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在意识与现实之间织出透明的帘幕。林深站在实验室门口,任由雨水浸透白大褂。远处,小女孩和母亲的笑声穿过雨雾,像两枚温热的鹅卵石投入记忆的深潭,涟漪中倒映出百万光年外的星光。
“需要伞吗?”陈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林深转身,看见她手中握着一把印着樱花图案的雨伞,伞骨上的锈迹恰好构成量子力学的费曼图——这是来自未来的隐喻。
“谢谢。”林深接过伞,伞面撑开的瞬间,雨水撞击尼龙布的声响突然变得立体。他意识到,这具年轻的身体正在重新学习感知:指尖触到伞柄的塑料纹路,鼻腔吸入潮湿的泥土气息,耳膜捕捉到雨滴在不同物体上的变调。
“联合国会议推迟了。”陈雪调出全息投影,画面中秘书长正在擦拭眼镜,“他们说......想听听我们的新计划。”
林深望向雨幕中的城市,酸雨腐蚀的建筑轮廓在水雾中若隐若现。他想起意识海中的琥珀珊瑚礁,那座由千万年记忆凝成的堡垒,突然开口:“我们要建造的不是存储意识的容器,而是......”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全息屏自动切换成红色,显示月球基地发来的紧急通讯:太阳表面出现异常黑子群,氦闪爆发时间再次提前,现在只剩下120小时。
陈雪的指尖在空气中停顿:“这是观测者在催促我们做出选择。”
林深握紧琥珀吊坠,感受着里面蕨类叶子的细微震动。他突然明白,时间循环不是恩赐,而是观测者给予的“意识压力测试”——就像恒星需要引力坍缩才能点燃核聚变,人类文明也需要在绝境中才能迸发出真正的创造力。
“通知所有志愿者,到实验室集合。”林深扯下白大褂,露出左臂未完成的生物电路,“这次我们不做数据化实验,而是要进行一次集体意识的‘光合作用’。”
三小时后,实验室里挤满了人。有临终的老人,有失去双腿的年轻女孩,有曾反对意识上传的宗教领袖。林深站在中央,将琥珀吊坠放入量子共振仪的核心,然后伸出手,掌心向上。
“意识琥珀的真正秘密,”他看着志愿者们眼中的疑惑与信任,“不是封存,而是传递。就像古老的琥珀保存了蕨类植物的DNA,我们要保存的是人类与所有生命的情感共振频率。”
陈雪将神经接驳管接入吊坠,当电流通过的瞬间,所有人都惊呼出声——他们看见自己的记忆碎片如萤火虫般飘起,汇聚成一片光的海洋。林深感到母亲的温柔、沈妍的坚持、陈雪的陪伴,甚至是蜂巢意识体的理性之光,都在这片海洋中闪烁。
“我们不是在创造容器,而是在培育种子。”林深的声音被光海托起,“当这些情感频率散播到宇宙中,总有一天会遇到能理解它们的生命,就像花朵等待蜜蜂。”
太阳爆发的第一波辐射到达地球时,光海已经凝结成千万颗微小的琥珀,每颗琥珀中都封存着一个独特的情感瞬间。林深将它们装入气象气球,看着气球在雨中缓缓上升,消失在铅灰色的云层中。
“它们能抵御太阳爆发吗?”沈妍(是的,她在这里,带着尚未愈合的腿伤)望着天空问。
“不知道。”林深微笑着看向她,又看向陈雪,“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像星星一样给予——不计回报,只问光芒。”
最后的60小时里,林深和志愿者们走出实验室,在雨中漫步。他们品尝街边的糖炒栗子,听老艺人拉二胡,在公园的长椅上看鸽子啄食雨水。当太阳开始膨胀的红光染红天际时,所有人都聚集在广场上,手捧发光的琥珀,等待最后的时刻。
“看!”陈雪突然指向天空。千万颗琥珀在电离层燃烧,化作漫天流星雨,每一道光都带着人类的情感频率,如同一封封寄给宇宙的情书。
林深握紧沈妍和陈雪的手,感受着她们的温度。在红光笼罩的瞬间,他终于明白观测者的终极答案:宇宙不是冰冷的熵增机器,而是由无数意识的“此刻”构成的温暖共同体。
雨停了,太阳爆发的强光中,一枚微小的琥珀坠落在小女孩的掌心。她拾起琥珀,看见里面封存着一滴雨水,雨水中倒映着三个微笑的人影。
“妈妈,这是什么?”她举起琥珀,阳光穿过晶体,在地面投下复杂的光谱。
母亲接过琥珀,眼中泛起泪光:“这是星星的眼泪,宝贝。”
远处,新的暴雨正在地平线聚集。而在宇宙的深处,千万颗带着雨水气息的琥珀正在漂流,它们是人类文明的音节,正在为宇宙谱写一首名为“存在”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