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迢迢(三)

林老爷的语气平淡,但他不怒自威的仪态还是唬得林锦书心虚。

他不了解苏虞,当然不清楚她的缺点,想找出她的错误当借口来退婚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从自身下手,他道:“我想找个我喜欢的姑娘,我跟苏虞连话都没讲过,哪里谈得上喜欢?”

林夫人叹了口气,道:“感情都是相处来的,我与你父亲也是这么过来的。”

林锦书执拗,道:“我不喜欢她,我不要和她成婚。”

此时,林夫人突然想到了什么,便询问到林锦书,道:“儿子,你给为娘说实话,你是否已经有了心上人?”

她实在想不出儿子不娶苏虞的原因,思来想去,只有这个了。

林锦书瞬间哑然,他不想娶苏虞,但他喜欢的女子的身份又与他悬殊,爹娘肯定不会同意的,但他反应极快,道:“娘,你在胡说什么,苏家大姑娘到了夫家,架子大,还爱摆谱,仗着肚子里二两的墨水对夫君指指点点的,他家二姑娘肯定也如此,我才不想被一个不认识的女子约束,我就想寻一个让我称心如意的女子为妻。”

“我不在乎她身份高低贵贱,她喜欢我,我喜欢她就好。”

林老爷蹙眉,道:“所以,你是不喜欢苏虞,还是不喜欢爹娘插手你的婚事?”

他天真的儿子想找个真爱,听起来荒唐又好笑的。

林锦书郑重道:“都有。”

林老爷冷哼一声,道:“苏家是清流世家,五代为官,于你仕途有益,将来做官,不说平步青云,但也事半功倍,所以,你的妻子必须是苏虞,如果你以后有心仪的女子,收她做偏房即可。”

林锦书惊愕,素日里,有不顺他意的事情,他只撒撒娇,或发发脾气,爹娘都会依他,怎么这次就不行了?

林锦书年轻气盛有反骨,他爹让他不做的事,都要做一遍,如今,他爹让他娶苏虞,就真的娶?他决定跟他爹抵抗到底了,他道:“娶苏家小姐的事,孩儿恕难从命,你哪怕把我打死了,我也不要她!”

林夫人怒地拍着桌子,她指着他的鼻子,道:“你真糊涂,你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苏家的儿郎皆有功名在身,他家的闺女更是千金难娶,你以为是她苏虞非你不嫁吗?你能与她定亲,是我和你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求来的,是你林锦书高攀了她。”

林夫人想起她相看苏虞那日,除了她家,也有其他夫人和媒婆前来,那些男方的条件,个顶个的好,林家在其中,都不怎么显眼,苏家之所以选林锦书,是苏老爷舍不得女儿吃苦,嫁太远了不能常见,而门第太高了规矩多怕苏虞辛苦,于是苏老爷挑了他。

林老爷认为是他与外边的狐朋狗友处的太久,心思偏了,道:“你读书刻苦上进,我从未约束你的自由,你和你的朋友逛青楼也好,品诗阅书也罢,我通通没有计较,因为你心中有分寸,绝不会太出格,我不知你听了谁的唆使,不肯娶苏虞,林家的事是我说了算,你说的不算,今日起,你老老实实待在府里读书,直到成婚,没有我的允许,你不能离开。”

退婚不成反倒被禁闭,这不是林锦书想要的结果,他道:“爹,你不能这么对我!”

林老爷不理会林锦书,他摆了摆手,唤来两名身强力壮的仆从,道:“把少爷带回他的院子里。”

仆从得令,架着林锦书离开,林锦书乃读书之人,气力比不过这些仆从,他再如何反抗如何吵闹,皆无济于事。

_

_

苏虞走在河边,打了好几声喷嚏,云香立即给她穿上披风,道:“还好我想的周到,出门特意带了件披风。”

苏虞捧着一盏莲花河灯,笑呵呵的看着云香系着披风,道:“是呢,真是多亏了我们的小云香,体贴又细心。”

云香被她夸的有些飘飘然,道:“都是小姐教的好。”

主仆二人互相吹捧,其乐融融。

眼下乞巧节即将进入尾声,天上飘着孔明灯璀璨夺目,与星河明月互相辉映,而河里盏盏灯火也格外的灿烂。

河灯里早早塞上了她写好心愿的小纸条,她这个人贪心,愿望有点多。

她闭着眼睛,默默祈祷,希望爹娘长命百岁,姐姐和弟弟他们平安顺遂,林锦书待她好,云香永远快乐。

云香学着苏虞的模样双手合十,闭眼祈祷,她在河灯里也写了一个愿望,就是下次还能吃到三昧斋的菜肴。

等她们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河灯已经飘远,顺着河水流向远方了。

今天圆满结束,苏虞对云香道:“我们回家吧。”

苏虞走了一会儿,发现刚才和她擦身而过的人的荷包掉了,她眼疾手快的捡起来,三两步追上那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公子,你的东西掉了。”

那人戴着帷帽,厚厚的纱遮住了他上半截身体,苏虞依身形看出他是位男子。

在指尖肌肤触碰到他的瞬间,苏虞感觉有什么东西进了她的脑子里,多出来一段莫须有的记忆。

记忆里,她嫁进林家的日子表面上过得不错,但实际很煎熬,林锦书在他们新婚的时候的确喜欢着她的,他们花前月下,品酒会诗,郎情妾意的,但随着林锦书的官越做越大,他对苏虞渐渐失去兴趣了,对她爱答不理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

而府里的女人也多了起来,今日是同僚送的小妾,明日是上司送的歌女,后日是林锦书挑的通房。

她们千娇百媚,争奇斗艳,苏虞比不过斗不过。

林锦书比她娘家兄弟的官职高上几阶,苏虞想和离,却被林锦书以苏家儿郎前程为要挟,想走都走不了。

公公婆婆见儿子越发出息,便也不管苏虞的死活,不愿帮苏虞出气。

苏虞就这么日日复日日,年年复年年的熬着,不知何时,她神识不清,被婆婆送去了庵庙。

但这段记忆在苏虞的脑海闪现了一瞬,似乎是苏虞的错觉,她有点恍然。

这个时候,那男子转身,接过荷包,他的声音清冽温润,富有穿透力,道:“多谢姑娘。”

苏虞愣了愣,随即摆手,含笑道:“举手之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