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可不是我挑拨的啊

和那时被一同隔离在东院的王阮相比,平阳公主对于这件事,自然是了解的更加全面。

刘彻作为皇帝,患了疫病在平阳公主府静养,这本是绝密的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当时平阳公主不仅下了严令,闲杂人等不得接近东院,相关人员也不准泄露消息,更是为了避免曹寿掺和进来,特意让回封地巡查的他晚些回来。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曹寿还是提前赶回来了。

不仅回来了,甚至还大闹了一场。

当时,平阳公主的精力都放在刘彻的身上,所以,并没有深究此事。

可现在细细想来,这件事绝不简单。

要知道,曹寿这个人,性格颇有几分软弱,平时在公主府中,各种事务一向都是平阳公主做主。

没有道理,偏偏这一回,曹寿突然逆反起来了。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缘由!

“回长公主,这,君侯做什么决定,奴婢也不敢干预,或许,是君侯觉得,离京数月,有些想念长公主了,故而快马加鞭赶了回来。”

淳于渊低下头,语气有些支支吾吾。

这般神态,让一旁的王阮都感到一阵无语。

我说大哥,你撒谎也撒的理直气壮一点好吧,这样的语气神态,谁看不出来你是在说假话?

别人不知道,平阳公主肯定是看得出来的,当下,她神色一凛,道。

“好啊,淳于渊,你现在也敢欺瞒我了。”

“来人,把他给我拉下去,杖责三十!”

虽然在王阮的面前,平阳公主一向都是温和谦逊的,但是别忘了,她毕竟是皇家公主。

而且,还是在汉朝这种,公主能够自己开府,甚至是能够参与朝政的朝代。

作为上位者,平阳公主的威严,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她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的证据,只需要看淳于渊的神态,觉得对方是在隐瞒什么,就可以直接下令惩罚。

淳于渊顿时吓得跪倒在地,连声道。

“长公主饶命,奴婢说,奴婢说……”

没有和影视剧里演的那样,反派总是嘴硬。

作为一个同在封建时代的奴仆,淳于渊还是很清楚自己的处境的。

杖责三十,怕是得要了他半条命去,到了最后的结果,还是得如实说出来。

倒不如尽早坦言,说不定还能捞一条命。

于是当下,他就开口道。

“长公主明鉴,并非奴婢有意欺瞒,实在是君侯特意吩咐,让奴婢等不许告诉长公主。”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平阳公主心中的怒火顿时直冲上头顶,厉声喝道。

“你是我公主府的家令,什么时候变成平阳侯的奴婢了,他让你欺瞒你就敢欺瞒,我看你当真是分不清楚自己是谁了。”

淳于渊连忙告饶。

这副情形,让王阮也不由叹了口气,随后,他侧身道。

“长公主息怒,还是先将事情弄清楚的好。”

于是,平阳公主这才算是暂时压了压怒火,道。

“到底怎么回事,如实说来,一字不许隐瞒。”

见状,淳于渊也不敢隐瞒,将他所知道的内容,都说了出来。

“……启禀长公主,奴婢派人去给君侯送消息的时候,君侯其实已经准备回京了。”

“原本,得了消息之后,君侯是打算在附近的宅子当中暂住几日的,却不曾想,在路上遇到了武安侯。”

“舅舅?”

这个名字一出,平阳公主也十分意外。

她没想到,这里头竟然还有田蚡的事。

“说下去!”

于是,淳于渊继续道:“当时武安侯在行猎,偶遇之后,便请君侯一同宴饮,期间提到了陛下住在府中,还提到了,近来长安城中的古怪流言。”

“当时武安侯询问君侯是否知道此事实际情形如何,还说,流言会蔓延下去,恐会伤及长公主声誉。”

“君侯不知内情,不好回答,只得搪塞了过去,随后,君侯便立刻赶回了府中,再之后,便是君侯在东院外和长公主争吵。”

“奴婢也是后来盘问君侯身边的随从,才知道的此事,但是,原本奴婢想当时就禀报长公主。”

“但是,还没等奴婢去寻长公主,君侯便先将奴婢召了过去,严令奴婢不得多言。”

“所以,奴婢这才未曾禀报,绝非有意欺瞒,还请长公主恕罪。”

说罢,淳于渊深深的叩头下去,身子都在微微发颤。

见此状况,平阳公主眉头紧皱,倒是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身后的女官吩咐了一句,让人将淳于渊先带下去。

随后,待得院子里重新安静下来,平阳公主这才问道。

“让先生见笑了,如今看来,这件事恐怕当真和我夫君有关。”

尽管平阳公主已经在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她的声音却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丝颤音。

显然,她没有想到,自己多年以来,同床共枕的丈夫,不仅在此前朝会的那件事上隐瞒了她。

甚至于,就连刘彻患病的消息泄露这件事,也和他有关。

有句话叫信任一旦产生裂隙,就会越变越大。

平阳公主现在的心情就是如此,她已经开始在想,如果这件事当真是曹寿泄露出去的话,那么,他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还有就是,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这些年来,曹寿到底还隐瞒了他多少的事情。

王阮也没有想到,他不过是随手上了个眼药而已。

结果曹寿还真的掉进坑里了。

天可怜见,这真不是他故意要破坏这对小夫妻的关系,实在是曹寿自己,也太不争气了。

既然如此……

“长公主莫急,平阳侯也是关心则乱,何况,这件事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消息就是平阳侯泄露的。”

王阮脸上保持着微笑,继续暗戳戳的拱火。

如果淳于渊说的都是实话的话,那么,应该说站在曹寿的立场上,他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毕竟,那么离谱的谣言,换了谁站在他的立场上,也都会忍不住要立刻核实。

但是,理解归理解。

这货打从一开始就气势汹汹,心高气傲的样子,让王阮实在看不惯。

眼药既然上了,多上一点也无妨。

“退一步说,即便是平阳侯泄露的,我相信他也肯定不是有意的。”

悄悄的拱了拱火,王阮倒是也没有太过分,很快就转回了正题,皱眉道。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平阳侯是听到了那些流言,才立刻赶回长安的,那么就意味着,流言本身,和平阳侯应该没什么关系,相反的,他可能是被利用的那一个。”

“而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那么此前我们一直疑惑的那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平阳公主此刻也反应了过来,道。

“先生的意思是,这幕后散布流言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探听陛下的消息?”

王阮轻轻点头:“不错,按照道理而言,这般流言涉及到陛下和长公主,所以,破除流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陛下出府。”

“但当时陛下身患疫病,不能离开东院,所以,这幕后之人,或许才设法,找上了平阳侯。”

这个说法,也能够解释。

为什么从一开始,消息封锁严密的情况下,幕后之人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却选择散布这种离谱流言的原因。

“若是如此的话,这幕后之人,其心可诛!”

平阳公主的脸色沉了下来,恨恨的骂道。

她并非愚笨之人,自然能明白其中的关窍。

如果说,以上这些推测全部属实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这长安城中,有人一直在时刻关注着皇帝的举动。

而且,这种关注很大可能,是负面的。

否则的话,不会在一开始流言没有引出刘彻的情况下,继续加码,将目标转到了曹寿的身上。

这幕后之人,如此迫切的想知道,皇帝到底藏在平阳公主府做什么,除了是要图谋不轨,平阳公主想不出有其他的可能。

王阮的脸色有些犹豫,但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再顾忌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恕我直言,长公主,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传递流言给平阳侯的人,就有不小的嫌疑了。”

“舅舅?”

平阳公主皱眉,没有说话。

她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

“不瞒先生,舅舅此人,虽然行事有些狂悖乖张。”

“但是,他好歹是母亲的幼弟,我和陛下的亲舅舅,应当不至于,对陛下有什么不轨之处。”

看得出来,平阳公主和这位亲舅舅的关系也一般,否则的话,不会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

但是,也不得不说,平阳公主说的是有道理的。

田蚡作为外戚,他的立身之基,就是王太后。

而刘彻是王太后唯一的儿子,一旦刘彻出了什么问题,那么,他别说是继续在朝堂上作威作福了,自己这个武安侯的爵位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

所以,只要这位国舅爷不傻,就不应该对刘彻有什么恶意才对。

更不要提,当年的建元新政当中,刘彻还曾经重用过他。

这一对舅甥的关系,应该还算不错才对啊。

“皇姐……”

就在王阮和平阳公主为此感到疑惑之时,后堂中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随后,刘彻神清气爽的走了出来,而他的身后,卫子夫也跟了过来。

于是,王阮和平阳公主对视一眼,二人默契的没有将刚刚的谈话说出来,而是起身行礼。

“见过陛下。”

刘彻倒是没察觉到什么异常,他上前有些不好意思道。

“不瞒先生,今日我本想带子夫回宫去,但子夫说,还想跟在先生增长一些见识,如今宫中……也的确有些不便。”

“所以这些日子,子夫就拜托先生了,先生若是有时间能够教导她一番,朕感激不尽。”

王阮惊讶的看向刘彻身后的卫子夫,正好对上后者得意的笑容。

迟疑片刻,王阮道。

“陛下,臣现在正在调查的事干系重大,要是带上子夫姑娘的话……”

他这是在确认,卫子夫到底是跟刘彻说清楚了她想干嘛,还是含混的哄着刘彻许下了承诺。

然而,刘彻却点了点头,道。

“无妨,子夫已经对朕说了,宫中情势险恶,朕以后要接她回宫,必然要自己应付许多事情,所以,在先生身边受教一番,增长些见识,也是好事,还请先生不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