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墨侠之道

魏咸熙二年(265年),时值七月,黄昏中,在洛阳城东孝义里的街上,孩童们一边唱着“七月流火”,一边拍手望着西南边天上的大火星(即天蝎座的主星——心宿二),向着西方渐渐落下去。水向低处曰流,“大火”向西天下坠也是在流,大火西向而秋将至,这预示着寒秋将要来到,天气将逐渐凉爽起来。

天色将暮,霞光照亮了西边的天际,在洛阳城东的小市上,一个身穿袍衫的男子站在一个卖鱼的摊位前,站了许久。人群中有好事者不禁窃窃私语问道:“看他衣着高贵,干什么在这种地方等了这么久?”

有人笑答道:“为了等一条鱼。”

少倾,从远处跑来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青年,手上拎着一条鲤鱼。

“钓到了!钓到了!”青年边喊,边跑向身穿袍衫的男子。集市上所有人都好奇地望向青年,还有久久伫立在鱼贩摊位旁边的男子。

身穿袍衫的男子看了看青年手中的鲤鱼活蹦乱跳,僵硬严肃的脸上终于笑了一下,从怀中掏出几个钱递给青年,然后接过鲤鱼,走了。

“那个人是谁?看他穿着高贵,在这种地方等了这么久?只为了一条鱼?”

“他叫吕巽,因为母亲喜欢吃鱼,所以每天都要来这里亲自买一条活的鲤鱼。今天因为来晚了,所以特意等老板去钓新鲜的鲤鱼。”

“他真是一个道德高尚而又孝顺的名士啊!”

“是啊,因他至孝的名声,朝廷还封赏过他!”

众人不禁纷纷夸赞起吕巽。

“至孝的名声吗?哈哈哈!”人群中突然传出奇怪的质疑声,一个衣襟开敞,袒胸露怀的男人不停地冷笑,以示轻蔑。

众人一齐望向这名奇怪的男子,男子自顾自地笑够后,大声说道:“名声,不过是一件遮掩丑陋身体的衣服而已!”说完,男子转身放浪而去,状如醉饮。

孝义里是洛阳城东的一个普通居民区,孝义里的东边便是洛阳小市。黄昏中的孝义里,少有行人,吕巽身着一件衣袖宽大的袍衫,手里拎着鲤鱼,拐进一个深巷,步行五六步,突然看到一个头戴斗笠,一身粗布青衣的男子站在不远处的巷口,吕巽皱起眉头,警觉地看着对方,斗笠挡住了青衣男子的脸,吕巽预感危险,随即转身想走,却看到来时的巷口处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怀中抱着一把跟他不相配的长剑。

吕巽回头看见青衣男子正慢慢向自己走来,惊慌中,急忙朝着怀抱长剑的小孩跑去,跑到面前时,想伸出手去挥打,不料那孩子像一个泥鳅一样从吕巽的裆下穿过,然后熟练地抓住吕巽的双脚,致使吕巽的脸朝地面摔倒下去。这一跤,把吕巽摔得不轻,手里的鲤鱼也飞了出去。吕巽趴在地上泪流满面,鲤鱼躺在地上不断挣扎着用尾巴拍打着地面。

吕巽刚翻过身来,看到青衣男子已经走到眼前,用剑指向自己。

吕巽整理一下衣冠问道:“你是要钱吗?你要多少钱?”

“钱已经有人给了,我要的是你的命!”

“不管是谁派你来杀我,我愿意付双倍的价!说吧,他给你多少钱?”

“一文。”

吕巽皱起眉头说道:“一文?你是在开玩笑吗?我给你一百两黄金如何?”

青衣男子道:“一百两黄金,买一条命绰绰有余了,但是这钱我不敢要,我怕被天下人所唾骂!”

“一百两黄金你都不要?洛阳人皆知我吕巽仁义孝悌,我也没有跟任何人结怨,你为何一心只想要杀我?”

“仁义孝悌?”男子冷笑一声说道:“呵呵,你以为杀光了知道你罪行的人,就能平安无事地活下去吗?你奸污弟媳,诬陷弟弟吕安不孝,牵连嵇康入狱,使二人含冤被杀,何来仁义?纵然顶着朝廷给你至孝的名声,在天下人面前,也掩盖不了你可耻的罪行!墨家弟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不杀你,不足以谢天下!”

吕巽一听是墨家的人,吓得连忙爬起身跪在地上告饶道:“原来是墨家尊上!我对我自己犯下的过错十分悔恨,然而我有七十岁的老母亲需要侍奉,吕巽在此跪求,只求你绕我一命吧!”

男子把剑放在吕巽的肩头,说道:“你以为披着至孝之名的衣服就能免除一死吗?披着人皮的恶狼就该以仁义相待吗?那是迂腐之人的想法啊!我会送你下九泉,到时候你再向吕安、嵇康他二人叩首谢罪吧!”

未等吕巽反应过来,青衣男子以极快的动作一剑划破吕巽的脖子并干净利落地收剑入鞘,随即带着男孩儿朝相反的方向离开了,只留下吕巽一个人跪在那里,昂着头一动也不敢动,仿佛时间凝固了。

吕巽动了一下脖子,突然间,鲜血从一条细长的伤口处喷涌出来,吕巽急忙用手去捂,但为时已晚,鲜血染透了他的衣襟,染红了脚下的地面,吕巽用尽力气拼命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倒在了地上,最后像旁边的那条鲤鱼一样,慢慢的,一动也不动。

青衣男子带着男孩儿回到洛阳西边的白马寺。

白马寺坐落于城西绥民里,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东汉末年,董卓火烧洛阳,白马寺第一次被毁,后来魏明帝曹睿恢复白马寺,魏明帝死后白马寺逐渐荒废。此时的白马寺,已经成为洛阳流民的聚集地。

青衣男子带着孩子来到寺内一个角落坐下,并从怀里拿出吃的递给男孩儿。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跨过门槛,飞也似地跑来,差点摔了一跤。

女孩儿跑到青衣男子面前,一边喘气,一边问道:“秦大哥,听说你们杀了那个恶贼,是吗?”

男子没有回答,小男孩儿对着女孩点点头然后继续吃着手里的东西。

女孩儿看到男孩儿点头默认,高兴地说:“真的杀了他吗?太好了!你帮我报了父仇,我无以为报,以后我就跟着你,服侍你,来报答你的恩情!”

男子道:“你已经给过我一文钱,所以我不要你的报答,你一个人好好活下去就行了。”

“有恩必报,就像有仇必报一样!你替我报了父仇,我一定要报答你,以后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我说了我不要你的报答,也不要你跟随,我随时会杀人,也随时会被人杀死!”

“我不怕!”

“我怕你连累我!”

女孩儿看了看一旁的男孩儿说道:“秦婴,你喜不喜欢我呀?我可以教你写字,还能教你吹笛,好不好啊?”

男孩儿刚想点头,但是扭头看到男子的脸,又继续保持了沉默。

女孩儿见什么手段都不好用,急得一跺脚说道:“反正我也无家可归无处可去,如果你不答应,那我就去找钜子爷爷!”

女孩儿说完话,急急地跑了。

青衣男子闭上眼睛,倚靠在一段残墙上,残墙上有一半被烟火熏黑了,显然这里历经过一场大火。

突然,他感到有一道光亮照在眼前,有一个人在他面前喊出了他的名字:“诸葛隆!”

男子睁开眼睛,只见一位碧眼白须的老者,身穿一件白衣,手执一根藜杖站在自己的面前。男子身边的小男孩盯着那老者的眼睛,他觉得那双绿色的眼睛让他一生难忘。

“是在叫我吗?你认错人了,我叫秦汉,这是我的孩子,他叫秦婴。”

老者笑了笑,说道:“诸葛诞次子诸葛隆,魏甘露三年,寿春一战,诸葛诞身死族灭,只有你一个人逃了出来。你师从云梦山鬼谷坊,后入墨家门派,成为墨侠,誓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男子没有再否认,反问道:“你又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我知道你有三个仇人,蒋班、焦仪都已经死了,你的仇人还剩下一个司马昭,寿春一战已经过去七年了,我只问你,你还想报这灭门之仇吗?”

似乎是“报仇”这两个字使得诸葛隆一直以来暗淡的眼神变得明亮起来。

“七年来的每一天,每一晚,我无时无刻不想报仇,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要报仇!”

“如果我告诉你,你报仇的代价,是你的性命,你还要报仇吗?”

听到这,那个叫秦婴的男孩放下手里的吃的,抬起头认真地望着诸葛隆,却还是那张没有表情,有点像大人一样的脸。

诸葛隆抬起头,轻叹一声说道:“我的命……早已不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