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歼了一百多名鬼子,并且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取得了反”清剿”的重大胜利,大快人心,激动人心,到处漾溢着欢快喜悦的气氛。各位领导伺志,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个个眉头紧皱,在思考着问题。第二天,召开了一个会议。县委/县政府/县大队的领导同志都参加了这个会议。各中队长/副中队长都列席参加了。在会上,代书记陈光辉分析了目前形势:一,这次战斗,消灭了大批的日本鬼子,再次证明了臼本帝国主义是只纸老虎。又一次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军民的斗志和士气。二,锻炼了战士们,取得了许多战斗经验。三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及其他物资,提高了战斗能力。四,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刹刹敌人的嚣张气焰,从心理上震慑了臼本鬼及其汉奸走狗。五,敌人一定会穷凶恶极地疯狂地进行报复。---也就是说,有很大可能性,引来敌人疯狂地大规模地”扫荡”。有”五一大扫荡”的先例,鬼子的”扫芴”是疯狂的,残忍的,灭绝人性的。鬼子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_杀光,烧光,抢光。上堤及周边地区军民,及党政机关将要面临着严竣的考验。
陈光辉指出: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是布置好全县军民的反”扫荡”的淮备工作。这项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认真地落实到各区。各区必须认真具体地落实到各村。各村必须具体地落实到各个家庭。马上和上级党委/军分区取得联系,听取上级领导的指示及工作按排。并通报周边地区的各县委/县政府/县大队,让他们也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会上,大家一致同意陈光辉同志对目前形势的分析和工作意见。在会上,某些领导同志作了补充发言。会议最后制定了目前的工作计划。会后,同志们按照工作计划紧张地进行布置。
县委、县大队很快与上级党委和军分区取得了联系。上级党委和军分区同意会议上对形势的分析及工作计划。还表扬了他们的警惕性和成熟的斗争思想。
各区委区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马上召开各村党支部村干部会议,让大家认清形势,并向各村作了具体的工作布署。要求如果敌人进行”扫荡”,争取不让鬼子杀一个人,不让鬼子抢走一粒粮食,不让鬼子抢走一头牲口。首先,各家要把粮食藏好。藏粮食最好的方法是把粮食埋起来。并向群众推广切实可行的埋粮方法: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挖个坑,坑底铺上厚厚的麦糠,麦糠上盘茓子,往茓子里倒粮食。粮食倒完了,上面倒上一层厚厚的麦糠。茓子四周掩上厚厚的麦糠。掩好麦糠,用土封上,伪装好。麦糠隔潮,用这种方法埋粮食,粮食不会坏,埋多长时间都行。这种藏粮食的方法很快推广开来,家家户户都按照这种方法把粮食藏了起来。民兵站岗放哨,监视敌人的动向。一旦发现了鬼子或皇协军出动,马上报信,让群众转移。转移到庄稼地里,灌木丛中,枣树林里,与敌人周旋。在群众转移时,干部、党员、民兵负责掩护。还规定,群众转移时,必须把牛、驴、骡、马这些大牲口带走,不能落到敌人手里。还规定,转移时,丛了行动方便,还规定,只带一些食物,不要带其他杂物。······上堤的抗臼军民,作好了反”扫荡”的准备工作,应对敌人的”扫荡”。
分区决定,一旦敌人对上堤发起了大”扫荡”,分区将派出一股股的小股部队,配合周边各县县大队,袭扰敌人,牵制敌人,以减轻上堤地区军民的压力。周边各县县委、县大队接到了上级的指示,作好了准备,随时准备配合小股的正规部队,袭扰敌人,牵制敌人。
县委/县大队的干部战士作好了准备,随时淮备出发。丛了便于行动,化整为零,分散行动,并保持联络畅通,能快速集中,机动灵活,利用这一带特殊地貌和特殊地形,在这一广阔的区域内与敌人兜圈圈儿。并捕捉战机,快速集中兵力,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歼灭零星的敌人,小股敌人。这一地区的军民,在周边地区军民的配合下,作好了准备,迎接敌人的”扫荡”。
前天灭掉了保安团。昨天在王河口截获了皇军的军需物资。今天在反”清剿”中使一百多帝国勇士玉碎。明天呢?后天呢?、、、、、、、中野三郎不得不承认,他们以前低估了这群土八路。他以前认丛,县大队,土八路,几杆烂枪,没几个能人,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侯。谁料想接二连三地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共产党厉害呀。县大队这些土八路厉害呀。王河口军需物资被劫。在”清剿”行丛中一百多名帝国勇士玉碎,是大日本皇军的奇耻大辱。这里是”确保占领区”,大日本皇军的后方,大日本皇军东亚圣战的基地,这里有重要的公路---_战争军需补给线,这里是他的辖区,他的防区。在大日本皇军的”确保占领区”内,在大日本皇军的后方,在他中野三郎的辖区内,活动盾这样一支土八路,县大队,如鲠在喉。县大队,这支土八路,是心腹之患。在喉之鲠,必须拿掉。心腹之患,必须切除。县大队这支土八路,必须消灭。消灭县大队这支土八路,以雪在王河口皇军军需物资被劫之耻。以雪在这次”清剿”行动中一百多名帝国勇士玉碎之耻。消灭这支土八路,以确保这一地区的占领。消灭这支土八路,确保后方的安全,确保交通运输线的畅通。丛了大东亚圣战,必须消灭这支土八路。······中野三郎这个日本法西斯的小臭虫,这个疯狂残忍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心里酝酿着一场残酷野蛮的报复行动,要对上堤地区进行一切残无人道的大”扫荡”。他的上司赞同他的设想。气极败坏的日本法西斯分子们,发狂了,发疯了,要对这一地区进行灭绝人性的大”扫荡”了。这次大”扫荡”,敌人一是丛了消灭县大队,残杀根据地抗日民众。二是丛了在”扫荡”过程中抢些粮食及其他物资,以缓解他们紧缺的粮食补给,实行他们提出的”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
不出同志们所料,敌人果真要进行疯狂地报复啦,要对上堤地区进行残无人道的”扫荡”啦。从表面上来看,敌人的来势汹汹。其实,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同小毒蛇要吞大像,力不从心的。就以这次对上堤地区进行”扫荡”一事来说吧,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问题。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严重不足,出现了捉衿见肘的局面。这次”扫荡”不能抽调整联队整联队的兵力发动进攻,只能在本地区内及周边地区这儿抽调一点儿,那儿抽调一点儿,零零星星地抽调一些日本鬼子,凑合在一起。这儿抽调些皇协军,那儿抽调些皇协军,拼凑在一起。可也不可轻视。敌人还是拼凑了两三千鬼子,七八千皇协军,来势还是凶猛的。上堤地区古路沟纵横,有许多低矮沙丘,到处是枣树林子、荆棘、庄稼地,敌人的坦克、大炮无法施展。鬼子的骑兵也施展不开,只能用步兵。敌人有两三千鬼子,六七千皇协军,兵力是县大队的几十倍,武器装备精良。敌人是占绝对优势的。但在广袤的上堤地区,在几百里的战线上,区区几千敌人,不过是杯水车薪。尽管敌人残暴凶猛,不过是狮子抓蚊子,拳头打跳蚤。上堤地区那么广大,地形地貌又那么复杂,给抗日军民堤供了广阔有利的周旋的空间。军民们有信心粉碎敌人的”扫荡”,战胜敌人。
敌人开始”扫荡”了。一队队的鬼子,一队队的皇协军,离开了卫阳县城和周边各个县城及各个据点,一队队的皇协军离开了卫阳县城和周边县城及各个据点出发了。鬼子军官挎着指挥刀,骑着高头大马。鬼子士兵戴着油绿色钢盔,背着长长的步枪,枪上上着耀眼的刺刀,有的刺刀上还挑着膏药旗。有的鬼子扛着歪把子轻机枪,有的鬼子抬着九二式重机枪。有的鬼子还扛着迫击炮。一队队的鬼子像一群群绿色的小甲虫,在一条条线上蠕动。一队队的皇协军离开了卫阳县城或周边县城,或各个据点出发了。皇协军个个穿着黄狗皮。一队队的皇协军,像一群群黄色的蚂蚁,在一条条线上蠕动。敌人气势汹汹,来势凶猛,大有踏平这一地区之势。敌人从上堤地区的周围向上堤地区腹地压过来,妄图从四面进攻,对上堤地区形成包围圈。然后逐步缩紧包围圈,使包围圈越来越小,把县大队压缩到一个小小的包围圈中,一举消灭。
县委/县政府县大队通报各区委/区政府,区委/区政府通报各村,让干部群众作好思想淮备,提高警惕。动员群众准备几天的干粮,以备转移时用。并把大牲口牵到枣树林子里藏起来。民兵站岗放哨,监视敌人。一旦发现敌情,马上用特定的方式快速传递消息,通知群众,迅速转移。这时,群众带上准备好的干粮,扶老携幼,迅速离开家,离开村庄,钻进了庄稼地里,钻进了枣树林里,钻进了灌木丛中,隐藏了起来。区小队、民兵、干部、党员负责动员群众,掩护群众转移。很快群众都转移出去了,村子里空无一人,成了一座座空村庄。
县委/县政府/县大队的同志们也作好了准备。他们帮助附近的老乡转移后,也准备转移了。给战士们发足了子弹,发四颗手榴弹或手雷,八挺机枪都带上,两门迫击炮和所有炮弹都带上,每人还带两天的干粮。他们以中队为单位,分散转移,以便缩小目标。三个中队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联络畅通,以便灵活机动地快速集中,捕捉战机,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围歼小股的或零星的敌人。县委、县大队的领导同志谆谆告诫大家:这次反”扫荡”,贯彻执行毛主席所倡导的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逃我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陈光辉还说道:只要我们遵照毛主席这一方针行动,利用上堤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掩护下,在广阔的地域与敌人周旋,敌人就如同瞎子摸鱼,很难找到我们。我们一定能取得反”扫荡”的胜利。高田平强调: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丛了掩护人民群众,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并保持我们的实力。我们尽量避免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如果与敌人发生了正发冲突,不要恋战。瞅准了零星的小殁的敌人,集中绝对的优势兵力,速战速决,屹掉它。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
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也随县大队的战士们一起转移了。就这样,县大队的战士们紧张而有秩序地开始转移了。战士们带着武器装备,进了庄稼地,进了枣树林子,进了灌术丛。
敌人进行”扫荡”了。一队队的日本鬼子开过来了。一队队的皇协军开过来了。他们还是老做法,实行残无人道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他们开进了一座座村庄。这些野兽,杀人的强盗进了村庄,要杀人取乐,要进行杀人比赛,想过杀人的隐。强盗们盘算着进了村庄,要如何如何地杀人,在杀人的过程中,如何享受快乐。可他们进了村庄,村庄是空的。进一座村庄是空的,进一座村庄是空的。这些强盗连个人影儿都不见,杀谁?要抢光。抢粮食吧,连一粒粮食也找不到。骡、马、牛、驴,一头也找不到。没有值钱的东西可抢。鬼子和皇协军便在老百姓家冲那些不值钱的东西身上出气。破被子、烂褥子、破棉裤、烂袄····用刺刀挑破。锅、碗、瓢、盆·····用枪托砸烂,乒乒乓乓,唏哩哗啦,响成一片。能砸烂的砸烂,砸不烂的往外扔。敌人一过,屋里,院里,胡同里,大街上,······到处一片狼藉。群众转移时,鸡、鸭、鹅、猪、羊、狗····来不及转移,这些家禽家畜就遭殃了。日本鬼子、皇协军见到了鸡呀,鸭呀,猪呀,羊呀·······追呀,抓呀,抓到杀了煮煮吃,用火烤烤吃,追赶得乱跑乱窜,鸡飞狗跳,到处是杀鸡,杀猪,杀羊的血泊。如果日本鬼子、皇协军摸到了瓜园里,这个瓜园就遭殃了。这帮野兽不管是甜瓜、酥瓜、西瓜、南瓜、葫芦、······生的、熟的、大的、小的、甜的、苦的、好吃的,不能吃的,······一个劲儿地拽。能吃的吃,不能吃的扔,······瓜地里满地扔的都是瓜。瓜秧拉得乱七八糟,瓜叶踏得烂哄哄的。这个瓜园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这个瓜园算是”扫荡”干净了。鬼子的”三光政策”其中的”两光”不能实施,所能实施的只有其中的”一光”---_烧光啦。丧心病狂的日本鬼子发疯地烧,赌气地烧,报复性地烧。烧房子,烧麦秸垛。鬼子每进一座村庄,这个村庄便是一片烟海。鬼子一过,这个村庄的房屋变成了一座座废墟。一个个麦秸垛变成了一堆堆灰烬。
区干部、村干部安慰群众:桌子板凳砸环了,我们可以做新的。锅碗瓢盆砸烂了,我们可以置买新的。房屋烧了,我们盖新的。麦桔垛烧了,明年麦后还会垛新的麦秸垛。·····只要是保证了咱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粮食和大牲口的安全,就是咱们的最大的胜利。区干部、村干部还告诫大家,不要贸然进村。只有通过侦察,确定敌人走了,并确定敌人己经走远了,才试探着回村里去。由于区干部、村干部工作作到了位,大多数群众都听从干部的劝告,听从指挥。因而鬼子屠杀群众的事件不多。
十一区的王集村处于上堤和下堤的结合部,是鬼子”扫荡”首先到达的地区之一。一天,放哨的民兵得到了鬼子进犯的消息,马上把情报传到了村里。村干部、党员、民兵马上动员群众,掩护群众往野地里转移。本村群众二旺、大奇、纪方也随着街坊邻居转移到了野地。转移到了野地里,有灌木丛、庄稼地、枣树林等作埯护,基本是平安无事了。鬼子真的进了王集。鬼子进了王集,和鬼子进了其他村基本上是一样,砸东西,抓鸡,抓猪抓羊,放火烧麦秸垛,烧房子。转移到野地里的群众,听到了从王集方向传来了枪声,知到了鬼子进了王集。看见了王集腾出了浓浓的黑烟,浓浓的黑烟弥漫着半边天,人们知道这是鬼子在王集放火烧房子,烧麦秸垛了。村干部告诫大家,鬼子放火烧他就烧呗,千万不要贸然回家。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听不到村里的动静了,只有弥漫半天的浓烟。二旺以为敌人走远了。他挂牵他那个穷家。他家有三间土棚子,还有一个小麦秸垛儿。他想回家看看,就背着干部和其他群众,一个人偷偷回村去了。大奇和纪方见二旺偷偷回村去了,也想到家去看看,也偷偷回村去了。
二旺家在村中间,他准备从村南边进村。大奇和纪方家都在村东头,二人准备从村东头进村。大奇和纪方他俩在后,二旺在前,三人前两后,相距有一百来步远。鬼子没走!二旺走到村南边,离村大约有一百来步,在村边的烟雾中发现了几个鬼子。二旺一愣,折转身就往回跑。可是,来不及了。几个鬼子发现了二旺,几支枪几乎同时举起来,”啪!”“啪!”····儿枪,可怜的二旺的胸部被子弹打凛了儿个血窟窿,身子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没气儿了。村东头的大奇和纪方听到村南边儿响起了枪声,知道坏事儿了,一定是二旺出事儿了。两人忙往回跑。可是晚啦。村里涌出一群鬼子,举起枪一起向他们俩开枪。后面的太奇中弹负伤,趴在了地上。机灵的纪方没有受伤,也趴在了地上。过了一会儿,大奇抬起头,想看看鬼子走了没有。这群魔鬼没有走,发现了大奇还没死,跑过来一群鬼子,端着雪亮锋利的刺刀,像刀子扎豆腐一样,好几把刺刀扎进大奇的身体。鬼子拨出剌刀又扎进去。扎进去又拔出来,。拔出来又扎进去。······可怜的大奇破鬼子的刺刀扎得稀烂。鬼子雪亮的剌刀变成红色的。大奇的紫花汗褂子变成了血红的。·····前面吓坏了纪方。他趴在地上等死,一动也不动。鬼子以为这个人死了,没理他,走了。纪方脸紧贴着地,一动不动,像死了一样,一直在地上趴着。也不知鬼子走了没有。他可不敢抬头看看。其实,日本鬼子早走了。
村里传来了两阵枪声。人们发现二旺、大奇、纪方三人不见了。一定是他们三人偷偷地回村里去了。人们马上意识到:坏啦,一定是他们仨出事啦。但也不敢贸然进村去看看。天麻麻黑的时侠,经侦察,确定鬼子己经走远了,人们才陆陆续续地反回村。人们在衬口发现了趴在地上的纪方,发现他并没有死。几个人拉着他,他才站起来。
纪方哭着向人们述说着二旺和大奇惨死的经过。他后悔不该不听干部的话,不该偷偷回家。街坊邻居听了纪方的述说,看到了二旺和大奇的尸体,个个气得咬牙跺脚。纷纷表示,吸取教训,一定要听干部的话,可不能办那些傻事儿。干部们非常后悔,后悔自己的工作没作到家,致使两个人丢掉性命。要几个青年当场表示,要找八路军,找县大队,要参军,要杀鬼子。二旺和大奇被日本鬼子残杀的潲息,很快传遍了周围的一些村子,群众的警惕性更高了,得知鬼子进村了,谁也不敢贸然进村了。
县大队的战士们以中队为单位,分散行动。丛了进一步缩少目标,每个中队又以小队为单位,分散行动。战士们用树条子编个大帽子,背包上插上树枝或草,当埋伏在灌木丛中时,远处很难发现。他们一般在林子里休息,夜间行动,神出鬼没地与敌人兜圈子,捉迷蔑。敌人出动了那么多的兵力,什么四面围攻,什么包抄合围,忙活了好几天,连县大队的影子也没见到,也没见到区小队的影子。连老百姓的影干也难见到。有时候,县大队的战士们在前面行军,鬼子和皇协军在后面追。有时候县大队的战士们又转到了敌人的屁股后头。搞得敌人晕头转向。敌人过后,说不定还能捡几盒日本的牛肉罐头什么的,让大伙儿分着尝尝。说不定还能碰上几个掸队的鬼子和皇协军。这些零星的敌人就变成了战士仍的活靶子或俘虏。敌人拿他们没办法,搞得敌人焦头烂额。
二中队有一百二十人,每个战士一支枪,二十多发子弹,四颗手榴弹或手雷。单兵素质较高。有三挺轻机枪,一门迫击炮,有一二十发炮弹。是战斗力较强的中队。从鬼子开始”扫荡”,与敌人没少兜圈子,也诮灭了七八个零星敌人。一天,战士们发现一架鬼子的飞机,发出尖厉的呼啸声。这架敌机,没有往下投炸弹,也没有用机枪往下扫射,在头顶上盘旋几圈儿就飞走了。这架放人是干什么呢?、、、、、战士们不明白。这架飞机经常在战士们头顶上飞。。
一天中午,二中队的战士们在枣树林子的树荫下休息。突然,”砰!’”砰!’、、、、、、响起枪来,子弹头带着火光向战士们飞茱。敌人向战士们发动了袭击。树林里,庄稼地里,这儿冒出一股鬼子,那冒出一股皇协军,这儿黄黄的一片,那儿黄黄的一群。由于有树林子和庄稼棵子的遮掩,也看不清有多少敌人,反正不少。鬼子一边放枪,一边叽哩哇啦地怪叫。皇协军一边放枪,一边扯着嗓子喊:”抓活的!”“抓活的!”一个个鬼子,一个个皇协军,端着枪,端着刺刀诵上来了。仇恨交夹的战士们占据有利地形奋起还击。步枪里射出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机枪里射出仇恨的子弹,向敌群扫射。一颗颗手榴弹、手雷,带着战士们的仇恨,投上了敌群,在敌群中开花。步枪声、机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震撼着上堤的黄沙地,林子里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战士们击退了敌人的进攻,马上撤退,很快消失在庄稼地里和灌木丛中。这次与敌人的遭遇战,打死打伤多少敌人,不知道。有五名战士受了轻伤,一名战士牺牲了。一中队和三中队都发生了如此的遭遇战。我们隐蔽得这么好,敌人怎么会发现我们呢?这是怎么回事?战士们有些纳闷。二中队的战士们马上往瓦屋褰一带转移。战士们刚到瓦屋寨附近,敌人又摸上来了。战士们又马上转移,往上口一带转移。战士们刚转移到上口附近,坐下休息没多长时间,敌人又摸上来了。······二中队被敌人咬住了。敌人像狗皮膏药似的,贴在了二中队身上,甩也甩不掉啦。难道敌人长的都是狗鼻子?他们都是长的狗鼻子,也不能那么灵啊?难道敌人长了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掌控之中?战士们摸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扫荡”的敌人,在上堤地区茫茫的树林、荆棘、庄稼地里,是瞎子,是聋子。”扫荡”了好几天一无所获。”扫荡”的鬼子向空军求援。丛了这次”扫荡”的胜利,鬼子的空军派了一架侦察机,侦察县大队的动向。侦察机把侦察到的情报反聩到鬼子司令部。鬼子司令部根据侦察机提供的情报,指挥着”扫荡”的鬼子,对县大队的战士们进行追击。敌人的这架侦察机,等于给瞎子敌人安上了眼睛,战士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掌控之中。哦,原来是这样。战士们光见敌机在头顶上盘旋,也不投弹,也不扫射,这只空中怪兽是在干什么览呢?战士们并不明白。
一天中午,二中队的战士们转移到了大坝头一带,战士们坐在枣树林子的树荫下休息。战士们听到了飞机微弱的轰鸣声。哦,鬼子的飞机又来啦!飞机的轰鸣声越来越响,鬼子的飞机越来越近了。战士们警觉起来。可能还是鬼子的那架侦察机,又来侦察县大队的行踪啦。飞机越来越近了,飞机的轰鸣越来越响,巨大的轰鸣声,夹着尖厉的呼啸声,震得人们头皮发麻。疯狂傲慢的日本鬼子欺服我们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奈何不了他们的飞机,肆无忌惮,挑衅似地越低空飞行,低得飞机几乎能碰着树尖子。战士们十分窝火,恨不能一下子揍下这只空中怪兽。可是,这不可能。不可能也得打它几枪,出出气。打几枪只是丛了出出气,并没有别的奢望。敌机快飞到头顶了,几个战士哗啦哗啦拉了枪栓,子弹上膛,躺在了地上,举起了枪,准备给它几枪。还没轮到开火,敌机飞走了。战士们气愤地骂骂咧咧,坐起来,怀里抱着枪。过了一会儿,敌机转了个大圈儿,又飞回来了。几个战士又迅速躺下,把枪举了起来。敌机飞过来了,”砰!”“砰!”“砰!”几支步枪一齐开火。空中飞贼听到了枪声,敌机本能地翘起了头,往上爬升着逃走了。几个战士坐了起来。呃,敌机咋冒烟儿啦?敌机冒的烟越来越浓,越来越大,像拖着一个黑色的大尾巴。敌机拖着黑色的大尾巴,爬升到一定的高度,又拖着黑色的大尾巴往下滑行。敌机飞行的轨迹呈抛物线形。在遥远的前方,敌机拖着大黑尾巴与地面接触了,腾起了一大团黑烟,黑烟里还夹杂着火光。过了一会儿,从远方传来了沉闷的轰隆声。啊,敌机爆炸啦!敌机被我们打中啦!鬼子的飞机被我们用步枪击落啦!······战士们从地上跳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喜若狂。他们跳跃,他们欢呼。
鬼子的侦察机被击落了,给”扫荡”的鬼子安的眼睛给剜掉了。”扫荡”的敌人又成了瞎子。”扫荡”的敌人这帮瞎子,就让他们在这茫茫的庄稼地里,在这枣树林子中,在这荆棘丛中,慢慢地摸吧。
敌人从四周儿个方面向上堤地区进攻,妄图使进攻的这儿个点连成一线,对上堤地区形成一个包围圈,由四周往中涧挤压,把包围圈逐渐缩小,把县大队及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压缩到中个一片儿小小的区域内,使县大队及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这片儿小小的区域冈没有回旋的余地,好一举歼灭。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啦。他们兵力不足。虽说他们在四周分好几路向上堤地区进犯,这不过只是进犯的几个点,这几个点难形战线。既便定连成了包围圈,那么包围圈也不那么牢固,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一突就破。既便是形成了包围圈,点与点之间,也就是说包围圈上,给县大队及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留着广范的空隙。包围圈内留着广阔的区域供县大队及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周旋。敌人几路进攻也好,彤成包围圈也罢,战士们满不在乎。他们不相信瞎子能在坑塘里抓到鱼。在广阔的上堤地域内,敌人能奈何他们。
丛了减轻上堤地区的压力,分区派出了一部分正规部队,与上堤周边地区各县的县大队,结合在一起,组成许多小股部队,在上堤周边地区袭扰敌人。他们在这些地区掐断敌人的电话线,挖断敌人的公路,炸毁桥粱,袭击敌人的车队,袭击鬼子的据点,······搞得周边地区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告急。从周边地区抽调过来前来参加”扫荡”的归本鬼子和皇协军,忧心忡忡,光怕自己的老巢被八路军给端了。他们恨不得尽快结束这次”扫荡”,好赶快返回自己的老巢。他们无心恋战。”扫荡”过来”扫荡”过去,”扫荡”了这么长时间了除了杀死几个老百姓外,儿乎一无所获。参加”扫荡”的日本鬼子和皇协军也都厌倦了,懈怠了。
县委、县大队决定,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跳到敌人屁股后面袭扰敌人。于是,通知各中队,把分散的各小队集中起来,以中队为单位,各自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时间突围。突围后,三个中队都迅速向卫阳县城附近集结。
二中队选择在瓦房店与陈集之间的地方突围。突围的时间选择在旱晨。战士们机智地躲过了敌人,一百多名战士顺利地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突围后,部队向王庄一带运动。
一中队突围的地点选择在王庄附近。突围的时洵选择在下午。部队行进到王庄附近,战士们稳蔽在庄稼地里。从三小队挑选十几名战士到村里及附近探探情况,然后才让大部队通过。这十几个战士都穿上日本鬼子的军装,戴上日本鬼子
的钢盔,枪上都上着剌刀。有两个战士的刺刀上挑着太阳旗。真像一小队日本鬼子。三小队长小张穿着大马靴,穿着鬼子军官的服装,要扎宽皮带,挎着王八盒子,戴着白手套,手里拿着指挥刀。嗬,真像个鬼子军官。二斑长小韩穿着茧绸裤褂,戴着洋草帽,挎着驳壳枪。哼,还真像个汉奸。一行人大摇大摆地进了村。
村子里真有敌人。战士们沉住气,只管大踏步前进。有两个皇协军端着枪,无精打采地在站岗。其他皇协军仨一堆儿,俩一伙儿,坐在树荫下,抱着枪打盹儿。小韩对着站岗的吼道:”哪一部分的?”
站岗的皇协军心头一惊:呀,皇军过来啦。一个站岗的皇协军颤抖着说:”三师二团三营一连三排。”
“汉奸”骂道:”他妈的,你们太大意啦,就这样来剿灭八路吗?八路在你们眼皮子底下溜走,你们也不知道。你们的排长呢?快让他过来!”小张拿着指挥刀,吹胡子瞪眼的,不吱一声,吓得皇协军个个头皮发麻。一会儿,一个皇协军领来一个垮驳壳枪的皇协军。他可能就是排长。这人看见来了一群鬼子,鬼子军官一脸凶相,手里还拿着刀,吓得两眼发直。”汉奸”吼道:”你是排长?”
“是,是。太,太,太君······”
小张唰地抽出指挥刀,把刀放在伪排长的脖子上,骂道:
“八嘎!”
“呃,呃。·······”
伪军排长吓得说不出话来。
小韩吼道:”让弟兄们都到这里来集合,太君要训话。”
“唉,唉。集合,集合。”
一个排的皇协军都集合在一起了,小张骂道:”叫你们的人都放下枪!”
“恁是·······”
“八路军!快!否则,我的手一用劲儿,你的狗头就切下来了。”
“快,快,放下,放下,都放下。八路爷爷,饶命,饶命。”
皇协军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忙把枪放下。战士们端着刺刀逼近一步。小韩命令道:”把手举起来。向后——转!齐步——走!”
皇协军个个都很听话,都举起了双手,转过身来,向前走了四步。”立定!”皇协军都乖乖的木呆地站在那儿。在这种情况下,谁敢步听话。不然的话,面前的刺刀往前一戳,胸蹚就是一个大血窟窿。小韩随手下了伪排长的枪。战士们缴收了其他皇协军的枪。兵不血刃,十几名战士消灭了皇协军一个排。
一个战士飞跑到村外,告诉战友们,他们在村里收拾了皇协军一个排,清除了村里的敌人。战友们喜出望外。中队长命令:”进村!”战士们一起涌进村里。一、二小队打扫战场。枪支、弹药、吃的、用的,统统带走。三小队把俘虏集中在一起,小张简单地对俘虏进行了教育,讲了我党我军的政策。小张最后说:”你们丢失了阵地,放走了八路军,又被缴了械。日本鬼子知道了,你们的下场你们自己也很清楚。何处何从,你们自己选择吧。”
战士们很快离开了村子,钻进了村外的高梁地。二中队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育的战士钻进了高梁地,有的战士还没有钻进高梁地,有几个被缴械的皇协军在后面喊:”八路大哥,等等俺,俺跟恁走。”
战士们突围后,向田集一带行进。
三中队的突围地点选择在田集与马家街之间的地段。时间
选择在下午天快黑的时分。战士们越过一道古路沟,越过一片灌木林,又越过一道古路沟,又穿过一片枣树林,来到了田集和马家街之间的地带。这里是一片一里多长二三里宽的开阔地。这片开阔地里没有沙丘,没有荆棘丛,没有高粱地,没有枣树林,只有一块挨一块的红薯地、花生地、棉花地、谷地等矮杆作物,没有什么可作掩护的,从这里通过,容易暴露目标。这是三中队突围的最大障碍。不过,选择在这里突围也比较理想,这里敌人防守比较薄弱。过了这片开阔地,就是接连不断的灌术丛和高梁地了,就安全了。战士们十分细心,先让十来个战士先通过,探探情况。如果这十来个战士顺利通过,没发生什么情况,大部队再通过。十来个打头阵的战士顺利通过了这片开阔地。大队人马开始行动了。二小队在前。一小队在中间。三小队殿后。炮兵班跟随三小队。炮兵班只有四个战士,一门迫击炮。机枪班在最后。机枪班有三挺轻机枪,六名战士。
一小队的战士们进了灌木丛、荆棘地带。三小队和炮兵班、机枪班在开阔地带行走约一半的路程,很快就要进入灌木丛地带了,突然在开阔地的北侧冒出十几个鬼子。这十几个鬼子端着刺刀,叽哩哇啦地怪叫着,扑了过来,边冲边放枪。三小队及机枪班的战士们马上就地卧倒还击二、一小队的战士们利用有利地形,利用荆棘丛作掩护,也向敌人奋起还击。鬼子越来越多。鬼子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鬼子的子弹像雨点儿一样密集,嗖嗖作响,向战士们飞来。鬼子哇哇怪叫着冲过来。机枪射手小王没来得及卧倒,平端着机枪,都都都·····一梭子子弹向敌群扫射过去,当场就有七个鬼子倒下。小王熟练地一磕空子弹梭,空子弹梭掉了下来。预备手小吴早淮准备好了一梭子,马上安了上去。水王拉枪机,咔嚓。子弹上膛,都都都·····第二棱子子弹又射佝了敌群,又有几个鬼子倒下了。敌人越来越多,鬼子、皇协军,像一群群毒蜂,漫田遍野都是,向战士们扑过来。小王端着机枪准备把第三棱子子弹射向敌群,只发射了几发,鬼子的机枪射向了他,他胸部中了机枪枪弹,身子摇晃了几下偬倒下了。小吴接过机枪,把第三梭子子弹射向了敌群。战工们的步枪子弹雨点儿似地射向敌人,射进敌人的胸膛,射穿鬼子的钢盔,射进鬼子的头颅,一批批的敌人倒下了。敌我双方枪弹横飞,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小吴打完了一梭子,端起机枪,淮备继续向敌群扫射,一颗子弹打中了左手,无法用机枪扫射敌群了,战士小李接过机枪。伏在地上,绁续敌群扫射。·····炮手小齐架好迫击炮,目测好距离,倜整好标尺和角度,”砰!”的一声,一颗炮弹呼啸着飞向敌群。”咣!”一声巨响,敌人的一挺机枪哑吧了。趁着炮弹爆炸的烟雾,战士们又扔儿颗手榴弹,趁着手榴弹爆炸的烟雾,在战友的火力掩护下,战士小刘冲了上去,背起小王的遗体,撤到了灌木林子里。趁着烟雾,三小队的战士们都往灌木林子里撤退。炮兵班小齐他们撤到了一丛灌木旁边架起了炮,准备向敌人还击。战士们撤退时,敌人隔着烟雾胡乱开枪,密集的子弹在战士们的身旁,在战士们的脚下,噗啦噗啦乱飞,打在土中,腾起一股股尘土。小刘背着小王的遗体往前奔跑,突然感到有个什么东西在大腿上顶了一下,并臧到一热,啊,中弹啦!中弹就中弹呗,谁还顾得了它呢。小刘背着小王的遗体只管往前奔跑。
“咣!”“咣!”“咣!”·····敌人的迫击炮开火了,十几发炮弹呼啸着飞向了灌木林子,在灌木林子中爆炸。有几名战士牺牲了,有几名战士受伤了。小齐他们还没接到命令,冒着敌人的炮火和枪弹,调整好了角度和标尺,把一发炮弹送上了敌人的炮兵阵地,炮弹在敌人的炮兵阵地上开了花。中队长咬着牙命令道:”狠狠地打!把所有炮弹都砸向敌人,一发不剩!”“是!”炮弹一发接一发,飞向敌人的炮兵阵地,飞向敌群,炮弹在敌群中爆炸,炮弹在敌人的炮兵阵地上爆炸,炸坏了鬼子的迫击炮。引爆了炮弹,炮弹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成一片,炸得鬼子鬼哭狼嚎,血肉横飞。机枪、步枪一齐开火,使敌人不能前进一步。战士们全部安全地撤进了灌木林子。
进了灌木林子,有人接过来小王的遗体。小刘感到大腿部有些沉,也有些疼,是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大腿。尽管鬼子的三八大盖穿透力强,这是一颗射程较远的流弹,打到小刘大腿上时,己经没劲儿了。庆幸的是没有伤及筋骨。大腿上的暄肉多,子弹头只是和肉皮儿平。小刘一瞪眼,一咬牙,把食指伸到伤口处,忍住疼,用力一抠,一颗血淋淋的子弹头儿给抠出来了,没事啦。
战士们进了灌木林地带,一群群鬼子端着刺刀呀呀呀地冲过来。战士们交替掩护撤退。战士们遇到了一条古路沟,依托古路沟的有利地形,准备痛击来犯之敌。战士们埋伏在路沟里,严阵以待。敌人冲过来了,一群又一群。战士们沦着气。单等命令。命令一出。机枪、步枪一齐开火,子弹像两点似的射向敌群。敌人丢下一片尸体和伤兵,仓惶逃窜。
中队长的头脑是清酲的,他清楚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突围。突围出去,就是胜利,决不能恋战。中队长果断命令:”交替掩护撤退!”战士们交替掩护,走出了灌木林子,越过了道古路沟。越过了古路沟,进人高粱地。越过了高粱地,进入枣树林。·······部队继续向前进,把敌人甩在了后面。这一带地形地貌复杂,敌人对地理环境生疏,敌人又在明处,我们在暗处,在古路沟旁敌人已经吃了大亏了。且天己黑了,敌人不敢贸然行动,只有撤退。
二中队的同志们听到了田集、马家街方向密集的枪炮声,断定三中队的同志们与敌人发生了遭遇战。从密集的枪炮声,可以判断出,那里的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队长高田平命令:一、二中队火速增援三中队!当一、二中队的战士们赶到时,三中队的战士们己经撤了下来。三个中队汇合了,三个中队都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标志着鬼子”扫荡”上堤地区,妄图消灭县大队及其它抗日武装的阴谋破产啦。标志着这一地区的抗日军民在这反”扫荡”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三个中队会合在一起,涟夜浩浩荡荡向卫阳县城前进。
田集、马家街一带激烈的枪炮声惊动了其他地方的敌人。敌人断定找到了这支土八路——县大队,可能给咬住了。敌人纷纷火速赶过来。很快,一队队日本鬼子,一队队皇协军开了过来。结果,连县大队的影子也没有看到。他们便在附近的庄稼地里,灌木林子里,枣树林子里搜索。像用篦子梳头发一样,仔细地搜索。搜索过来授索过去,还能搜出什么结果?县大队的战士走远啦。
战士们行军一天多,来到了上堤地区的边沿地带——大沙湾一带。这里有一条不深的古路沟。人在沟里行走,在外面可以看见人头。路沟旁有稀疏的荆棘丛。附近有片枣树林子。战士们在树荫下休息。
参加”扫荡”的鬼子、皇协军需要吃的,需要弹药。卫阳县城的鬼子要给参加”扫荡”的鬼子、皇协军送补给了。在上堤地区给鬼子、皇协军送补给,不能用汽车,只能用胶轮马车。卫阳城里的鬼子给参加”扫荡”的鬼子、皇协军送了六马车补给品,由十几个鬼子和二十几个皇协军押着,由县城出发,顺着乡间大路,有时行走在平地的大路上,有时行走在古路沟里,一行车辆人马,向上堤地区的腹地进行。押送的敌人认为,皇军和皇协军的大部队在上堤地区”扫荡”了,县大队、土八路以及其他反抗力量统统被包围在包围圈里了。包围圈越来越小,包围得越来越紧,很快就要被诵灭了。既便是没有被俏灭,这些土八路也冲不破包围圈。这一带是没有土八路的,更没有老八路,这一带是安全的,补给的物资不会被土八路劫去。特别是刚刚进入上堤地区的边沿地区。押送的敌人是没有警惕性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料到,县大队己经全部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全队集结在一起,正向卫阳县城进军,己经到了上堤地区的边沿地区——大沙湾一带。
站岗的战士发现路沟里有鬼子和皇协军,还听到吆喝牲口的声音,马上报告了队长。队长果断决定伏击这股敌人,命令战士们迅速而又秘密地运动到路沟边上,利用野草或荆棘丛作掩护埋伏起来,等敌人到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敌人还蒙在鼓里,这些敌人全然不知,不知他们在倾刻之间施要灭亡的命运。敌人越来越近了。十几个鬼子走在前面,有一个鬼子还扛着机枪。中间是六辆满载补给物资的胶轮马车。每辆车上套三匹马或骒子。二十几个皇协军走在后面。敌人走进了伏击圈,战士们己作好了战斗准备,十来杆枪瞄准一个鬼子,但等命令开火。”打!”队长发出了命令,二三百杆枪响了,密集的枪弹射向了敌人,有的子弹穿透了鬼子们胸膛,有的子弹射穿了鬼子的头颅,十几个鬼子全部丧命。没死的皇协军跪在地上举起了双手投降了。赶车的车把式趴在路边上不敢动弹。从战斗打响到战斗结束,只用短短的儿分钟时间。八九个战士来对付一个敌人,如同全家人动手打死一只老鼠,根本不算个事儿。以儿百人对付儿十个敌人,这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典范战例。战士们发现车上装的罐头、饼干、药品、子弹······还有炮弹。哦——,这是鬼子送补给的。有的战士诙谐地说:”嗬,鬼子给咱们送补给来啦!”
战士们伙同缴获的六马车补给物资一同向卫阳县城挺进,决定袭扰县城。大部队挺进到距离县城约二十里的地方,停下来休息。县太队的领导同志做出了战斗部署:夜间全队战士全体行动:一中队拔掉姚庄据点。二中队拔掉陈洼据点,三中队袭扰县城。
姚庄据点,是个小据点,只驻扎一个皇协军小队,没有鬼子。据点里的几个班长早己被我县大队策反了,愿意弃暗投明,投奔八路军。如果有一天八路军攻打据点,愿作内应,率领其他弟兄们起义。一中队的战士们悄悄赶到了姚庄据点外埋伏起来,通过内应,联系到了几个班长,挟持了小队长,率部起义了。如果说是一中队的战士们攻打姚庄据点,倒不如说一中队的战士们迎接姚庄据点的弟兄们起义。就这样,没费一枪一弹,轻易而举地拨掉了姚庄据点,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及其他物资,烧掉了炮楼,又有一批新的战士加入了县大队。
陈洼也是个小据点,也是只驻扎一个小队的皇协军,没有鬼子。这里的班长、小队长都没有被策反。看来,拔掉这个小据点只有强攻了。不过,这里的皇协军胆子很小,士气低落。一中队拿下这个据点还是不成问题的。一中队的战士们来到了陈洼据点,在据点周围选择了有利地形埋伏起来。有两个战士”砰!”“砰!”放了两枪,几个战士便在洋铁桶里放起了鞭炮,鞭炮在详铁桶里爆炸,声音沉闷,很像机枪。枪声和鞭炮声,惊醒了据点里的皇协军,也吓坏了这些皇协军。炮楼里的皇协军吓得不敢动,不敢吭声。炮楼外的皇协军嗤溜儿嗤溜儿芗钻进了炮楼里。以为炮楼里保险。鞭炮响完了,有个战士躲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拿着广播筒向皇协军嘁话:”皇协军弟兄们,我们是八路军八团三营的,我们今天奉命拔掉这个据点。你们齐要怕,只要你们走出炮楼,放下武器投降就是了。你们也知道我们的政策,交枪不杀,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优待俘虏。、、、、、、停了一会儿,炮楼里没动静。这个战士又喊:”、、、、、、弟兄们,要不然,听听我们的大炮。、、、、、、”炮手早就准备好了。”砰!---_”一颗炮弹出膛了。”咣!”在炮楼根儿爆炸了。啊!又是机枪,又是大炮,可真是老八路来啦。炮楼里的皇协军吓坏了。这个战士又喊:”弟兄们,听听,我们的大炮怎么梓?再一颗炮弹就要在炮楼里爆炸啦!”炮楼里的皇协军喊:”八路大爷,别开炮,别开炮,俺投降,俺投降。”一个个皇协军走出了炮楼,交枪投降了。就这样,陈洼这个据点也被拔掉了。
三中队的战士们每人准备一根木棍,木棍头上缠上破布、被棉絮之类的东西。准备一些鞭炮、洋铁桶。还为有煤油。架好了迫击炮。架好了机枪。·····一切安排就绪,战士们排成单队,稀稀拉拉的,在城墙上的机枪的射程之外,在木棍上蘸上煤油,点成火把,举起来,形成长长的火龙,在城外走来走去,过了一队又一队。呀,八路军可真多。战士们在洋铁桶里放起了鞭炮。鞭炮在洋铁桶里爆炸,声音很像机枪。呀,八胳的火力可真猛啊。迫击炮早瞄准了城楼。”砰!”“砰!”“砰!”几炮,城楼给炸塌了。城楼上的鬼子和机枪给炸飞了。呀,八路的大炮可真厉害呀。机枪密切注视着戏门。鬼子一出城门,机枪马上扫射。狡猾的敌人没敢轻举妄动。人,那么多。火力,那么猛。大炮,那么厉害。八路军要攻城啦。·······
三中队在田集、马家街和敌人发生了遭遇战,敌人以为这就是县太队的主力,己被咬住了,想跑也跑不掉了。鬼子指挥部命令各路的鬼子、皇协军,火速向田集、马家街一带集结,进行大会战,一举消灭这支土八路——卫阳县大队。可县大队走远啦。敌人扑了个空,折腾了几天,连个人影儿都没见。敌人知道又上当啦。
卫阳城里的鬼子向进行”扫荡”的中野三郎报告:运补给的车队被劫。姚庄、陈洼两个据点被拨掉了。老八路的大部队要攻打县城了。·······吓得中野三郎这个小鬼子心惊肉跳,急得团团转,马上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收到了许多县城或据点告急的报告。卫阳县大队这支土八路也无影无踪了。指挥部只得让各路的鬼子、皇协军返回自己的县城或据点,去保自己的老巢。就这样,敌人的这次”扫荡”,敌人出动了八九千的兵力,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以一无所获,并损兵折将而告终。敌人的”扫荡”失败了。我军民反”扫荡”胜利啦。
可惜的是,老丁牺牲了,没人把军民反”扫荡”取得胜利的消息传递给王宏昌同志了,不能让王宏昌同志分享胜利的喜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