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看:增强政策把控力

如今,政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要比以往更大,“背靠大树好乘凉,依靠政策才有好前途”已经成为企业家战略布局和经营管理的共识。然而,现实中经常出现一种情况,很多企业对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出现误读、误判和误用的情况,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导致过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内部韧性很快丢失。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增强企业对政策的把控力,强化自身韧性。

政策就是生产力,它既是企业韧性的底线,又是企业韧性的上限。

政策是企业的重要机会来源,而企业可以通过获取政策、理解政策、应用政策甚至去影响政策的方式给自身带来巨大的红利。然而,在现实中,太多企业对最新政策不够关注,对政策变化的敏感度很低,更不关心政策变动可能对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触碰政策法规的底线。反观那些能在“惊涛骇浪”中做到稳健航行、韧性发展的企业,他们身上往往具备一种独特的能力,即政策把控力,擅长通过把控政策给自己带来真正持久而强大的韧性。

所谓政策把控力,是指企业持续关注、理解、应用和影响相关政策,并根据政策变动快速调整经营管理,抓住政策红利、洞察政策风险的动态能力。

具体来说,一家企业如果要形成完整的政策把控力,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维度的能力:一是政策知晓力,即企业首先要知道有哪些政策,主动持续跟进政策的出台情况;二是政策理解力,即企业要研究并正确理解政策的方向、精髓,尤其要研究政策前后的衔接和变动内容,把握政策变动背后的深意;三是政策应用力,即企业要在研究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政策的机会点,利用政策指导战略,并找到与自身经营发展相结合的业务环节,为自己创造获取政策红利的路径;四是政策影响力,这是对企业要求最高的一种能力,即企业要能通过自身的发展实践和经营管理,发现政策需求点,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献言献策。

其中,政策知晓力是基础,政策理解力和政策应用力是核心,政策影响力对企业的要求最高(见绪图3)。

绪图3 企业增强政策把控力的四个维度

企业要提升政策把控力,就要提升上述四个维度的能力,当然首先是管理层理念的转变,管理层不转变理念,一切都是徒劳。

在提升政策知晓力方面,企业需要设立专职的“政策把门人”,即成立专门跟踪政策(包括国家、省市各级政策,以及行业专项政策)出台的团队,形成持续更新的政策数据库。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这么做,如某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专门成立了政策跟踪部门,配备几十名专职人员搜集整理政策条目,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政策动态跟踪比对分析。

在提升政策理解力方面,企业必须去主动研究政策,而不是被动理解政策。要么利用外部专业团队,要么培养内部团队,研读政策条文,并由一把手定期召开政策研讨会,在企业的高管层和中层干部中达成对政策动态与内容精髓方向的共识。例如,一家为相关企业提供配套技术和产品的民营企业,紧紧抓住了新时期核电发展的机遇,专门与外部科技咨询公司合作,由对方定期梳理相关配套政策,用政策指导企业战略,从中寻找业务发展机遇。基于这种方式,公司成功抓住了承接国家重大专项的机会,借此突破了技术瓶颈,掌握了关键技术,具备了自主批量供货的能力,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在提升政策应用力方面,企业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和未来战略需要,寻找政策中的机会点;二是针对政策的变动,积极调整自身,尽量降低政策带来的风险。

2021年,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新东方这家老牌教育培训机构面临主营业务难以为继的困境。当然,不只是新东方,“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整个教育行业都面临一场重大改革,所有相关企业都在考虑“双减”之外教育培训的未来在哪里。

在这种情况下,新东方管理层积极寻找转型机会,利用原来新东方积累的存量资源,尝试各个赛道。新东方有较好的品牌基础,还有一批能力很强、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前公司还运营过新东方在线平台,有一定线上运营经验。综合考量之下,新东方决定进军农产品的直播带货领域,成立了“东方甄选”直播平台。之所以要进军农业领域,是因为新东方也是从政策角度切入,考虑到农业是国家长期支持发展的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加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本人是农村孩子出身,于是选择了农产品带货领域,开始了不平凡但又充满风险的试错之旅。

2021年12月28日,东方甄选正式上线。一开始,东方甄选直播平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数据表现也一般。经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东方甄选在2022年6月实现破圈传播。截至2022年6月21日,东方甄选在直播领域、粉丝量、销售额方面持续增长,在自营产品领域的进展也颇为亮眼。

人们之所以开始关注东方甄选,是因为发现了东方甄选与一般直播平台的不同之处,比如东方甄选的老师主播们会用教授知识的双语带货方式,让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能够学习丰富的知识,更能体会人文精神的力量。在最早期的一批消费者中,有不少是新东方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培养并送到国外的学生。他们有很强的忠诚度,认可新东方品牌,回国后也继续支持东方甄选这个品牌,并深度影响到自己的孩子、亲人、同学、同事,成为可靠的种子用户。

在东方甄选未出圈时,新东方在线股价相对较低,到了2023年1月,其股价迎来了显著的增长。2023年4月,东方甄选的股权激励方案出台,旨在奖励其核心骨干成员。

对于新东方的成功转型,人们已有很多深度分析和评论。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且令人佩服的,那就是新东方具备了强大的政策把控力,在政策变动时沉着应对,利用存量资源迅速调整试错,既降低了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又抓住了相关政策出台的红利。正是拥有这种强大的政策把控力,才让新东方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风雨而不倒。

在提升政策影响力方面,企业有以下四种途径可以采用。一是利用企业家自身是政协委员或工商联委员能参政议政的机会,提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政策议案;二是利用行业协会或民主党派渠道,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三是利用各种参会或主管部门去企业调研的机会,积极呼吁相关提议;四是通过撰写图书或文章的方式,向社会发声,提出针对行业共性痛点的建议。不论是哪种方式,核心都是企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在企业的政策掌控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防范政策带来的风险,尤其是由企业对国家政策立意、要求、手段、流程、优惠、监管、资料、保密等方面的误读、误判、误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名誉受损、行政处罚、相关人员刑事责任等风险,都会对企业的正常合法经营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5月16日,全国各省(市)已陆续公告取消1686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已超过2023年全年取消的1590户,这就是因为很多企业对“高企”认定的政策调整出现了误读、误用。

要降低政策带来的风险、增强企业韧性,企业就需要充分理解政策出台的用意,可遵循以下四个“搞清楚”。

第一,搞清楚政策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禁止什么。

第二,搞清楚政策的衔接、冲突、配套、流程和第三方机构协同问题。

第三,搞清楚国家通过什么形式引导企业行为、对企业应用政策时的具体要求、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措施达到政策目的。

第四,搞清楚国家以什么形式对政策进行监管及企业违反政策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政策既是底线,又是上限。所有的企业家必须让自己变成一个“政策专业户”,用政策红利赋能企业经营、有效管控政策带来的风险,进而打造随势而动、坚不可摧的企业韧性,这才是企业家送给自己最好的政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