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龙卫禁军的司殿!
- 大宋: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开始
- 封神世代
- 2076字
- 2025-04-28 13:55:41
武松跟随在韩涛身后,前往龙卫禁军司殿。
长廊尽头,是一片空阔庭院,庭院左右是存放着军械与禁军户籍的书房,粮草拨调,禁军调动,枢密院的文官若是来此办差,便在这些书房办公。
院中立着一座九层石塔,塔身刻满龙纹,塔顶一颗明珠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远远望去,宛如神物镇守。
这座石塔是宋仁宗所建造,标榜龙卫禁军守卫京师的卓绝贡献。
穿过庭院,便是司殿所在。
司殿雄壮,檐角飞翘。
殿前两尊铜狮雄踞,目露凶光,审视每一个来者。
殿门高逾三丈,朱漆大门上镶嵌铜钉,熠熠生辉,门楣上一块匾额,书“龙卫司殿”四字,笔力遒劲,似要破空而出。
武松仰头看去,只觉这司殿气势恢宏,远非阳谷县衙可比,便是柴进庄子里那所谓的演武堂,也不过如村舍一般。
韩涛推开殿门,引武松入内。
武松刚一踏入殿中,便觉一股威压扑面而来,整座大殿厚重威严。
司殿之内,空间宽阔,高柱林立,每根柱子上都盘着四爪莽龙,龙目怒睁,俯瞰凡人。
殿顶悬着数十盏铜灯,灯火煌煌,将殿内照得亮如白昼。
地面铺着青玉石板,青玉石板上,有着一道道印痕,很显然,这座大殿建造已经超过百年,每一块青玉石板,都留着岁月的痕迹。
殿内正中,是一座高台,台上设下官椅,椅背雕着猛虎探头,气势迫人。
姜默端坐其上,身披玄色战袍,腰悬宝剑,凤翅鎏金镗斜靠一旁,鎏金光芒刺得武松眼睛微痛。
武松抬眼望去,姜默双目如电,直直射来,能将他的前世今生都看穿,武松心中震撼。
难道此人对自己,非常了解?
为何有一种被他看一眼,便有一种无所遁形之感?
武松心头一凛,暗道:“这姜指挥使好生威势!一双眼,似刀似剑,教人无处遁形!”
他虽是打虎英雄,此刻却也觉手足无措,只得垂下目光,不敢直视。
殿内两侧,站着十数名甲士,皆手按刀柄,目光冷峻,宛如雕塑。
墙上挂着刀枪剑戟,寒光闪烁,兵器架旁,摆放着一面巨大的牛皮大鼓。
武松心下暗惊,忖道:“这司殿不仅壮观,更似龙潭虎穴,处处透着杀机!”
他又偷眼打量姜默,见他端坐不动,气度沉稳如山,却又隐隐透着一股雷霆之势,仿佛随时能爆发,震慑四方。
韩涛上前一步,躬身道:“统领,末将带武松拜见!”
武松连忙上前,单膝跪地,抱拳道:“阳谷武松,拜见姜指挥使!”
声音洪亮,却在殿内回荡不绝,久久不散。
他低着头,心跳如鼓,只觉姜默的目光如芒在背,似在掂量他的斤两。
姜默不语,殿内一片死寂,唯有武松自己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武松暗自咬牙,心道:“大丈夫顶天立地,怎能被这气势压倒!”
武松凭借着一身杠精铁骨,顶住了姜默的威压!
半晌之后。
武松才卸去了威压。
姜默开口声音低沉却如金石交击。
“武松,阳谷打虎英雄,名不虚传。韩涛既举荐你,便上殿一试身手!”
武松闻言,心头一震,知晓这是姜默在考校自己。
他站起身,抱拳道:“愿听统领差遣!”
目光扫过殿内,只觉这司殿虽壮观无匹,却也暗藏玄机,似在等待着他一展身手。
禁苑的军威,司殿的雄浑,皆深深烙在武松心头。
他暗下决心,此番若能得姜默赏识,定要在这龙卫禁军中,闯出一番天地!
武松在司殿之中,抽出了一柄戒刀,瞬间便在司殿之中,舞动起刀光四射。
姜默在高台之上观摩着武松演武。
武松果然刀法凌厉。
马上林冲,步下武松,名不虚传。
韩涛见到武松刀法高绝,也是吃了定心丸一般,此番举荐武松,他也有苦劳。
早在半年前,姜默已经派人去过阳谷县网罗人才了。
对于姜默来说,对付高俅老贼,是重中之重。
其他的事情,都是旁支末节。
……
姜默在龙卫司殿,考校武松武艺的时候,高俅派出去的人,也正在抓人审讯传言的源头。
只不过高俅派出去人,越查越心惊肉跳,查到最后,传言的源头,竟然来自殿前司。
白虎堂内,高俅听着探子的汇报,眉头紧皱。
探子的汇报,情报混乱,一些情报,来自酒肆,东京汴梁的差役们议论。
一些探子查到情报,传言来自殿前司内部。
高俅在白虎堂内,来回踱着步子,目光阴霾,这些情报,没有任何价值。
调查传言的源头,已经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捂住这些消息。
“王重景这个混蛋!”
高俅狐疑王重景还有其他的事情,在瞒着他,疑心一旦出现,便抑制不住的疯涨。
高俅决议弃车保帅的时候,龙卫禁苑校场之上,林冲意气风发,禁军之中,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姿,异常挺拔。
林冲这一次执行统领的命令,只用了四百两银子,便搅动了谣言,并使得谣言,越来越传神。
一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从谣言传遍汴梁城后,林冲即便在酒肆内,肆无忌惮的议论,也不用隐藏身份了。
整座汴梁都在议论殿前司贪墨军械,已经查不到谣言的源头了。
不过,林冲始终狐疑。
难道殿前司贪墨捧日禁军和天武禁军军械的消息,不是谣言,而是真的贪墨了?
林冲越来越感觉统领神通广大。
林冲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获得统兵腰牌的时候,感受到了重用,他愿为统领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随着林冲见到马军司军械贪墨严重,他无比悲愤,他不能看着袍泽拿着这样的武器上战场!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兄弟们去送死!
正是因为有这种抉择,林冲才抱着必死之决心,同朝堂之中的奸佞之臣,一决生死!
他甚至已经不再考虑后果,不再考虑如果斗争失败,被牵连到自身,会是什么后果!
一面是袍泽兄弟与大义。
另外一面是苟且。
最终,林冲选择了袍泽!
他不能背刺跟随他一起训练,把后背交给他的袍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