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寂静花开

出了大门,天上依然远星残存,路上灯笼犹如走马,往顺天县的县学而去,走了一阵子,贾芸就看到县学前已经竖起了两根长杆,两串红灯笼随风飘摇着,仿佛是指路的明灯。

当贾芸到了县学门口处时,贾琏、贾蓉、贾瑞、贾芹、贾菖、贾菱等一大帮子贾氏宗族子弟已经站在了县学门口的对过,身后则是隆儿、茗烟、庆儿等仆役。

他们个个锦衣华服。特别是贾琏、贾蓉以及他们旁边的镇国公府牛清河、神武将军之子冯紫英、宁远公主之子卫若兰,佩玉戴冠,衣着宝气,于众白衣士子间别领一番风骚。

贾芸走了过去之后,向贾琏、贾蓉、牛清河、卫若兰、冯紫英等行了个礼。

因为以前的贾芸常围在贾琏、贾蓉的左右,荣宁二府又与这几家世代交好,所以卫若兰、冯紫英、牛清河是认识贾芸的。

但以贾芸的身份,纵然知道贾芸开了“红双喜”的铺子,在这些人眼里也是不值一哂的,因此他们只是微微点头,敷衍以过。然后便把贾芸撇在了一旁,继续与贾琏、贾蓉等说着话,不过是这考试真不是人受的,今年要是不中,拼着打板子,以后也不参加了之类的。

贾芸也不在意他们的冷淡,与贾菱、贾菖等站在一旁,随意的听着他们几个的谈论。不过由他们的谈论贾芸却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清浊二气可不可以预测个人的前程!

心中想着,贾芸环首向周围看去,却见众学生,包括卫若兰、冯紫英等清浊二气皆如鸽卵大小,清浊二气间也没什么东西。

“皆是碌碌无为之辈啊!”

见此,贾芸心头不由的一阵轻松……但随即就想到这些人里面,凭借这些人的身份,一定有能够做官的,也就是说这清浊二气间的志向与做官没有多大的关系。

正思忖之间,“咣”的一道锣声从县学里传了出来,紧接着门“吱”的一声开了,以一个绿袍纱翅的官员为首,一棒子衙役走了出来。

贾芸抬头望去,只见那官员头顶清浊气团好似比鸽卵大些,与贾赦、贾政等一样,隐现些许朱红之气。

而在这时“噼啦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炮声刚过,硝烟未尽,碎红满地里,那官员已经说道:“本官杜兴安,忝为顺天县教导,现负责顺天县县试,时辰已到,现在开始唱名。”

唱名即点名,考生需应一声道,然后再点做保举人的名字,举人应“是”后,考生进检房搜检,然后才是令好牌,拜孔,入考号。

科考这么多年,到了大周早已成了一道固定的程序。给贾氏宗族子弟做保的却是贾政的门生傅试。

唱名应到之后,贾芸提着食盒去了门口处的检房……

大周的县试继承明制,考试分为三场,每场考试结束后都会发榜,称为圆案,无先后顺序,只有登榜者。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发的榜称为长案,榜上姓名横排,有先后次序,第一名称为案首,最后一名用朱笔画一勾,表示截尾。

这些规矩贾芸已经知晓了——原来的贾芸脑海里是有记载的,大周朝实际是李自成部下陈霸道建立的,李自成死后,陈霸道于南方振翅一呼,历经十载,终于将多尔衮驱除中原。

故而大周多袭明制,当然因为满清毕竟入了关,风俗习惯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方。

也因此贾芸知道这场县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到了号房后,静静以待。

……

傍晚酉时左右,第一场完毕,贾芸随着众考生出了县学的大门。路上众生议论纷纷,有因做的好而兴高采烈的,更多的则是自感做的不好而垂头丧气的。

但是贾琏、贾蓉、贾瑞、贾芹等贾氏宗族子弟,以及卫若兰、冯紫英、牛清河等公侯子弟却与一般的生员不同,他们虽然自觉考的一塌糊涂,但是却很是高兴。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一场他们就是完成任务了,不必再受下一场的罪了,因此考完试之后,贾琏、贾蓉、卫若兰、冯紫英、牛清河等兴高采烈的呼朋唤友而去。

此时此刻,高朋众多,贾芸自然不入他们的法眼,上不了他们的桌。贾琏、贾蓉呼喊卫若兰等人之时,在人群中看到了贾芸,但只是一扫而过……

贾芸也觉察到了,但他一向秉持着不与荣宁二府掺和的立场,这倒是正合了他的心意。便假装没看到贾琏与贾蓉,径直往褚健、宋小二而去——他俩已是赶着一辆骡车,等在路边了。

但是贾芸还是没逃过此劫,刚到骡车的旁边,贾瑞与贾菱、贾菖等几个突然窜了出来,随即贾瑞笑道:“总算考完了,芸哥儿咱们去乐呵乐呵。”

贾菱、贾菖等几个在旁嘻嘻而笑。

贾芸明白他们的意思,不过是想打他的秋风,虽然不想理会他们,但是考虑着此时此刻不宜节外生枝,这等小事也不值得与他们翻脸,让人说为人吝啬,只得选择了和光同尘。

“好,我正有此意。就到我铺子旁边的四海酒楼吧!”贾芸颔首笑道。

去他铺子附近吃酒,自然是贾芸掏银子了,贾瑞、贾菖、贾菱等得偿所愿,俱是欢喜满面。

“哈哈哈,我就知道芸哥儿是个大方的!”

……

“芸兄弟,你考的怎么样?”

……

“马马虎虎。菱兄弟你呢?”

“我也是马马虎虎。”

“我也是如此,咱们兄弟几个一个样,当真该浮一大白。”

“谈这个做甚,这事已经过去了,吃完饭,好好睡一觉。”

……

说话声中,众人上了马车……

……

县试第一场与第二场之间相隔七天,其原因是第一场考生多,而批阅的训导有限。

其后的时间里,贾芸一如既往的备考。当然这期间贾卜氏、宋小二、谢狗蛋、顾五、刘三手等或明或暗的向贾芸打探了县试的情况。

贾芸以“不好说”谨慎的回应。当然他心里不是这么认为的,上一世活到老考到老的底子,再加上这一世贾芸的经验,细想所出的题目,贾芸感觉自己这第一场的上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