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的第一周,课程表终于稳定下来,大学生活也真正拉开了帷幕。大多数同学都还处在“新鲜期”,对课程不熟,对老师陌生,作业不多,整天像踩在云上。但邹超文的状态,从第一天开始就完全不同。他活跃于班群,点对点地和同学建立联系,课间也能跟周围的人自来熟地聊起来。
男生们叫他“超哥”,女生们说他“话多但不烦”。可所有这些外放的能量,私下里却都在悄悄围着一个人转。张敏玲。那个竞选班干部时身穿淡蓝色连衣裙、淡然站在讲台上的女孩,自那天起就占据了他心里的某个角落。她不吵不闹,却存在感极强。
每次下课,她总会是第一个整理好书包离开的人;每次上课,她的笔记都写得工整得像要印刷出来。她说话温温的,不高不低,总有种让人不敢轻易打扰的距离感。而邹超文——正是在这种距离中着了迷。
这天中午,班群里突然跳出一条消息:张敏玲:“早上网订的那批学习资料到了,是这学期课程的打印讲义。快递放在校内快递站了,挺重的,有人能陪我一起拿回来吗?”刚发出去不到十秒,邹超文秒回:“我来!”他的寝室室友都笑了:“你动作怎么比外卖小哥还快?”“你们懂啥,这是机会。”邹超文边穿鞋边笑,一边理头发,表情认真得像面试。
他一路小跑到了快递站,果然在出口处看见了张敏玲。她穿着一条及膝的淡蓝色连衣裙,站在阴影下看手机,身边的光线把她整个人映得温柔又干净。看到邹超文,她抬起头,微微一笑:“来了?”“当然。”他伸手,“单号给我,我拿。”纸箱子比他预想的还要重,扎扎实实地压了三大摞。每摞都用塑封膜打了包,明显是打印店整理过的。
“哇,全班这么多人都要这份?”“是教委统一组织发的资料,导员让我们班代表去统一领回去分。”张敏玲解释。“那刚好,我不仅帮你搬回去,还能帮你分发,服务到家。”张敏玲轻轻一笑:“那就拜托了。”他们一路把资料搬回教学楼,一共来来回回跑了两趟。邹超文挥汗如雨,但嘴角始终挂着笑,哪怕只是看着她低头核对名单的样子,都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回到教室后,张敏玲站在讲台前准备把资料分类发下去。
“同学们,今天这批资料是A级英语单词表,每人一份,我按照名单来发,大家稍等一下。”刚说完,邹超文直接走上前:“我来帮你发吧,我念名字,你发资料,效率更高。”她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好。”于是一个读,一个递,配合得出奇地自然。教室里不时传来调侃声:“超哥你又立功啦”“是为了资料,还是为了人啊?”邹超文也不解释,只一笑带过,继续把名字念得铿锵有力,像是在执行什么伟大的使命。
这一次,他没有刻意讨好,也没有不自然地插话。他只是默默地出力,默默地站在她身边。他知道,她也许不会因为一份资料就对他改观。但他更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要的不是一时的靠近,而是长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