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混世魔王
- 西游:开局拜师太上老君
- 姑妄言芝
- 2160字
- 2025-04-11 18:15:08
李长生内观之中,霎那间,气冲云霄,心猿吸收入那缕缕灵光神气。
运转造化会元经,勾动体内窍穴,引动精气神,精髓养料,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四肢百骸吐纳精气,蕴含勃勃生机。
李长生变化内观。
内景呈现火种金莲的奇景,此身已成大药,金莲便是身体的隐隐指向。
一片晶莹,体内心火所种金莲,光华内敛,火里涌动,同根所生,第二朵金莲涌现而出。
李长生福至心灵,暗道:“原来金莲非止一朵,九为极也,我火中种九朵金莲,便是悟空离开斜月三星洞,回下丹田的时刻。”
……
练一会功法后,李长生便是取出了独目。
用自身灵炁探入其中,觉察其内里构成,因此作为基础,逆向推演。
好在如今心有菩提,悟性卓绝。他开始推演感悟,这独目神通。
李长生如今已得了一百零八般变化,也读了诸多道书,便是试着推演三目神通。
他闭目垂帘,意守山根,两眉间祖窍,此为元神出入之门户,需以“目为神枢”之理,将双目之光内聚于此。
随着时间推移,双目微闭,但是余光内照,仍然见到白光或隐隐迷蒙闪烁,这是性光初现。
……
不觉已过了二年,这些时间,主要以运转玄功《造化会元经》,次者编撰《八九玄功》后续功法,然后是推演三目神通,皆是有所得。
李长生每日运功不辍,口中含着九转金丹,浇灌火中种金莲,今时已种出第八朵。
这一日李长生观想《西游释厄传》忽有所悟。
为何孙悟空被赶出斜月三星洞?
盖因悟空在众师兄弟应承下,卖弄手段,变做一颗松树。难道变成一棵松树,便有那般罪过?
松树,松也。
口松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悟空被赶走,源于口松,泄露真藏。
祖师警告悟空‘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着眼便是在一个说字。后文中,因为悟空口松,泄露了锦斓袈裟,遭致一难。
口不可泄漏,要旨在于藏。
“口不松,炁不外漏,便可常住菩提中。”
“要诀所言‘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原来如此!悟空因为漏泄松口,因此永被赶出斜月三星洞。我若是不漏泄,便不会赶出。虽然离开,但可时时归来。”
李长生幡然醒悟,内观之中,那团火猛然照亮,炽火翻腾,熊熊燃烧,体内爆发出璀璨光芒,像是一轮大日氤氲而起。
体内的精气流转,静室之中,温度都升高了许多。
如果此处不是八景之舆中,整个房间都要被点燃。
内观世界,那团神火心焰之中,第九朵晶莹剔透的莲花,缓缓含苞、盛放。
待到第九朵火种金莲盛放,一股强大的元气,反哺周身。
注神体!
李长生眸子熠熠生辉,身体纤尘不然,体内法力汹涌澎湃,再迈上一个台阶。
静室之中,李长生搅扰出的动静,老君自是晓得。
“两年时间,神体便注!大善!”老君笑吟吟捏着白须。
李长生身体轻松,法力如渊海,轻盈生瑞光,无比畅快,正是:
“得道神轻体亦轻”。
李长生趁胜追击,内观身体,心猿悟空,兀自盘膝坐于菩提神前。
“心与神交汇,得悟空,是为修性有成;神体既注,是为修命有成;可回家也。”
李长生心中暗想:距离上天庭,入凌霄,又进了一步。
内观之中,心猿拜辞祖师,抽身,捻诀,纵起筋斗云,径回水帘洞,安身立命之家中。
这一次回家,与离家大不相同。
心猿离家,寻找绛宫金阙,先天一炁行遍周天,难寻斜月三星洞。
如今返回家中,却是极为迅速,正是: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回来甚易行!
内观之中。
悟空按下云头,进入水帘洞中,却见家中与过去大为不同,那许多家什都已不见,失去了许多猴子猴孙。
心猿已为王,统御代表着诸般念头的小猴子猴孙。
小猴众道:“大王,你好宽心!怎么一去许久?把我等具闪在这里,望你诚如饥渴!
近来,一妖魔再次欺虐,强要占我洞府,我等舍生忘死与之争斗,仍旧是被那厮抢了家什,掠去许多子侄,教我们昼夜无眠。
大王若再不来,我等连山洞,尽属他人矣!”
猴王大怒道:“是甚么妖魔!辄感无状!”
众猴道:“混世魔王矣,住在直北下。”
……
李长生的水帘洞,乃是安身立命之家,脐下三寸之处,而那混世魔王所在直北下,乃是一个下字,直指下方人体生殖之处。
……
魔与六贼却是不同。
六贼,因感外物而生,乃因六种感觉器官而生。
眼、耳、鼻、舌、身、意。因这六感,生出诸般痛苦烦恼。
若知道一物事,会使自己徒增烦恼,陷入忧愁境地。凡人只需眼不见之,耳不听之,鼻不嗅之,舌不尝之,身不触之,意不念之。
避开,便是可以隔绝。
儒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是此理。
凡人起手淫心,因眼见色图,耳听色声,鼻嗅色味……凡此种种。
对于心中诸多情欲烦恼,只可避开,如同挥剑一斩两段。
切不可如同擂台上拳击手,不可与之焦灼对抗,凡人心对抗不了情欲,大概率是要败的。
对应避开,便可有效退此心。
一人独处时间长了,因孤独、焦躁、挫败,生出手淫欲。可以与友人相聚,或是待在公共场合,此心便退了。
睡觉之前,多运动,消耗体能,亦可退此心。
洗完澡后,不要以指尖触碰身体,亦可退此心。
……
而魔比六贼更是可怕,难以应付。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魔生于此心,凡人往往落入其中,犹不自知!
……
内观之中。
猴王将身一纵,跳起身去,一路筋斗,往北下观看,果然见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险峻,好山:
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洞门有几个魔王的小妖,欢欣乐舞,见到悟空来,都吓得便走。
悟空道:“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来寻那甚么混世魔王,与他见个上下。”
小妖急忙跑入洞里,禀报混世魔王,很快那魔王便从水脏洞中出来。
那魔王面目与李长生相似,乃李长生的心生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