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努力写着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数字,她的确是天资聪慧,一会便记住个位数,并且找到其中的规律将1到100全部写了出来,为了节省纸张,字写得很小,但字迹婉转秀丽,甚是赏心悦目。
很早以前便有人专门谱写过算数原理,并且随着航运交流,阿拉伯数字被带回国内,奈何仅停留于学术研究的程度,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书面计算的形式仍是汉字,效率太低,可能再过数年后珠算会成为主流计算方式,但此时也依旧没有普及。
他讲解一番竖式计算的原理,又让杏儿对着账本练习,很快她便能非常快速地将结果计算出来,少女眼中越发对面前的少爷感到惊讶。
随着匠籍制度的逐步废除,手工业者积极性迎来了极大提升,传统手工业生产效率相较前代有了质的飞跃,并间接带动了商贸发展。江南一带商贸尤为发达,就如这纺织业,下到麻布材质,上到优质丝绸,不断转运至其他省份,甚至通过海陆丝绸之路向外延伸至周边国家乃至东非,通过阿拉伯及波斯商人的转手,也算是间接销往欧洲。
近期,布行生意愈发转好,店内出现不少新主顾,他隐约察觉到是有人故意帮忙,但也没有深究,只是心中已有猜测,过后让杏儿多招了几位布行伙计,不然的确忙不过来,如此一来她便轻松不少。
古代未出阁的良家女子为了声誉以及不必要的麻烦,通常不会面见陌生男子,婢女身份特殊没有这些避讳,湘儿便不时会代李小姐来看望他。闲暇之时他会给两人讲述红楼梦的故事,“‘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就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虽她未出场,但以亮相了”。
“接着呢?”杏儿焦急询问。
湘儿应声附和。
“太晚了,下次再讲吧。”凌墨渊没有故意扫兴,只是看着天色已晚,怕湘儿迟回可能会被主家责罚便出声提醒。
“呀,确实太晚了,得赶紧回去了”!湘儿行了一礼匆匆离去。
……
杏儿每日早早前往布行,出门前都会预留一份早饭待凌墨渊晨跑完食用。
晨跑时,柳岸旁常能看到一盘棋局,能看到几人围在棋桌旁边对弈,有时他会靠近观看。几人棋艺都很高超,秉承观棋不语的素养,看棋默不作声,在双方相持时会思考破局之法,等到没甚意思才悄悄离去。
除开雨天,几人总会准时摊开棋局,局内不时会出现陌生面孔,而为首的老者则是常驻于此。
那两间布行的生意他也颇感兴趣,对于销售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有稳定的货源,优秀的销售策略,较好的用户黏度以及对资金的合理管控。清丝纺是清杭最大的绸缎市场,两间铺子分别坐落于南北两侧,周围坐落众多布行,竞争自然十分激烈。大户通常掌握从制造到销售的上下游,拥有自己的定价权,属于是清杭布庄的地头蛇。
清杭存在三家大户,分别是城东王家,城北林家,以及李小姐的家族李家,三家所涉行业众多,但毫无例外,丝绸产业乃是支柱。其中林家生产的丝绸最为优质,定价比王家和李家略高,因此利润相比其他两家也更高,实力为三家之首。至于王家和李家其实实力不分伯仲,平常井水不犯河水,三家布局似乎也达成默契,就如三角形一样具有稳定性,在旁人看来便是这般。
店内,杏儿正在督察店伙计们的工作情况,两间店铺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而雇佣的账房先生和伙计都不是嫡系家仆,也无法给予充分信任,因此她需要不时在两地之间走动。
有时店内顾主数量过多,算账、销售,哪方面忙不过来就过去帮衬。尤其是算账,掌柜们都颇为惊讶,这丫头以往在算账方面都算不上精通,跟他们比起来肯定是差上许多,但最近她的速度堪称神速,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问她便是梦中遇到老神仙点化,于是有了如今这番境界。虽说此时人们依旧迷信,但这番说辞太过勉强,掌柜们见杏儿不想说也便不再询问。
作为甩手掌柜,凌墨渊自然是悠闲无比,除了刚来这世界的一段时间生活还算拮据,此外也算是衣食无忧,原主性格内向,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主,几乎没有结交什么朋友,因此时间久了便也会觉得无聊,而古代娱乐方式也少得可怜,无非是去戏园听戏或者去青楼附庸高雅,作为现代人来说的确是显得过于无聊。
街上经常出现三三两两的捕快,多数时间朝着既定路线巡逻,城内治安还是不错的,但难免会有什么号称江洋大盗的无名小卒或者少数地痞流氓出现,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去招惹大户人家,顶多是去稍微有点资产的平民家中,倘若被捉也不至于被当场打死。开朝皇帝武天元在建国之初颁布极为严格的法律,但一百五十年后,许多苛法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像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无人再论及,因此权贵失手打死平民百姓也不算稀奇事。
对于重生后他没有什么人生抱负,如今也算是衣食无忧,躺着享受也是蛮不错的,要说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反而是想学一下武功,他一直想知道古代是否真的存在很厉害的武功,学到之后再不济也能自保不是。
但几个月来的确是没有见过武艺高超之人,遇到的几个捕快也只是普通人,就身体素质比一般人强一点而已,再者就是李小姐府中的几个打手,算是身怀武艺,但在他看来也只是三教九流的程度而已,与之交流一番后,了解到还是有武艺高超之人存在这个世界上,只是极难遇到而已。
傍晚,夕阳西下,浮云轻飘,飞鸟纷纷归巢,一丝孤独之感悄悄露出心头。
“墨哥儿,该吃饭了。”少女轻柔的声音打破思绪。
院前梧桐树叶缓缓飘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