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获得召唤系统 召唤王诩

丁浩正沉浸在对未来的思索中,突然,脑海里毫无征兆地响起一阵机械声音:“叮咚!检测到宿主有争霸天下的野心,现在为宿主绑定召唤系统,请宿主闭眼。”

丁浩先是一怔,随即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惊喜与期待。他依言缓缓闭上双眼,刹那间,脑海中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

一个散发着幽光的虚拟界面浮现眼前,界面上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各种信息和选项。“召唤列表”四个大字格外醒目,下面依次排列着古今中外的诸多人物,从勇猛无敌的武将,到足智多谋的谋士,应有尽有。

丁浩的目光被一名叫做项羽的武将吸引,其介绍显示:“力拔山兮气盖世,拥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在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再看谋士一栏,诸葛亮的头像熠熠生辉:“智计超群,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善用奇谋,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丁浩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他深知,有了这个召唤系统,自己争霸天下、拯救苍生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但他也清楚,每一次召唤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数,必须谨慎行事。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如今我根基尚浅,贸然召唤太过强大的人物,恐难以驾驭。当务之急,是先积攒实力,再徐徐图之。”

转而对着脑海中的系统问道:“你还有什么其他功能?”

话音刚落,系统那机械的声音再度响起:“恭喜宿主获得无限召唤卡一张,此卡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无视召唤限制,召唤任意一位列表中的人物。同时,宿主获得召唤点100点。召唤点可用于提升已召唤人物的实力,或者在特殊召唤活动中使用。”

丁浩闻言,眼睛猛地一亮,无限召唤卡简直是一张王牌,关键时刻必定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那100点召唤点,也让他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他看向自己,心中有了主意,对系统说道:“我要用50点召唤点,提升自己的实力。”

随着丁浩的指令下达,只见自己周身泛起一层微光,原本就魁梧的身躯似乎又强壮了几分,眼神中也透露出更为坚定的光芒。丁浩感受着体内涌动的力量,

丁浩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又询问系统:“特殊召唤活动是怎么回事?”

系统回复道:“特殊召唤活动会不定期开启,届时,宿主可用召唤点参与,有机会召唤出能力远超平常的特殊人物,这些人物拥有独特的技能和天赋,将为宿主的霸业添砖加瓦。”

丁浩心中暗自记下,他深知,这个召唤系统是他在这乱世崛起的最大依仗。他开始仔细研究起召唤列表,思考着后续的计划。

如今需要教育,他打算先在村子里组建一支小型的护卫队,保卫村民的安全。同时,利用擅长练兵的能力,将这支队伍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

而那张无限召唤卡,他决定先妥善用掉,至于剩下的50点召唤点,他也打算先留着,等待特殊召唤活动开启,争取召唤出一位能在谋略上给予他极大帮助的谋士。

丁浩望向窗外,此时的丁家村依旧平静,但他知道,这天下即将大乱,

系统使用无限召唤卡召唤教育,好的,恭喜宿主获得鬼谷子王诩统御105武力88,智力109,政治106,植入身份司马微师兄不久来投靠宿主

荆州襄阳城外,司马山庄在暮春的日光下静谧而祥和。葱郁的山林环绕四周,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与庄内潺潺的溪流声交织成一曲自然的乐章。庄内的小亭中,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清新的空气中。司马徽与师兄鬼谷子王诩相对而坐,面前的石桌上摆放着一套古朴的茶具,两杯清茶尚未饮尽,水面上还漂浮着几片嫩绿的茶叶。

王诩轻捻胡须,目光透过亭外摇曳的竹影,望向天际,神色间透着几分凝重与思索。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师弟,近日我夜观星象,发现并州太原有帝星出现,光芒隐晦却暗藏蓬勃之势。此乃天下格局将变之征兆,为兄想去寻找,师弟有何意见?”

司马徽闻言,微微一怔,手中的茶盏停在半空,随后轻轻放下,眉头微皱,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关切与审慎:“师兄,这天下乱象丛生,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贸然前往并州,路途遥远且危机四伏。再者,这帝星现世,所指何人尚未可知,万一寻得的并非明主,反而陷入纷争漩涡,该当如何?”

王诩轻轻摆了摆手,目光坚定,神色从容:“师弟所言不无道理,但这乱世之中,若想寻得能安定天下、救万民于水火之人,又怎能惧怕艰险?我观此帝星,虽现于太原,但其光芒隐隐与南方之气相连,或许与我等有缘。况且,我等在这山庄隐居已久,天下苍生正处水深火热,此时若不出手,更待何时?”

司马徽默默点头,神色间仍有一丝忧虑:“师兄心怀天下,令人敬佩。只是这一路,还需从长计议。我听闻,如今并州一带,正被各路诸侯势力觊觎,战乱频繁,百姓苦不堪言。我们此去,不仅要寻找帝星所指之人,还需小心应对各方势力的猜忌与试探。”

王诩微微颔首,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已经看到了那片充满变数的土地:“师弟放心,我已有打算。此番前去,我们不带过多随从,轻装简行,以游学之士的身份前往,暗中查探。若真能寻得明主,再做长远谋划。”

司马徽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如此也好。只是,我们需提前准备一些信物和文书,以备不时之需。我在江湖中还有些旧友,或许能在沿途提供一些帮助。”

王诩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有师弟相助,此行便多了几分把握。我们先在庄内挑选几名身手矫健、忠诚可靠的家丁,加以训练,让他们随行保护。同时,准备好足够的盘缠和物资,务必确保行程顺利。”

司马徽点头应道:“师兄所言极是。我这就去安排。只是,我们何时动身?”

王诩抬头看了看天色,沉思片刻后说道:“三日后便是黄道吉日,我们便在那日启程。这几日,我们抓紧时间准备,切不可走漏风声。”

司马徽起身,郑重地向王诩行了一礼:“一切听从师兄安排。但愿我们此去,能寻得明主,为这乱世带来一丝曙光。”

王诩也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天下大乱已久,百姓渴望太平。我等肩负苍生之望,定要不辱使命。”

三日后,晨光熹微,司马山庄的大门缓缓打开。王诩与司马徽身着素袍,头戴斗笠,骑着两匹矫健的骏马,身后跟着几名同样装束的家丁,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前往并州太原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