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中国当代文学家、美学家、史学家、探险家。

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十年动乱”时期,独自著述了体制宏大的《世界戏剧学》,灾难过后出版,至今四十余年,仍是这一领域的权威教材。其后又完成了人文史学、接受心理学、创新美学等方面的重大著作,成为新时期的著名人文学者引领者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后又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任复旦大学美学博士答辩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戏剧博士答辩委员会主席。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87)、“上海十大高教精英”(1986)、新浪网“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2005)等荣誉称号。

在担任高校领导职务六年之后,毅然辞职,历尽艰辛在边境荒原上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探寻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柏杨先生称赞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人”。李光耀先生说:“二十世纪后期,海外华人重新对中华文化产生感动,主要是由于余秋雨先生的书。”

二十世纪末,实地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遗址。一路上以《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的逐日连播轰动海内外,被国际媒体选为“跨世纪十大国际人物”。

几十年来,除了创作大量剧本、小说、诗歌和“记忆文学”外,还以主要精力完成了对中华文化一系列基础工程的完整研究,相关著作多达五十余部,包括《中国文脉》、《老子通释》、《周易简释》、《君子之道》等艰深的基础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等机构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十一世纪初开始,赴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总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处演讲中国文化的长寿基因和非侵略本性,反响巨大。二〇〇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二〇一二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秋雨书院”。台湾“天下文化事业群”称其为“华文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支笔”。

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