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组建抗日救国军,新手任务完成!

“村长,这四五十号人,这么多条枪,恐怕不是两袋高粱米就能够打发的。”

“是啊,保不齐还有可能折一辆平板车。”

“那凭啥..”有一矮壮村民颇为不满:“村长,最近几年可就今年一个丰收年,旱了这么多年,乡亲们什么时候吃饱饭过...”

“人家不是给了十块大洋吗?”

矮壮村民此时也是猜到了姚志鹏的心思:“怕他个鸟,咱们也有枪,实在不行就把358天的楚长官搬出来。”

“是啊,这里是358团的防区!”

“楚长官一向爱民如子,谅他们也不敢对我们怎么样。”

“村长您就别犹豫了,乡亲们可都指望着你呢。”

在围观村民们的劝说之下。

姚志鹏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就拿两袋高粱米,一家出两斗,凑一凑,打发他们了事!”

矮壮村民嬉笑了一声:“村长,我去收米。”

“那我去帮忙通知..”

-----------------

姚家窑村口。

宋光华现如今也算是了解了麾下部队的具体情况。

除了他一个正八经的军官之外,剩下的士官也仅有三个。

彼此之间之前并非是一个排,乃至一个连。

纯粹的乌合之众扎堆。

1+3的阵容更是无法有效指挥一支五十人的队伍。

再看这些人身上的穿着。

这个时间。

山西气温已经下降到了两度左右。

宋光华自己在内身上穿着的还是单衣,脚上套着的是草鞋。

不少战士才刚刚入晋作战没几天,脚上便已经生了冻疮,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行军和作战。

再统计了一下武器装备。

十七条长枪,三支短枪。

一挺启拉力轻机枪,二十七柄大刀片子。

手榴弹还剩下八十颗,

武器没人多也就算了。

最让宋光华难绷的一点是--原本的轻机枪手牺牲了,站在他面前的所有人都不会用轻机枪。

这他娘的就有点操蛋了。

开枪,换弹这种事情他们会。

正常作战、维保、排障愣是没一个懂的。

除此之外,关键的物资还有银元七块。

以上就已经是他们这群溃兵的全部家当。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带着提议带着战士们钻进太行山之中打游击,这群老兵还不一定愿意听他的,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即便如此也很难活下来.....

“咱们现在就两条路,要么冒险向西撤退,找大部队,要么留下来,打游击!”

“打游击?”

当即有老兵油子出声拒绝:“日本兵凶得很,我们打不赢啊!”

“这小鬼子有炮、有飞机,咱们呢,只有杆破枪,一百步之外都放不准。”

“就是,咱们现在饭都没吃的一顿,这山西冷的批爆,谁能遭得住。”

“这狗日的晋绥军,不是说好给咱们补给的吗,补个锤子!”

正当宋光华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小武拉了拉他的胳膊:“排长,老乡们来了。”

“原地等待。”

宋光华下了命令,转身迈步迎上了姚志鹏。

姚志鹏指了指两个壮劳力抬过来的粮食:“这些是卖给军爷们的粮食...”

还没等宋光华说些什么。

一名老兵自顾自的走了过来:“你儿豁,十块大洋就买点烂谷子,你这是奸商!”

姚志鹏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此时也是脸色颇为难堪的看向了宋光华。

见有人出声。

宋光华则是佯怒道:“胡贵阳,谁允许你出列的?”

“宋排长,他们压根就没把兄弟们当人看,十块大洋卖咱们点烂谷子,咱们川军出川是打小日本滴,不是出来当龟儿子滴!”

“滚回去。”

“是!”

“弟们受委屈我晓得!但别忘了这里是山西!姚家窑的乡亲们愿提供粮食已是善意!

我们抗战日报国,不仅为川军正名,更为我们自己!一旦战火烧到四川,我们的爹娘兄弟妹子就要惨遭殃!”

李伟松朗声道:“弟兄们出川是杀敌报国,不是当怂货的,这么多弟兄都折在了山西,不杀几头小鬼子,不好意思回去。”

看着面前这种眼神坚定的战士们。

宋光华心中也是长舒一口气,魅力非凡这个指挥特性发挥出了远超他预估的作用。

姚志鹏见宋光华的目光重新落在自己的身上,此时的他也是回过神来,一脸笑意的递上大洋:“这些是乡亲们的心意。”

宋光华同样拱了拱手:“有心了,多谢。”

正当宋光华招呼战士们准备在村外埋锅做饭之际,一村民朗声道:“这正在和日本人打仗呢,万一让日本人瞧见,咱们岂不是平白无故遭了灾祸?”

矮壮村民同样出声说道:“军爷,既然拿了粮,是不是也该离开了?”

宋光华看了一眼麾下队伍。

现如今的他们四分之一都是伤兵,根本就不方便长距离移动。

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合理但不合情。

李伟松一脸的不情愿:“姚村长,这是什么意思?”

“军爷,这里往西走个四五里有座野祠,供奉的是此地小神,里面大得很,能容纳你们这么多人。”

见宋光华不说话,姚志鹏一脸歉意拱了拱手:“还请军爷能够多多包涵,这日本人这么短时间就能打进山西,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实在是招惹不起。”

小武转头看向了身旁的宋光华:“排长,咱们?”

宋光华此时也是叹了口气:“算了,走吧,别给老百姓找麻烦~”

-----------------

“这帮狗日滴,楞个冷的天不让咱们先吃上一口再走。”

小武接话道:“最起码高粱米没出钱。”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不愿意卖东西给咱们!”

“只要能够打一场胜仗,打响咱们川军的名号,就不怕没饭吃!”

李伟松此时已经回过神来,默默补充道:“到时候老百姓也能高看咱们一眼,牺牲的川军弟兄在天之灵也能够安生~!”

凛冽的寒风吹过,窗外呼呼作响。

战士们依偎在一座破庙之中。

里面确实挺大,也能容得下几十号人。

可这地方,他娘的连个房顶都没有。

小庙的中央,作为队伍仅剩下的“战略物资”,一个大铁锅已经被支在了正中央。

火焰熊熊燃烧。

高粱米正放在锅中蒸煮,发出道道香气。

他们不会吃,也没人吃过高粱米。

只是一股脑的放在锅子里面熬煮。

不少的战士吞咽着唾沫,期待着能够分上一口热食。

宋光华的坐在角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上。

一支日军搜索队似乎接到了相应的侦查追击任务,正在向着姚家窑的方向挺进。

距离他们,也仅有四公里左右。

现如今的小鬼子虽然停了下来,但按照日军的前进路线来看。

他们一定会被负责警戒的战士侦察到。

但是这条前进路线视野开阔,完全没有伏击地形可以利用。

这仗打的话,胜利的可能性极低。

正当他思索间,不多的体力缓缓流逝,打了个哈欠之后的宋光华一头睡了过去。

一个炊事班老兵吆喝着众人:“粥好了,都拿好餐盒过来分粥,人人有份!”

“排长呢,你们谁看到排长了?”

饿坏了的新老兵们此时此刻只想着干饭,哪里还惦记着角落里面的宋光华。

小武找了一圈,才在角落里面找到了已经睡着了的宋光华:“排长,起来吃饭了。”

宋光华略显茫然的睁开了眼睛:“我刚才睡着了?”

“是啊,我喊你好几声你都没搭理我。”

此时此刻的宋光华已然明白,三维立体作战地图的使用并非没有代价。

消耗的就是他那为数不多的体力和精力。

而一旦身体到达极限之后,意识也会对其进行自我保护,所以他才会“睡过去”。

“走,吃点东西去。”

“是!”

有了一点高粱米下肚,战士们的士气也是提振了不少。

37年战争刚开始不久的时候,一块钱的购买力还是颇为惊人的。

尤其是在山西这种地方,法币、晋钞、银元,甚至以物易物都能够使用的地方。

理论上而言,一块大洋能买五代高粱米都不夸张。

这也是胡贵阳气恼的原因。

他认为这群山西的老百姓们压根就没想着卖给他们。

川军出川作战受到的委屈可不仅仅只有这些...

“宋排长,明儿咱们咋个办?”

宋光华的目光看向众人,一众溃兵们围拢在了火堆旁。

“川军内战打了这么多年,名声不好,现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归建,咱们得换个名号。”

“换个名号?”李伟松疑惑道:“就是换个名字?”

“是的,要是遇到正规部队咱们就报川军的名号,要是遇到来百姓,咱们就报抗日救国军的名号,这样当地人也摸不清楚咱们的底。”

一众新兵们有些不太情愿:“这,可咱们是四川人噻。”

老兵们则是略显忧虑:“一开腔他们不就知道了。”

宋光华笑了笑:“我和小武两个人会说官话,万一有需要你们尽量不开腔就成。”

李伟松出声争取道:“可咱们终归是四川人,川军的名号不能丢。”

宋光华语气沉稳,颇为自信的安抚道:“等到咱们以后打鬼子打出了名堂之后,咱们就可以昂首挺胸的告诉山西的老百姓,咱们是响当当的四川汉子。”

现在山西老百姓对于他们没有一丁点的新任可言,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继续作战下去,势必需要得到老百姓们的支持,买卖公平只是第一步而已。

李伟松出声道:“那好吧,宋排长,我们听你的。”

“其他人呢?”

有老兵呵呵一笑:“咱们也听宋排长的。”

【叮,当前新手任务:团结就是力量已经完成】

【当前任务奖励已发放】

宋光华集中意识,随后面前缓缓出现一道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