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7.似曾相识的少女
- 一个金融家的荒诞人生
- 鬼雨
- 2334字
- 2025-04-11 14:48:23
第二天早上,张明澈与父亲张青雨一同返回上海。
清晨的阳光洒在石板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开门,小贩们推着车,吆喝着新鲜的蔬菜和早点。
父子俩并肩而行,张青雨一边走一边叮嘱:“过两天,你去交大跑一趟,打听陈升奇的家庭住址,看他在不在家,留封拜帖,约好时间,然后我们一起去拜访他。这桩婚事,不管成不成,总得有个说法。”
张明澈点点头,语气平静:“好吧。”
他知道,作为年轻人,跑腿的活儿得自己干。
这年月的交通工具,有公共汽车,也有自行车。
上海的公共汽车早在十年前(1919年)就已普及,而自行车则主要靠进口,像永久、凤凰那些牌子,还要等十年才会出现。然而,张明澈既没坐公交车,也没骑自行车,而是选择步行出门。
他有功夫在身,虽然只是炼气第三层,但已属于武林高手,脚步轻盈,若是放开了跑,百米能跑进9秒内。
他压着步子,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朝着徐家汇的方向走去。
到了交通大学,张明澈向门卫和学生打听陈升奇的消息。
然而,结果却让他心情沉重。
他未曾料到,陈升奇,那位本应成为他岳父的人,已经在两年前的1927年清党行动中惨遭杀害。不管陈升奇是否赤党分子,都已成为血腥手段下的牺牲品。
陈升奇去世后,留下妻子黄英和两个孩子。
黄英带着一儿一女,居住在跑马场东边的弄堂里,这个地方距离张明澈的家仅有三四里。这个家庭,因为政治的风波而破碎,生活的重担压在黄英肩上。
张明澈费了一番功夫,找到对方的住址,过去一看发现家里没人。
他向邻居打听,了解到一些情况。
黄英在商场做售货员,一双子女在学校读书,家境虽然不好,但也算不上赤贫,毕竟陈家有些底蕴,前些年存了点儿钱。老二陈升奇虽然死了,老大和老三还活着,平日里还会帮衬些。
张明澈待在弄堂口,拿出几枚铜钱,跟摆摊的人要了一壶茶,坐在那里慢慢等。
天色已晚,再等一会,就能见到人。
他有三世记忆,不是毛头小伙,知道就算退亲,也要好好说话,不能伤害别人,引来莫名的怨气,那就不值当了。
等了大半个小时,他看见一群学生从远处走过来。
那些学生,年龄层次不齐,大的十几岁,小的七八岁。
其中有一名少女,身材苗条,相貌姣好,朱唇瑶鼻,双目澄澈,远望去,仿佛十四晚上的月亮,又像六月里亭亭玉立的莲花。
随着少女越走越近,张明澈的眼睛越睁越大,猛然间,他的身躯一震,心中仿佛被重锤击打,一瞬间停止了跳动。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周遭的光线变得黯淡,只有一朵摇曳生姿的莲花,含苞待放,熠熠生辉,成为他视野中唯一的光亮。
张明澈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名少女的身上,心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
这名少女的相貌,竟然与他第一世的女友史青莲,以及第二世的莲香公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虽然不是百分百相同,但至少有八成的相似度!
“怎会是她呢?难道说,在我渡劫失败后,她也跟着来了?”张明澈的心底感到刺痛,同时充满了疑惑。
他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第一世与史青莲的深情厚意,第二世与莲香公主的遗憾离别,所有情感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让他无法平静。
他呆呆地看着少女,从身前经过,没敢开口,叫住对方。
张明澈目送少女步入弄堂,踏入他事先打听好的房子,心中顿时明了,她就是与自己订下娃娃亲的姑娘。
这一刻,他的心情复杂至极,五味杂陈,难以描述。
他不禁在心中默念:“难道说,茫茫宇宙中有一张神秘的天网,将芸芸众生,三魂七魄,笼罩在其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道恢恢,疏而不漏。不管人们怎样挣扎,都很难摆天道束缚?否则怎会有这种奇迹,让我再次见到熟悉的面孔?”
他的心中涌现出一种宿命感,仿佛这一切都是天意的安排。
“既然姻缘天注定,那么,这门亲事便不能退了。”
张明澈在那里坐了许久。
他心里想着另外有一个问题:“我前世是元婴真君,元神经历了千锤百炼,所以才能带着记忆转生;而莲香公主只是金丹真人,她前世受大国师点化开启记忆,今生没有高人指点,恐怕将一切都忘记了。所以,就算我想与她交好,这桩婚事也未必顺遂。”
回到家中,母亲胡杏儿问他:“找到陈家人没有?”
张明澈回答:“找到了。”
他把此行经历说出来:“我见了陈家姑娘,对她很满意,不想退婚了。”
母亲胡杏儿“咯咯”笑道:“你这孩子,朝令夕改,心思变这么快!不用说,那姑娘很漂亮?对不对?少年好色,果然不假。”
张明澈微笑道:“娘,你说得没错。她容貌美丽,我见之心喜。”
“那就让你爹上门提亲?”
“不急。她年纪小,还在上中学呢,等她毕业后再说。”
张青雨道:“总要上门提醒。否则过两年,人家忘了婚约,跟别人结亲,怎么办?”
胡杏儿道:“是啊,陈老太爷去世了,陈升奇也没了,留下孤儿寡母,就算忘了婚约,那也情有可原。”
张明澈沉吟道:“麻烦爹娘出马,准备一份厚礼。聘礼由我来出。我在银行里存了5万大洋,娶媳妇应该够了。”
其实他在多家银行都有存款,在交易所有股票,手里还有金条、银元和纸币,全部财富加起来,至少有五十万“元”。
从1910年开始,清政府确立‘元’为货币单位,也就是一块大洋,此时银两和银元并行。1933年,国民政府正式废两改元。1935年,法币取代银元,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再后来,有了金圆券,金银被收缴,不再用于交易。
胡杏儿双目放光:“嗬,我儿这么能干?不声不响,存了5万块?”
张青雨半信半疑,轻哼道:“老子经营珠宝店,辛苦一辈子,没攒下多少家业!年景好的时候,一年有千把块盈余;年景不好时,勉强能糊口!你小子年纪轻轻,真赚那么多?炒股那么赚钱吗?”
老实说,这年月,普通人赚钱很难,除了苛捐杂税外,还要给青红帮上贡;淡水珍珠产量不高,买的人不多;店铺规模小,茶壶和玉石都不好卖。幸亏儿子弄来翡翠原料,否则店铺赚不到多少钱。
张明澈道:“爹,我没骗您。聘礼我自个儿出!需要多少钱您告诉我。”
张青雨摆手:“不用。你弄来翡翠原料,帮家里解决难题。等玉器制作出来,日子就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