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在线阅读
会员

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

贺培育 杨忠民 李晖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理论14.6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2 14:21:37 最新章节:第18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生动地为人们展现了红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坚定理想信念、艰苦朴素、创新进取、甘于奉献等精神内涵。红色文化与雷锋精神两者相互支撑,红色文化孕育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使红色文化焕发活力。雷锋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传承是雷锋精神弘扬的重要目标,两者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研究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有利于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传统文化,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上架时间:2019-1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贺培育 杨忠民 李晖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本辑围绕三星堆文明考古发掘,邀请国内一流考古学者,对三星堆文明展开全方位研讨。本着物证优先的文化原则,上编围绕三星堆文明的起源、考古器物的文化破译展开。下编围绕文化大传统中的祭祀仪式问题展开,全方位梳理三星堆大量祭祀礼器的文化大传统脉络。上下两部分,相互贯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直逼21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最令人着迷的“神权古国”——三星堆文明。
    叶舒宪 李永平主编文化23.9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了英国新左派如何发展出一系列关于“文化”的特殊观念,从而为后世的左翼批评理论寻找到了更为丰富而可信的对象,并提供了不同于欧洲大陆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新左派的文化观念是英国左翼在二战之后极为不利的形势下面临的多方压力以及寻求突围的冲动。新左派思想家以历史和经验的丰富性来对抗理论的抽象和还原倾向,提出了“普遍文化”“感觉结构”“文化唯物主义”等重要思想理论,丰富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从而形成了
    程祥钰文化22.1万字
  • 会员
    《文化力研究》是由广东开放大学文化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旨在开展文化力理论方面的研究,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力理论体系。本书是第1辑,内容涉及文化金融、文化众筹、审美文化、文化经济、文化品牌塑造、文化力与传统文化转化、文化自信等方面,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文化力的概念、内涵、外延及相关领域,对于“文化力”这个较为创新的概念进行了解读。
    蓝天主编文化12.5万字
  • 会员
    此自选集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结集,其中一些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反响,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文集拟分为三编,第一编“跨文化认同”。第二编“跨文化研究”。第三编“跨文化沟通”。本论文集所收入的很多成果在文化认同研究、福克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
    李萌羽文化18.9万字
  • 会员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生动地为人们展现了红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坚定理想信念、艰苦朴素、创新进取、甘于奉献等精神内涵。红色文化与雷锋精神两者相互支撑,红色文化孕育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使红色文化焕发活力。雷锋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传承是雷锋精神弘扬的重要目标,两者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研究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有利于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传统文化,使红色基因代
    贺培育 杨忠民 李晖等文化14.6万字
  • 会员
    文化政治学是对文化的政治学研究,探讨文化的政治逻辑。本书对文化政治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文化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理解,激发他们开展文化政治研究的兴趣,进而提高文化工作的能力。严格而言,目前国内没有一本文化政治学的教材或著作。本书的编写服务于文化政治学的学习需要,并为文化政治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吴理财主编文化25.3万字
  • 会员
    “汉学主义”是国内外华裔学者提出的一个文化理论。大致上是西方人在与中国交往中处理各种中国事物并理解纷繁复杂的中国文明时所构思并使用的一种隐性系统,其中包含观点、概念、理论、方法、范式。“汉学主义”理论立足中国的问题脉络,以对话的姿态,谦逊地把自身定位于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之外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不是替代)。它彰显了不同于东方主义理论的知识贡献——不再美化对西方的对抗,转向自我反思。这个反思同时
    顾明栋 周宪主编文化28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探讨西方的漫威英雄、体育明星等文化现象,从文化社会学的元视角,探寻英雄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内容涉及:对近代英雄主义的反思、英雄故事的叙述模型、英雄化的愿望和去英雄化的趋势等前沿问题。
    (德)乌尔里希·布吕克林文化17.4万字
  • 会员
    《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汇集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研究院所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2015年卷围绕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等我国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江畅主编文化2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刘苏里导读,中国38位知名学者讲读,共同解读上下2500年46位西方思想家的51部著作。这些思想家的著作光照当代,泽被千秋,讲读者的解读通透、有趣,本书有助于你理清西方两千余年来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掌握政治、哲学、法学等思想菁华,透彻理解当今世界和中国,带你实现观念与思想的飞升。
    刘苏里主编理论86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中西方文学中经典喜剧性作品的解读,比较研究了中西喜剧意识的文化发生、中西喜剧意识的审美要素、审美本质、审美特征、审美风格和中西方关于喜剧意识的理论思考,阐发了中西喜剧意识审美意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从最概括意义上说,西方历史理性主义文化中的喜剧意识主要源自社会历史的微妙,中国伦理主义文化中的喜剧意识主要源自伦理道德的迷醉。
  • 会员
    此自选集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结集,其中一些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反响,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文集拟分为三编,第一编“跨文化认同”。第二编“跨文化研究”。第三编“跨文化沟通”。本论文集所收入的很多成果在文化认同研究、福克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
  • 会员
    “汉学主义”是国内外华裔学者提出的一个文化理论。大致上是西方人在与中国交往中处理各种中国事物并理解纷繁复杂的中国文明时所构思并使用的一种隐性系统,其中包含观点、概念、理论、方法、范式。“汉学主义”理论立足中国的问题脉络,以对话的姿态,谦逊地把自身定位于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之外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不是替代)。它彰显了不同于东方主义理论的知识贡献——不再美化对西方的对抗,转向自我反思。这个反思同时
  • 会员
    “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战乱烽火下的弦歌不辍,薄暮余晖中的骊歌永别。
    岱峻理论20.9万字
  • 会员
    《视觉文化的转向》从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两个层面,广泛地讨论了视觉文化复杂的社会文化意味。视觉文化的来临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影视、网络、广告、图文书、身体……今天无数视觉形式和视觉技术参与到这一文化的建构中来。那么,视觉文化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在历史描述中聚焦于当下的“视觉文化的转向”,在主体视线的文化分析基础上,饶有意趣地解析了视觉消费、虚拟现实、读图时代、时尚设计、奇观电影、老照片、身
    周宪理论2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