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越穷,越要改变
- 重生1975,从养海蜇开始发家
- 小猪盖被子
- 2099字
- 2025-04-08 19:16:58
朱会话音落下,现场一片寂静,远处的蝉鸣声一下子聒噪起来,由远及近。
村民的笑容骤然消失,黝黑的脸上溢出层层汗珠,顺着刀削的下颌线狠狠砸在结实的胸膛上。
他们中有一部分人看向方兆国一部分人看向方回。
“咳咳...”方兆国知道这个时候他应该站出来,从腰后拿出包浆的老烟枪,铝制烟头在鞋帮子上用力磕了磕,一边塞烟丝一边说话。
“各位,你们没去过县城总归去过镇子上吧。镇子上的人比我们有钱多了,可是你们看他们有一条像样的路吗?”
“镇子上的主干道也不过铺的石子路,尤其是这会儿啊,天气又热又干,一阵风吹过,那个灰尘能把人生吞活剥了。”
“我们村子可是铺的水泥路,放眼整个方家镇也是头一条。”
“再说了,要想富,先修路。”
“路通了,货物能出去,金钱才能进来不是。”
说话的间隙。方兆国已经把老烟枪点上了,蹲在一旁,偏头看向一旁的土地,两颊深陷,用力吸着。
他绞尽脑汁,只能想到那么多。
村民们还是不说话,低下头,看着下巴的汗水又砸进了脚下的黄土地中。
人吃土一辈子,土吃人一回。
方家村地理位置相对而言并不算多好,即使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拿出钱来铺路,可是从村子外通向更远地方的路谁来铺?
还有就是,路铺好了,村子真的能富起来?
种种想法,在他们脑海中一个个冒出。
片刻后,终于有村民忍不住了,手里捏着从土里摸出的小石子在手指间不停摩挲。
说话的是一个和方兆国差不多的老人,名叫方兆安,干瘦的胳膊充满力量感,脸上的皱纹中堆积了岁月的气息。
“兆国,兆国村长,你知道我们家的情况。”
“我生了三个儿子,四个闺女,四个闺女不提也罢,单单说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都三十了,媳妇还没娶到,你说是他不努力吗?”
“他很努力,每天勤勤恳恳跟在我们身后在生产队上工,一天赚四毛钱...”
“去年他大哥的娃儿生病了,去医院一次就用掉了一百五十块,足足一百五十块啊。”
“一家子的积蓄都花没了,要不是小回让他去了海鲜加工基地捶大石,一天一块钱,一大家子可能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
“不是我们不想给啊,是真的没有了。”方兆全蹲在地上,很无助。
“是啊,兆国村长,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一年下来,工分兑换的毛票根本存不下来几个钱,家里的小孙子小孙女年龄大了,想送去读书都没钱啊。”
村民们言辞恳切,字字扎心。
方兆国低下头,闷闷的抽烟。
这些情况他何尝又不晓得呢,但是领导发话,他总不能不说。
再说了,村民们没钱,县里就有钱了?
领导们不也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修建方家镇第一条水泥路。
方兆国不由得看向方回,方回虽然不是村长,可是说话比他管用多了。
方回和朱会秦牧站在一旁,斜叼着大前门,眺望远处此起彼伏的山脉,接受到方兆国的眼神示意,几秒后,他笑着开口道,“我晓得现在各位手里头紧张,不过因为抓青蟹和土龙和帮我做些散活才赚了些钱。”
“真要说起来,这些钱能够吃上几顿猪肉又能够吃上几顿白米饭呢?”
“但是啊...”
方回指着前面葱葱郁郁的山脉,“不修路,你们,你们的儿子,你们的孙子,就会一辈子被困在大山里头出不去。”
“陪伴他们的只有贫穷与饥饿。”
“看似修的只是一条路而已,实际上是与外界接触的媒介。”
“当这条路修好了,会有县城市里的人们因为海鲜加工厂而来到方家村,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毛票,还会有外界的消息,外面知识、外面与日俱增的科技.....”
“我们的孩子也因此能够早早的打开眼界,让他们明白,哦,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
“我想出去闯一闯,我想出去看一看。”
方回神情严肃,“相信我,各位叔伯婶子,这条路不是路,是方家一村村民子孙后代走出的出路。”
“他们不能和我们一样,一辈子背朝黄土面朝天!”
“啪啪啪...”
安静的氛围被朱会拍手打断,方回情真意切的‘告白’深深打动了他。
方回真的有远见性,这条路一旦修缮完成,加上海鲜加工厂修好,外界人来到方家一村,随之带来的便是‘外界’。
村民们黝黑干净的眼瞳轻轻颤动着。
心里十分纠结,钱来之不易啊。
一分钱要是能掰成两半花,他们现在便会坐在桌子前拼了命的掰硬币。
就在这时,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一个黑瘦跟猴子似的小男孩在人群中站了出来。
“方,方回哥,我愿意的,我下工后就回家拿钱。”
“不过我的钱不多,只有八块多可以吗?”
众人循着声音看去,是方二毛。
方回浅笑,“你个小屁孩,哪来的钱。”
方二毛呲着白牙,嘴巴咧开,“方回哥,你忘了,我抓土龙和青蟹卖了不少钱。”
“现在在生产队上工,兆国村长给我按照大人的标准记录,一天下来就是四毛钱。”
“这些钱,我爹并没有拿去补贴家用,反而让我自己存着等到明年开春,送我去镇子上上学呢。”
“你跟我说过,要读书,我把这句话告诉爹,爹认为你说的对,于是我就拼了命的存钱,想要读书,去县城,去市里,甚至去更远的地方,长大之后变成跟你一样的人。”
“不仅自己赚钱了,还带着村民赚钱,还要帮村子里修路。”
方回心神一颤。
忽然抬头看向远方,不知不觉间,自己竟然开始影响到了村里的小孩子。
这应该就叫传承或者榜样吧。
方二毛他爹站起来,不好意思笑笑,拍了一下方二毛的后脑勺,“小,小回,二毛出八块,你别嫌少。”
“我们家呢再出十块,这是全部能拿出的家当了。”
“我是粗人,一个字不认识,但是你说得对,我们吃点苦挨点饿没关系,不能让子子孙孙困在大山里走不出去。”
“越穷,越要改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