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谋划

金昭玥作为金家唯一的嫡出小姐,自然是极受重视的。一般来说该是皇帝三请五邀其入宫,决定权在他们手里。但既然他们家闺女执意进宫,那也不能落了面子。

金骁安慰夫人:“玥儿想做什么就去做,有我们在后面撑着,即便到宫里也没人敢委屈她。”

她摇了摇扇子“京城山高水远,鱼龙混杂的,哪里能放心下?不行,我得多给玥儿准备些钱财,还有得用的下人。”说完就扭着腰走了。

金骁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一会,“来人,准备纸笔。”

“是。”秦三上前备好了笔墨纸砚。

“明恒,召集人手上书,让新帝纳玥儿为妃。”

他写完放下笔,看了看,怕儿子误会他不干人事,再耽搁了,又提笔加了两句,“玥儿想进宫玩,闹了好几天了。”

他满意了,吹干墨,装进信封。“给大公子送去,加急。”

*

正要休息的金明恒看着老父亲加急送来的亲妹要跳深坑的家书,面无表情的摸了把脸。透着疲惫的俊脸逐渐暴躁,他拿起笔在纸上戳了几个大墨点,然后才把信烧了。

“请楚大人来议事。”

半个时辰后,楚大人急匆匆从金府出来,回到家中。

一封封信纸在昏暗的烛火下被打开,今夜又不知愁坏了多少人。

第二天早上,一盏盏灯笼点亮了通往待漏院的路。待漏院前,大臣互相望了望各自眼底的青黑。

“娄大人好。”

“秦大人好啊。”

“都好都好。”

一番各自寒暄,待到臣子各占其位,皇帝落座。

一场新的战争开始了。

“臣以为圣上后宫单薄,应当及时纳妃开枝散叶。”董侍郎出列。

“先帝刚刚宾天,如何能大肆选秀?!”秦侍中愤怒。

“即使不能大肆选秀,那也要纳几位新妃以充盈后宫!”娄监察不满的反驳。

“朕刚刚登基,事务繁忙。且父皇宾天不久,朕无心后宫之事。纳妃事宜不宜再提。”

“皇上,正因为新朝刚立,才更要纳世家女来巩固局势,安抚民心。”王丞相严肃道。

“那以爱卿之见,纳谁合适?”皇上看向王丞相。

“臣以为齐氏有女,贤良淑德,再合适不过。”

“谁人不知齐氏女个个嚣张跋扈,如何能服人!!”

“臣以为琅玕玉氏,温婉和善。”

“玉氏和善,但恐怕没有适龄女子吧。”

“听说前段时间及笄的玉氏三小姐,已经订完亲了。”

“居然,这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玉氏岂容你这般凭口污蔑!!!”

“三小姐自幼就有竹马相伴,二人情投意合订亲有何不可?!”

“臣以为,金氏女有倾国倾城之貌,咏絮之才,知书达理,为最佳人选。”

“早听闻,金家嫡女,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实乃良选啊。”

“臣附议。”

“臣附议。”

“那就暂定金氏之女,礼部尽快订下纳妃事宜。”

“陛下圣明—”

*

“小姐!小姐!圣旨来了,要您过去领旨呢!”

“青黛你大惊小怪什么?圣上赐旨,接不接那还要看老爷小姐的意思。你这般大呼小叫急不可耐平白自降身份。”白芷撇了她一眼,嘴里嘟噜一串说了出来。

“嗯哼,等我进了宫你们就是我的脸面,谁要是平白掉我的面子。”金昭玥冷下了语调。

“是,奴婢谨记。”

*

前厅。

“公公这怎么突然来访,也没人打个招呼。”

金骁大步进来,坐在上首,看着已经等候多时,脸部僵硬,捧着圣旨的福公公,轻飘飘的端起茶抿了一口,吩咐道:“来人,快给这位公公上茶!”

等到金昭玥姗姗来到时,看见面生的太监正哈腰向父亲递圣旨。

她故作惊讶的说道:“父亲,这位是?”

福公公小心看去,差点看呆了脸。冰绡雾縠,玉骨春纱,眸波秋水,睫凝星动,纤腰一束,行缓裙漾。这等美貌何愁无宠啊!便是被藏在乾清宫里的那位,也是远不及的!

一直到回宫述职,福公公还沉浸在天人之貌中。

“如何?”皇帝淡淡的问。

福公公恭敬回答:“金大人已经领旨了,现在正在准备陪嫁。”

“淑妃娘娘天人之姿,规矩礼仪都极好。”

“这是奴婢领回的八字和画像。”

“嗯,八字交给钦天监,算个良时吉日。”

“下去吧。”皇帝批着手中的奏折说道。

一个时辰后,皇帝放下笔,拿起了画像,打开一看,一片空白。

福公公是皇帝的心腹,不可能干出这种没脑子的事。

他端详着白纸,上面有水痕,却无印记,听闻南方有一种墨,超过一定时间就自动隐去,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真小气。

碧玉端了一碗银耳羹进来,轻柔的靠在他旁边,“陛下喝羹吗?奴婢喂陛下。”她轻咬着红唇,将吹凉的一勺汤递道他嘴边。

谢临川抓住她嫩白的手,喝了那一勺,吻上了她的唇,一阵喘息声,就在他想进一步时,碧玉用手轻轻抵住了他,看着她祈求的眼神,谢临川叹了一口气。

他的玉儿还是不愿让自己碰她,他又吻了几口泄愤。若如天下女子都如玉儿般洁身自好,温柔善良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