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文化研究35万字7.1万人气
- 会员家风是最基本、最靠谱的家庭教育。重视小家建设,宣扬良好家风,引领孩子成长,是每对父母都应放在首位的课题。家庭的风气很不容易形成,所以一旦形成,我们就要让它长长久久。曾仕强教授学贯中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而精确的理解。本书中,曾教授依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孝道、婚恋、金钱、祖先,甚至生死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说理通透,直达人心。曾教授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文化11.4万字7万人气
- 会员《大话方言》是易中天的一部别具特色的文化著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南腔北调”“朝秦暮楚”“东拉西扯”“死去活来”“张冠李戴”“指桑骂槐”六个部分,对中国各地方言文化进行详细考察,并以其一贯风趣诙谐的笔调进行阐释,内容穿古越今、走州过省,追溯方言起源,展现方言特色,充满了奇闻异趣,读时忍俊不禁欲罢不能,常有恍然大悟眼界大开之感,令人回味无穷。在《读城记》中,易中天记录了在不同城市的经历与所见所闻。通中国文化81.3万字7万人气
- 会员《尔雅》是我国首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首部据义类编纂的词典,亦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古文字学方向兼有重要意义。全书本20篇,现存19篇,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等。后世还出了许多仿《尔雅》之作,号为“群雅”,由研究《尔雅》亦产生了雅学。本次约请专业研究者精选底本,详加注释,进行翻译、题解,以使读者更方便阅中国文化28.8万字6.9万人气
- 会员《古人名字解诂》解释了上自先秦、下至清代的古人名字10330个,从数量和时代跨度上,都大大延伸和扩大了古人名字训诂之学。书中所揭示的名字训诂之学的体例、方法和相协方式,从清代王引之的“五体六例”,扩充到了二十二种,堪称名字训诂之学的继绝开新之作。文化研究77.9万字6.7万人气
- 会员《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中庸》同《周易》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周易》涵盖面广,《中国文化5.1万字6.7万人气
- 会员“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民俗文化44.2万字6.7万人气
- 会员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中国文化17.8万字6.7万人气
- 会员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儒家原始经典之一,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中国文化15万字6.7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