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本书为荣格对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的长篇评述,为东西方思想深度碰撞的经典著作。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将《太乙金华宗旨》译成德文,荣格读后大为赞叹,声称此书帮他解决了研究集体无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如荣格所说,中国用朴素的语言揭示出深刻的真理,带来了金花的优雅芬芳,使西方人对于生命和道有了新的感受。文化研究6.3万字7.8万人气
- 会员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文化研究35万字7.4万人气
- 会员《古人名字解诂》解释了上自先秦、下至清代的古人名字10330个,从数量和时代跨度上,都大大延伸和扩大了古人名字训诂之学。书中所揭示的名字训诂之学的体例、方法和相协方式,从清代王引之的“五体六例”,扩充到了二十二种,堪称名字训诂之学的继绝开新之作。文化研究77.9万字6.4万人气
- 会员西门庆如何在商场和官场“摸爬滚打”,一步步获得巨额财富和高官地位?潘金莲的身世和情爱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她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西门府的仆役丫头,社会上的僧道巫卜、三姑六婆,这些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明朝有哪些至今还在沿用的节日习俗?吃饭买衣、购房置地到底要花多少钱?《金瓶梅》中描写的日常餐饮反映出怎样的世道兴衰?……《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中国古代文学名之一,是研究中国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研究32.7万字6.3万人气
- 会员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为了纪念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我们特推出了曾仕强经典语录及系列国学经典珍藏版图书。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孝经》有着深刻的研读和理解。本书中,曾教授以建立良好家庭关系为要义,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导引出孝治的观念,更是将孝道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曾仕强教授认为:天地是我们的根,文化研究7.8万字6.1万人气
- 会员当简·爱和罗切斯特跨越身份地位的差异,终于要宣誓结合时,一个疯女人的出现粉碎了简·爱的一切梦想,她就是一直被关在阁楼里的罗切斯特的妻子。她毁掉了庄园,弄瞎了罗切斯特,自己也葬身火海,但也因此成全了简·爱与罗切斯特。《阁楼上的疯女人》从文学史中打捞出了“疯女人”这一类别,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些疯女人公然无视“妇道”,作恶多端。但本书作者却认为,在每个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文化研究66.9万字5.5万人气
- 会员本书以特定主题研究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其中希腊传统包括希腊神话传统(以及希腊文学传统对神话传统的改写与重述)和希腊哲学传统,希伯来传统包括旧约传统和新约传统。本书的特色在于探究两种传统内部的悖谬与冲突——希腊神话传统与希腊哲学传统的关联与冲突、犹太教传统与基督教传统的关联与冲突。实际上,西方文明传承两千余年的内驱力恰恰在于这种悖谬与冲突——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文化研究19.7万字5.4万人气
- 会员本书以孔庆东教授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的“金庸研究”课程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将场场爆满的孔庆东北大课程向大众敞开。秉承实录精神,力求再现原汁原味的现场气氛,保留生动幽默、一针见血的“孔氏”文风和灵光乍现的思想火花。与之前孔老师偏重于细读、分析金庸小说不同,本书主要从现象学、文化、文学、武侠四个方面,将金庸、金庸武侠小说作为六十年来重要文化现象,进行以武侠文学为核心的大文化研究。作者尊重文本、搁置先见文化研究28.5万字4.8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