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围:穿越低谷,韧性增长
- 蔺雷 吴易
- 2425字
- 2025-04-24 18:59:18
创新是唯一战略
有一家老牌中央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意识到了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并毅然开启了创新转型之路,这家中央企业就是中化集团(以下简称“中化”)。中化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从做贸易起家,逐步在实体经济领域进行投资和经营。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和发展,中化已转型成为涵盖能源、化工、农业、地产、金融领域业务的多元化实体企业。但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集团发展陷入了新的困境:现有业务结构和发展模式尚不足以支撑集团的持续发展,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还没有找到。
2016年,近六十岁的宁高宁调任中化集团董事长。上任伊始,他便开始了对中化的全面审视,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在进行了大量密集的调研后,宁高宁认为,今天的世界及中化所处的行业与竞争环境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创新对中化来说不仅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是一种生存的必要。如果不进行创新,不去重新审视集团的商业模式,集团将无法生存。过去,我们讲了很多管理的方法和指标,比如营业额指标、利润率指标,讲品牌,讲规模,讲市场占有率,讲团队,做6S[1]管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但所有这些的重要性都不及创新,潮流一来、模式一变,如果没有创新,其他的全是白忙活。
“创新是唯一战略”的理念由此而来,中化的全面创新也就此铺开。
经过反复思考和深入探讨,中化确定了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通过启动市场化的机构改革方案,整合不同板块的业务,组建新的事业部,确立打造科技驱动的创新型企业和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宁高宁认为,企业的创新体系必须从上到下、自下而上融为一体,理念、制度和思维方式要相互贯通;是一个全员性系统,是根植到整个集团工作之中的,而不是某个部门、某几个人在负责的事。
具体来说,中化构建了创新三角,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创新方向矩阵,推动公司组织结构、业务体系、价值理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所谓创新三角,是指“创新主体—创新方式—创新文化”构成的三角。
——创新主体是中化推动创新的关键力量,包括创新管理和创新实施两类主体。中化设立了专门的创新管理机构,强化了事业部的创新责任,把事业部作为落实创新战略的最重要单元。
集团总部及事业部针对科技创新工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相关业务单元设立了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的专兼职部门。集团打造了高水平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创新平台体系。同时,集团层面大幅增加了各层级专业科学技术人员,集团设立首席科学家,各事业部设立专职的首席技术官,提升了科学技术人才对公司业务的引领作用。
——创新方式是中化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大致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在纵向上,中化的业务转型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传统业务的升级扩张。利用“互联网+”的数字改造升级传统业务、对现有业务相关领域扩展投资,支持各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经营需求和技术积累进行创新,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在横向上,中化通过研发和并购以进入新的行业领域,支持企业研究院推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进程,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积极拓展外部合作机会,甚至要通过私募股权投资非控股投资进入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
——创新文化的塑造是中化转型中最具挑战的任务,不仅需要新理念的导入,更需要系统的制度设计。首先,中化确立了“科学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打造对创新支持、追求、崇拜并包容失误的文化。其次,中化落实研发费用加回利润,解除了过去科技投入影响当期利润的后顾之忧。再次,在遵守现有规则和条件下,中化创造性地运用技术股份、跟投入股、利润分享、期权激励等多种政策,让创新者从一开始就对项目产生强烈拥有感,并从每一阶段的成功中分享到成果。最后,中化出台创新失败业务评价标准,给予因客观因素导致创新失败的团队、个人足够的宽容和鼓励。同时,集团设立了200亿元的内部创新基金,建立了相关宽松的基金申报和使用机制。
中化“四位一体”的创新方向矩阵,涵盖了产品组合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多个维度。
在产品组合创新方面,中化洞察市场趋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业务布局;通过淘汰落后产品,引入更具市场潜力的新品,实现了产品组合的全面升级。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化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化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武器,中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近年来,中化开始探索“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打造覆盖石化全产业链的数字平台,加快能源行业的资源整合。
管理创新是中化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化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决策机制、提升管理水平等方式,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创新转型的步骤上,中化更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首先,中化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创新理念深入到每个事业部的经营之中,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部门,专注于科技创新业务的发展,以此为创新转型的高起点。其次,中化改革了投资决策机制,通过实践来检验业务的潜力和团队的创新能力,逐步将资源集中在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上。在这个过程中,中化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培养了优秀的团队。最后,中化形成了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主业,建立了一个基于预见和投资选择能力的跨界多元化投资平台公司。
通过全面实施创新战略,中化集团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业务结构更加优化,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并不为过。2021年5月8日,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的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一家综合性超级化工企业诞生。两化联合重组为中化的创新之路打开了新的空间,有利于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资源分散等问题,使企业向“高通量创新机器”转型升级,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战略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