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竹叶旧梦

  • 识珠
  • 舞灵弄墨
  • 2072字
  • 2025-05-10 22:56:20

晨雾未散,朱雀大街上已有了几分热闹。李府的马车缓缓前行,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单调而沉闷。李怀珠端坐在车厢内,余光瞥见父亲右手拇指上那枚翡翠扳指在晨光中泛着冷光——那是郑氏去年送的生辰礼,偏巧是母亲的忌日。

“停车。“

李父突然开口,声音惊醒了怀珠的思绪。马车应声而止,惊飞了路边啄食的麻雀。她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正挎着竹篮叫卖:“竹叶酥——清热解暑的竹叶酥——“

怀珠的指尖猛地掐入掌心。竹叶酥——母亲最拿手的点心。

“去买些来。“李父向小厮递去碎银,目光却落在远处,仿佛穿透时光看到了什么。

小厮很快捧着油纸包回来。纸包掀开,清甜的竹叶香立刻溢满车厢。李父取出一块递给怀珠:“尝尝。“

怀珠接过,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恍惚。这点心形状粗糙,边缘开裂,完全不像母亲做的那般精巧。她记得母亲总会把边角捏成花瓣形状,蒸好后像一件件小小的艺术品,她和兄长总舍不得下口。

“你娘...以前也常做这个。“李父的声音忽然变得柔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扳指,“那时我刚入翰林,每月休沐回家,总能在院门口就闻到竹叶香。“

怀珠咬了一小口,甜腻顿时在舌尖炸开——糖放得太多,完全盖住了竹叶清香。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母亲站在灶台前,晨光透过窗纸斑驳地洒在她绾起的青丝上,新摘的槐花别在鬓边,衣袖卷到手肘,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

永和三年春,新科进士李崇第一次见到郑越青,是在礼部尚书府的赏花宴上。那日杏花开得正好,郑小姐身着胭脂红缕金裙,云鬓上的累丝嵌宝孔雀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位可是新科李进士?“她团扇半掩,露出一双含情凤眼,“家父常夸您的《春赋》写得好。“

宴席散后,李崇抱着郑小姐硬塞来的歙砚锦盒回到寓所。崔氏正在井边洗衣,两岁的李玄趴在她背上咿呀学语。见到丈夫回来,崔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着迎上来:“今日宴席可好?我蒸了榆钱饭,还热在锅里。“

当崔氏翻开砚台底盒,那张写着“愿作桐花凤,栖君碧梧枝“的粉红诗笺飘落在地时,她的手指微微颤抖,却什么也没说。

“韫玉?“

父亲的呼唤将怀珠拽回现实。她发现手中的竹叶酥已经被捏得变形,油渍渗到了袖口。

“想什么呢?“李父的目光在她脸上逡巡。

怀珠垂眸:“太久没吃,有些...怀念。“

李父突然倾身向前,翡翠扳指在晨光中划过一道刺目的绿光:“还记得做法么?要选谷雨前后的嫩竹叶,糯米需浸泡三个时辰...“

怀珠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她当然记得。母亲总说,竹叶要选雨后新发的嫩叶,糯米要提前浸泡,红豆沙里要加一点点槐花蜜...这些细节如同烙印,刻在她记忆最深处。而此刻父亲口中吐出的,分明是母亲当年的话。

“记不清了。“怀珠听见自己平静的声音,“那时我还小。“

李父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又很快隐去。他望向窗外,街边有个老婆婆正在卖新鲜槐花,洁白的花串在风中轻轻摇曳。

“你娘最爱用槐花水梳头...“他喃喃道。

怀珠胃里突然翻涌。她想起七年前那个雪夜,母亲带着她和兄长跪在书房外,而父亲连门都没开。如今这个抛妻弃子的人,竟敢用这样怀念的语气谈论往事?

记忆中的画面越发清晰:郑越青不知何时开始频繁造访他们家简陋的寓所。她总是穿着昂贵的云锦襦裙,发间珠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与崔氏补丁摞补丁的布裙形成鲜明对比。

“李郎看我这首《咏兰》如何?“郑小姐递上花笺时,涂着蔻丹的指甲故意划过父亲的手背。

而母亲总是沉默地站在一旁,手里端着粗瓷茶碗,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夜里,怀珠常被压抑的啜泣声惊醒,透过门缝看见母亲在灯下疯狂地揉面,做出一笼又一笼竹叶酥,直到双手颤抖得捏不成形。

“郑小姐说...“某日母亲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太傅府缺个西席,请你去教郑家小公子。“

父亲放下筷子:“我不会去的。“

“一天二两银子。“母亲抬起眼,“够我们半年嚼用。“

马车突然颠簸,一块酥皮渣落在李父衣襟上。他低头掸去,那枚翡翠扳指再次刺痛怀珠的眼睛。她突然想起父亲大婚那日,郑氏凤冠霞帔,而母亲带着她和兄长悄然离开京城,唯一的行李就是几件旧衣和一包晒干的竹叶。

“你娘若在...“李父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他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右手那枚扳指,像是在提醒自己什么。

怀珠强忍冷笑的冲动。

正妻变妾室,就为了攀附权贵。还做出一副誓死不从情深意切的模样是想做甚?到最后还不是娶了郑越青!?

若母亲还在?若母亲还在,看到您戴着郑氏送的扳指谈论竹叶酥,怕是要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马车转过一个弯,太常寺高大的朱漆大门已映入眼帘。怀珠将剩下的竹叶酥包好塞进袖中,这点心的温度让她想起母亲最后一次做竹叶酥的情景——炉火映着她惨白的脸,咳出的血沫子溅在竹叶上,像凋零的梅花。

“到了。“李父整了整衣冠,瞬间恢复了朝廷命官的威严面孔,“今日你只管听着。“

怀珠低头称是。当她抬眼时,发现父亲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她——那目光中有审视,有期许,还有一丝她无法解读的、近乎痛楚的情绪。

“你的眼睛...“李父轻声道,“很像她。“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捅进怀珠心口。晨风吹开车帘,送来一阵熟悉的槐花香。她看着父亲转身下车的背影,袖中的竹叶酥突然重若千钧。

就像母亲发间那支永远的木钗,就像雪夜里食盒中结冰的竹叶酥,就像婚书上晕开的泪痕——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