的命令。”)

当时援兵还没有到,后唐伪将张敬达率领军队逼近晋阳城下设置营栅,营栅即将建成的时候,必定会有大风暴雨,营栅无法建立起来。后来修筑长城,长城刚修好,又被雨水冲坏,始终不能合围成城。晋阳有座北宫,宫城之上有座祠庙叫毗沙门天王祠,石敬瑭曾经焚香修行默默地向天王祈祷。过了几天,城西北防御敌人的地方,军候报告说,夜里有一个一丈多高的人,穿着铠甲拿着兵器,在城上行走,过了很久才消失。石敬瑭心里觉得很惊异。

此外,牙城有个僧坊叫崇福,僧坊廊屋的西北角有个泥神,泥神的头部忽然有一天冒烟,烟雾升腾弥漫就像烟囱一样。僧坊的僧人跑过去,以为是被人点的火蔓延过来了,等到俯身查看,却什么都没有。这件事很快传到石敬瑭那里,石敬瑭召来年纪大、受戒久的僧人询问,僧人说:“贫道看到庄宗将要得天下的时候,曾经有过这种烟雾。看这次烟雾喷涌的情况,比当时还厉害,预兆是可以知道的了。”从这以后,太阳旁边常常有五色云气,形状像莲花和菱角。石敬瑭召来占卜的人看,问他:“这应验在谁身上呢?”占卜的人说:“在您这里出现祥瑞,还能应验在别人身上吗!”

还有,石敬瑭每天清晨都会派人去慰问安抚守城的士兵,这已经成为惯例。忽然有一天傍晚,天色已经昏暗,城上有发号施令的声音,连续响了三次。石敬瑭派人去问,将吏说:“是从上面传来的。”大家都知道这是神在帮助。当时城中又有几家的井泉,突然往外溢水不止。等到契丹大军到来,合力攻破敌军,唐末帝的军队,就像摧枯拉朽一样被打败了。这是上天的命运使然,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这一天,石敬瑭对契丹主说,愿意把雁门以北以及幽州的土地献给契丹主作为寿礼,并且约定每年输送三十万匹布帛,契丹主答应了他。

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己亥日,石敬瑭驾临北京崇元殿,下达制令:“将长兴七年改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在十一月九日黎明之前,在京城以及各州的各种罪犯,还有曾经接受伪命担任官职的官吏,以及正在囚禁的囚徒,已经结案和未结案的,已经被发觉和未被发觉的,罪行无论轻重,通常赦令不赦免的,都予以赦免。明宗朝所施行的敕命法制,各地都要遵照执行,不得更改。在京城的盐货,原本是由官场出售,从今后不再禁止,一律任由百姓自行方便购买,还下令给太原府,不得再开设盐场出售盐货。酒曲每斤减价三十文。”任命节度判官赵莹为翰林学士承旨、守尚书户部侍郎、知河东军府事,任命节度掌书记桑维翰为翰林学士、守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任命观察判官薛融为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太原县令罗周岳为左谏议大夫,节度推官窦贞固为翰林学士,军城都巡检使刘知远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客将景延广为步军都指挥使,太原少尹李玘为尚书工部侍郎。

闰十一月甲子日,晋安寨副招讨使杨光远等人杀死上将张敬达,率领各军前来投降。丙寅日,下制书任命翰林学士承旨、知河东军府、户部侍郎、知制诰赵莹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任命翰林学士、权知枢密事、礼部侍郎、知制诰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依旧担任知枢密院事,并赐推忠兴运致理功臣的称号。甲戌日,石敬瑭车驾到达昭义,接受赵德钧、赵延寿的投降。这一天,契丹王举起酒杯对石敬瑭说:“我远道而来救援,大事已经成功。皇帝你必须赶赴京都,现在我让大详衮率领军队护送你到河梁。要过河的人,数量随意。我也暂且留在这个州,等到京城、洛阳平定之后,我就回北方。”他拉着石敬瑭的手哭泣,很久都舍不得分别。契丹王脱下白色貂裘给石敬瑭穿上,赠送给他二十匹细马,一千二百匹战马,还告诫说:“子子孙孙,都不要相互忘记。”己卯日,石敬瑭到达河阳北,节度使苌从简前来投降,船只已经准备好。庚辰日,远远望见洛阳烟火接连不断,有将校迅速送来奏状请求石敬瑭进军。辛巳日,唐末帝李从珂聚集他的族人,与亲将宋审虔等人登上元武楼,放火自焚而死。到了晚上,石敬瑭车驾进入洛阳。后唐的士兵脱下铠甲等待治罪,石敬瑭都给予安慰并赦免了他们。石敬瑭住在潜龙时的旧宅,百官逐渐前来拜见。石敬瑭下诏让御史府催促朝官前来觐见,下诏说文武两班臣僚中曾经在伪朝廷任职的都免除罪行。这一天,百官在宫门之外谢恩。甲申日,石敬瑭车驾进入宫内,驾临文明殿接受朝贺,采用后唐的礼乐制度。下达制令:“大赦天下,朝廷内外各种职掌官吏中曾经接受伪命的,一概不再追究。伪朝廷的贼臣张延朗、刘延皓、刘延朗等人,都是奸邪残害百姓、贪婪弄权之人,罪行已经满盈,按道理难以宽恕。除了这三人已经下达敕命处置之外,宰臣马裔孙、枢密使房暠、宣徽使李专美、河府节度使韩昭裔等四人,都下令释放。少帝(后唐闵帝)应该让中书门下追尊谥号,选择日子按礼安葬;妃孔氏,应该进行追册并祔葬。天下节度使、刺史下的宾席郡职以及将校等,委托中书门下分别给予改转官资。北京管辖内的盐铛户,应该缴纳每年的盐利,之前伪朝廷的命令指挥,每斗必须让百姓折纳白米一斗五升,深知百姓的艰苦。从今后应该让百姓按照原来缴纳食盐的石斗数目,每斗依照实价计算定钱数,选取对百姓方便的方式,折纳粮食。洛京管辖内每年所配给百姓的食盐,从明年起每斤特别减价十文。各道的商税,各地要将省司应该收税的条例,张榜公布在本院前面。张榜内容中规定的名目,才可以收税。”

十二月乙酉朔日,石敬瑭前往河阳,饯送大详衮、蕃部兵士回国,下诏将末帝李从珂降为庶人。丁亥日,下制书任命司空冯道保留本官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任命步军都指挥使符彦饶为滑州节度使,任命河阳节度使苌从简为许州节度使,任命泽州刺史刘凝为华州节度使,任命皇子石重乂为河南尹。庚寅日,任命滑州节度判官石光赞为宗正卿。辛卯日,任命旧相姚顗为刑部尚书。当时从秋天就不下雨,经过冬天也没有下雪,石敬瑭命令群官普遍进行祈祷。癸巳日,任命邠州节度使张希崇为灵武节度使,邓州节度使皇甫遇为定州节度使。下诏说本朝的文物制度、起居入阁等,应该依照唐明宗朝的事例施行。镇州衙内都虞候秘琼作乱,驱逐副使李彦琦,杀死都指挥使胡章。同州小校门铎杀死节度使杨汉宾,烧毁劫掠州城。丙申日,石敬瑭为明宗皇后曹氏的去世在长春殿举行哀悼仪式,停止上朝三天。下诏封故东丹王李赞华为燕王,派遣前单州刺史李肃部署将其归葬本国。任命右拾遗吴涓为左补阙,充任枢密院学士。己亥日,任命汴州节度使李周充任西京留守,任命前河中节度使李从璋为邓州节度使。兹州上奏,草寇攻城,三天后撤退。庚子日,石敬瑭为皇弟故彰圣指挥使石敬殷、沂州指挥使石敬德、检校太子宾客石敬友在长春殿举行哀悼仪式。任命旧相卢文纪为吏部尚书;任命皇城使周环为大将军,充任三司使;任命左赞善大夫马重绩为司天监。青州上奏,节度使房知温去世,下诏让郓州王建立率领所部牙兵前往青州安抚。中书门下上奏:“请求将明年二月二十八日皇帝的诞辰日定为天和节。”石敬瑭听从了这个请求。

天福二年(937年)春正月甲寅朔日,石敬瑭在文明殿接受群臣朝贺,仪式上的仪仗护卫都依照规定的形式进行。乙卯日,发生了日食现象。当晚,天空中出现赤白相间的气体,形状如同耕垦过的竹林一般。从亥时到丑时,北方天空产生浑浊之气,这些气体经过中天,明灭不定,分布遍及二十八宿,直到天亮才逐渐散去。

丁巳日,石敬瑭追赠已故皇弟石敬德、石敬殷为太傅,追赠皇子石重乂、石重进、石重英为太保。右神武统军康思立去世,石敬瑭为此停止上朝,追赠他为太子少师。同一天,石敬瑭下诏:“唐庄宗的陵名与我的名讳相同,应改为伊陵。京畿及各个州县,以前有唐朝各位皇帝的陵墓所在地,以及真源等县,不再按照次赤的等级来划分,而是以畿甸地区的紧要程度和人口多寡来确定。各地的县令,不能再以陵台的名义来结衔。任期满后,依照出选门官的惯例进行安排,隔任之后按照规定的条例施行。宋州、亳州的节度使、刺史,取消太清宫使副的名额。”

庚申日,石敬瑭任命前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王松为左谏议大夫,水部郎中王易简以本官身份担任知制诰。定州上奏称,契丹将幽州改名为南京。中书省上奏请求设立宗庙,石敬瑭同意了这一请求。他还任命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和凝为礼部侍郎,依旧担任原来的职务。下诏对内外文武臣僚都给予加恩,这是因为新朝刚刚建立,石敬瑭想借此表示普遍的恩泽。太子少保退休的华温琪去世,石敬瑭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当天,石敬瑭又下诏:“朝中大臣中,凭借才能被特别外任的官员,任期满后如果没有过失,将来在拟定官职的时候,在外任职一任与在朝任职一任一样可以得到升迁。那些为了方便自己而主动请求外职,以及不是被特别选拔任用的官员,不包括在这个范围内。”安州上奏称,节度使卢文进杀死行军副使,率领部下亲兵渡过淮河。石敬瑭任命前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王建立为平卢军节度使,让守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冯道兼任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天雄军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改封秦国公,增加食邑实封;凤翔节度使、兼中书令、西平王李从曮也增加食邑实封。

乙丑日,石敬瑭任命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吕琦为检校工部尚书、秘书监。丙寅日,将中兴殿改名为天福殿,殿门的名称也随之更改。湖南节度使、楚王马希范增加食邑实封,并改赐功臣名号。前昭义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高行周起复右金吾卫大将军,依旧担任昭义军节度使。泰宁军节度使李从温、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从诲、归德军节度使赵在礼,都增加食邑实封,并改赐功臣名号。石敬瑭任命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李崧为兵部侍郎、判户部,任命左谏议大夫王松判度支。魏府范延光上奏:“管辖的夏津镇捕贼兵士,误杀了新齐州防御使秘琼。”实际上,当初范延光有谋反的意图,派人暗中结交秘琼,秘琼答应了他。但后来秘琼违背了约定,范延光便秘密派遣精锐骑兵将其杀害,由此范延光的谋反迹象更加明显。石敬瑭任命工部侍郎李玘为检校右仆射,担任汾州刺史,任命前彰国军节度使尹晖为左千牛卫上将军。当天,石敬瑭下诏:“西天中印土摩竭陀舍卫国大菩提寺三藏阿阇梨沙门室利缚罗,应赐号宏梵大师。”

庚午日,泾州节度使李德珫、徐州节度使安彦威、秦州节度使康福、延州节度使刘景岩、襄州节度使安从进、夏州节度使李彝殷,都增加食邑实封。壬申日,在正衙按照礼仪追册赠封已故的皇弟、皇子等人。丙子日,故契丹人皇王归葬,石敬瑭为此停止上朝一日。将汴州雍丘县改名为杞县,这是为了避庙讳。戊寅日,石敬瑭任命兵部侍郎、判户部李崧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任枢密使;任命权知枢密使事、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桑维翰为枢密使。当天,石敬瑭下诏:“顺应天命开国,以恭敬的态度治理百姓,应该广施延续断绝的恩典,来弘扬深远的道义。应该在唐朝的宗室亲属中选取一人封为公并世袭,与隋朝的酅公并称为二王后,再加上后周的介公,合称为三恪,让他们主持祭祀,并参加大朝会。”(《五代会要》记载原敕内容:唐朝宗室亲属中,以前在朝中和各道为官的人,各自依据资历,任期满后,按照品级顺序升迁。已经有出身资格的,允许参加选拔。)石敬瑭任命前镇国军节度使皇甫立为神武统军,任命前宗正卿李郁为太子宾客。庚辰日,石敬瑭任命吏部侍郎龙敏判户部。

二月丙戌日,石敬瑭任命尚食使安友规充任葬明宗皇后的监护使,任命河阳节度使安审晖为鄜州节度使。癸巳日,石敬瑭下诏停止北京西北面计度司的事务。吴越国王钱元瓘增加食邑实封,并改赐功臣名号。己亥日,石敬瑭下诏:“各道行军副使等官员,在任期满被替换后,暂且回到家中自行安排生活,一年之后才能前往朝廷,届时会给予相应的安排。”壬寅日,石敬瑭下诏:“各道马步都虞候这一职位,今后朝廷不再派遣官员补缺,委托藩镇在本州衙前大将中,谨慎选拔长期担任职务、熟悉刑狱事务的人来充任,任期为三年,并且不得从原来的随员中选拔补缺。”石敬瑭任命左散骑常侍孔昭序为太子宾客,尚书左仆射刘昫、右仆射卢质都增加食邑实封。

甲辰日,石敬瑭任命沧州留后马全节为横海军节度使,任命太子宾客韩恽为贝州刺史,任命左羽林统军罗周敬为右金吾卫上将军。丙午日,石敬瑭任命皇子左骁卫上将军石重信为检校太保、河阳三城节度使,任命权知河阳军州事周瑰为安州节度使。石敬瑭下诏:“中外臣僚,有人因为出差等原因出入,都不得向藩镇推荐自己的亲属,谋求职位。如果有违反的人,都按照唐长兴二年的敕条进行处分。”戊申日,中书舍人陈乂改任左散骑常侍。在朝的文武百官以及现任刺史,他们的先代没有被封赠的,给予加封赠;他们的母亲、妻子没有被叙封的,也给予叙封。辛亥日,天和节,石敬瑭驾临长春殿,召来左右街僧录在殿内讲经,这是遵循旧有的仪式。

三月甲寅日,石敬瑭下诏封北京留守、太原尹、皇子石重贵食邑三百户,刑部侍郎张鹏改任兵部侍郎。己未日,御史台上奏:“唐朝规定的制度,南衙常参的文武百官,每天朝退之后,在廊下赐食,称为常食。自从唐末战乱流离,常食逐渐被废止,改为在入阁起居日赐食。每次入阁礼结束后,阁门宣布放仗,群官一起下拜,称为谢食。到了伪主清泰年间,入阁礼结束后,又派遣中使到正衙门口宣布赐食,百官要站立排班再次谢恩,这就违背了唐朝赐食的本意,在礼仪上实在过于繁琐。我担心这样因循下去,会逐渐失去根本。从今后入阁赐食,希望不再派遣中使口宣,按照唐明宗朝的事例来处理。”石敬瑭同意了这一建议。(《五代会要》记载:这一年四月,御史台上奏:“文武百官,每月初一和十五入阁礼结束后,赐廊下食。在京城的时候只是在朝堂幕次的两廊下,现在是行朝,在正衙门外暂且作为幕次,房屋狭窄,担心五月一日朝会礼结束后,按照惯例在幕次赐食,难以安排。看到唐明宗时,两省官在文明殿前廊下赐食,现在不知道入阁日是否暂且在正衙门内两廊下安排赐食,还是另有处分?”石敬瑭敕令:应该依照唐明宗时的旧规,在廊下赐食。)中书省上奏:“按照敕令,故庶人在三月七日以王礼下葬,他的妻子儿女等也一并按照礼仪下葬,请求停止当天的朝参一日。”石敬瑭同意了这一请求。石敬瑭任命宣徽南院使杨彦询为左监门卫上将军,依旧充任宣徽使。兖州李从温上奏,节度副使王谦煽动军士作乱,不久已经处置妥当。

丙寅日,石敬瑭下诏:“作为君主,巡视四方、设立教化,不应畏惧辛劳;养育士人、安抚百姓,必须遵循适宜的方式。我自认为德行浅薄,开创了宏大的基业。常常致力于去除繁琐苛刻的政令,希望逐渐达到富庶的境地。想到京城在遭受扰乱之后,又经历了舟船被焚烧的变故,物资的运输顿时短缺,支出费用也极为缺乏。想要另外谋划物资的运输,又担心会使百姓更加困苦。因为这件事心中愧疚,未曾安心。如今夷门是重要的地方,梁苑是强大的藩镇,水陆交通便利,舟车都汇聚于此,需要进行经营管理,因此商议要去巡视。虽然不免会有暂时的辛劳,但期望能够取得成功。决定在这个月二十六日巡视汴州。”(《通鉴》记载:范延光聚集士兵、修缮兵器,将辖区内的刺史全部召集到魏州,准备作乱。恰逢石敬瑭谋划迁都大梁,桑维翰说:“大梁北控燕、赵,南通江、淮,是水陆都会,物资富饶。如今范延光谋反的迹象已经显露,大梁距离魏州不过十个驿站的距离,如果他有变故,大军很快就能到达,这就是所谓的疾雷不及掩耳。”丙寅日,石敬瑭下诏,以洛阳漕运有缺失为借口,东巡汴州。)石敬瑭任命前贝州刺史史圭为刑部侍郎,充任诸道盐铁转运副使;任命前泽州刺史阎至为户部侍郎。石敬瑭下诏:“车驾经过州府管辖的地界,所有距离道路十里之内的名山大川、帝王陵庙、名臣祠墓,应该让本州安排好迎接的准备。车驾经过的日子,用酒肉进行祭祀禀告。”左仆射刘昫等人商议设立宗庙,建议设立高祖以下的四亲庙,对于始祖一庙,等待石敬瑭的裁决。御史中丞张昭远建议,依照隋、唐的制度,设立四庙,推举四世之中名位高的人为太祖。石敬瑭下诏让百官进行讨论决定。百官请求依照唐朝的宗庙制度,追尊四庙为定例。石敬瑭同意了这一请求。

甲戌日,石敬瑭任命右龙武统军杨思权为左卫上将军。乙亥日,前鄜州节度使张万进加检校太傅,前宋州节度使李从敏加检校太尉。石敬瑭任命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薛融为左谏议大夫,任命兵部郎中段希尧为右谏议大夫。戊寅日,石敬瑭任命户部尚书王权为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崔居俭为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李鏻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退休的裴皞为工部尚书,东上阁门使李守贞为右龙武将军并充任相应职务。庚辰日,石敬瑭的车驾离开京城。

天福二年(937年)四月癸未朔日,石敬瑭抵达郑州。郑州防御使白景友进献牲畜、食物和器皿,石敬瑭关心地询问:“这些没有动用民力吧?”白景友回答:“我畏惧陛下的法令,这些都是用我自己的俸禄置办的。”石敬瑭这才下令收下。甲申日,石敬瑭的车驾进入汴州。

丁亥日,石敬瑭颁布制令:“在天福二年四月五日黎明之前,各道州府正在囚禁的囚徒,除了犯有死刑的,罪行无论轻重,都予以释放。天福元年以前,各道州府拖欠的租税,都特别免除。各道所征收的各种人欠负省司的钱物,凡是在伪清泰元年终以前所欠的,除了已经缴纳的物业之外,其余都予以免除。不久前,我行进到郑州荥阳县界,看到路旁有被虫吃以及因干旱受损的桑麦之处,委托相关部门派人检查核实,根据情况减免租税。河阳管辖内的酒户百姓,凡是拖欠天福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以前,没有交够年额的曲钱,都予以免除。其他各处经历过兵火的地方,也按照此规定执行。犯罪应当诛杀的,要明确常法;对于过去的事值得怜悯的,应该显示深厚的仁德。伪清泰年间,臣僚中有被诛杀的,都允许收葬。天下百姓中,有八十岁以上的,免除其一子的差徭,并且各地要选拔上佐官。后梁已故滑州节度使王彦章,在当时为国家效力,献身于自己所侍奉的君主,秉持千年的正气,流传下百代的美名,应该破格追赠太师,对其子孙根据才能录用。各道州府管辖范围内,自从伪朝抽点乡兵的时候,很多人结集成为劫盗,因为害怕刑法,藏在山谷之中,应该各地进行晓谕招抚,让他们各自恢复产业。从今年四月五日以前做坏事的,一概不予追究。如果两个月内不回来恢复产业的,就像当初一样治罪。”

丁酉日,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使杨光远加官兼侍中。己亥日,陕州节度使、侍卫都虞候刘知远加官检校太保。庚子日,北京、邺都、徐兖二州都上奏发生旱灾。石敬瑭下诏:“今后立妃,以及拜免三公宰相,还有任命将领、封亲王公主,应该都降下制命,其余的按照令式处理。”

夏五月壬子朔日,石敬瑭驾临崇元殿接受朝贺,仪式上的仪仗护卫都依照规定的形式进行。由于出现轻微旱灾,石敬瑭下诏洛京、魏府管辖内所征收的今年夏苗税麦等,应该免除五分之一。

丙辰日,御史中丞张昭远上奏:“汴州在梁室朱氏称帝的时候,有京都的称号,等到唐庄宗平定河南,又废除为宣武军。到明宗巡视的时候,管事的人趁机修葺衙城,于是挂上了梁室时宫殿的门牌额,当时有见识的人私下里有的对此表示非议。不久前陛下巡视四方,暂时居住在梁苑,我观察衙城内斋阁的牌额,就像明宗巡视时一样,没有都城的名号却有宫殿的名称,恐怕不符合典章制度。我私下里查寻秦、汉以来,天下之内,皇帝所到之处,大多设立宫名。近代隋朝在扬州设立江都宫,在太原设立汾阳宫,在岐州设立仁寿宫。唐朝在太原设立晋阳宫,在同州设立长春宫,在岐州设立九成宫。宫中的殿阁,都题写牌额,以此类似皇宫。请按照旧例,在汴州衙城门暂且挂一个宫门牌额,那么其余的斋阁都可以根据方便取名。”石敬瑭敕令:行阙应该以大宁宫为名。湖南青草庙以前被封为安流侯,进封为广利公;洞庭庙进封为灵济公;磊石庙以前被封为昭灵侯,进封为威显公;黄陵二妃庙以前被封为懿节庙,改封为昭烈庙,这是听从了马希范的请求。

戊午日,石敬瑭任命前成德军节度判官张彭为太府卿。壬戌日,石敬瑭下诏在朝的文武臣僚,每人各自进献一件封事。并且必须密封后呈递,务必对改善朝政有所帮助,以符合我虚心纳谏的心意。

甲子日,石敬瑭任命虞部郎中、知制诰于峤为中书舍人,任命户部郎中于遘为虞部郎中、知制诰,追赠已故太子少保退休的朱汉宾为司空。乙丑日,六宅使王继宏被送到义州衙前收管,前洺州团练使高信被送到复州收管。这是因为二人在崇礼门内争吵,被御史台弹劾的缘故。

戊辰日,翰林学士、户部员外郎、知制诰窦贞固改任工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都官郎中、知制诰李慎仪改任中书舍人,并且赐金紫,都依旧担任原职。庚午日,石敬瑭制令封皇第二十一女为长安公主,封皇第十一妹乌氏为寿安长公主,皇第十二妹史氏为永寿长公主,皇第十三妹杜氏为乐平长公主。

壬申日,天雄军节度使、守太傅、兼中书令、兴唐尹范延光进封为临清王,增加食邑三千户;凤翔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西平王李从曮进封为岐王。丙子日,平卢军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建立进封为临淄王;昭信军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改任宁江军节度使,依旧掌管军队。太常卿梁文矩奏请确定四庙的谥号、庙号、陵号,太常少卿裴垣奏请确定四庙皇后的追尊谥号,石敬瑭都同意了。

戊寅日,石敬瑭任命中书舍人、权知贡举王延为御史中丞,任命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崔棁为兵部侍郎充任承旨,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程逊为检校礼部尚书、太常卿,任命检校吏部尚书、太常卿梁文矩为吏部尚书,任命御史中丞张昭远为户部侍郎,任命吏部尚书卢文纪为太子少傅。己卯日,石敬瑭下诏太社内先前收掌的唐朝罪人首级等,应该让其骨肉或者以前的旧僚属收葬,其丧葬仪式不能超过规定。

六月壬午朔日,石敬瑭颁布制令:“宗正卿石光赞上奏:荥阳道左有万石君石奋的庙,石奋德行美好,应该进行封崇,以彰显远祖的美好谋略,使我朝的盛典更加繁盛。追赠石奋为太傅。”

癸未日,契丹使者夷离华前来访问,送来马二百匹,以及人参、貂鼠皮、走马、木碗等物品。乙酉日,翰林学士、司封员外郎、知制诰王仁裕改任都官郎中,右赞善大夫卢损改任右散骑常侍,这是因为之前有过被贬谪的缘故。石敬瑭任命以秘书少监退休的刘颀为鸿胪卿退休,前光禄少卿尹玉羽以少府监退休。

丙戌日,宰臣李崧上表将枢密使的职位让给赵莹,因为赵莹是辅佐石敬瑭登基的元臣。石敬瑭下诏不允许。石敬瑭任命前义成军节度使李彦舜为左武卫大将军,任命左散骑常侍唐汭为检校礼部尚书、国子祭酒,任命前左龙武统军李承约为左骁卫上将军。

戊子日,宰臣赵莹从契丹出使回来。癸巳日,东都上奏,瀍河、涧河河水泛滥,冲坏了金沙滩内的房屋。幽州赵思温上奏:“瀛、莫两州,原本属于我管辖,那里的刺史常行周、白彦球请求将他们派发到我的本府。”石敬瑭下诏让常行周等人前往朝廷。

甲午日,六宅使张言从魏府回来,上奏范延光反叛。滑州符彦饶迅速上奏,有士兵从北方来,传言范延光到了黎阳,请求发兵屯守防御。石敬瑭派遣客省使李守贞前往范延光处问罪。不久命令护圣都指挥使白奉进率领骑士一千五百人前往白马渡巡检。乙未日,魏府范延光的儿子闲厩使范守图被送到御史台。摄荆南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太保、归州刺史王保义加官检校太傅,担任知武泰军节度观察留后,充任荆南行军司马兼沿淮巡检使。襄州上奏,江水上涨一丈二尺。

丁酉日,石敬瑭派遣内班史进能押送信箭一对,前往滑州赐给符彦饶。任命前磁州刺史刘审交为魏府计度使,任命东都巡检使张从宾充任魏府四南面都部署;派遣侍卫使杨光远率领步骑一万人前往滑州。任命东都副留守张延播充任洛京都巡检使。白奉进上奏:“抓获贼卒张柔,他称范延光派澶州刺史冯晖充任一行都部署,元从都押衙孙锐充任一行兵马都监。”石敬瑭看了奏报后,对侍臣说:“我虽然德行和谋略都不高,但自认为不比范延光差,而冯晖、孙锐的行为过于儿戏,早晚就会被擒获,怎么能抗拒大军成为我的祸患呢!”天平军节度使安审琦起复旧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和凝改任端明殿学士。

乙巳日,范延光派遣牙将王知新带着表章到朝廷,石敬瑭不允许他朝见,将他交付武德司。丁未日,石敬瑭下诏侍卫使杨光远充任魏府四面都部署;任命张从宾充任副都部署,兼诸军都虞候;昭义节度使高行周充任魏府西面都部署。这一天,张从宾也反叛了,与范延光合谋,杀害了皇子河阳节度使石重信、皇子东都留守石重乂。己酉日,石敬瑭任命奉国都指挥使侯益、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率领步骑五千人前往屯守汜水关,防备张从宾的叛乱。(《通鉴》记载:七月,张从宾进攻汜水关,杀死巡检使宋廷浩。石敬瑭身穿戎服,整备轻骑,准备逃奔晋阳躲避,桑维翰叩头苦苦劝谏说:“贼军的锋芒虽然强盛,但势力不能长久,请稍微等待一下,不可轻易行动。”石敬瑭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