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断弦的芦笙

清晨的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阿依早早起身,心中依旧惦记着昨日的种种奇异之事,尤其是那块神秘的蛊玉,它的每一次异动都像是在向她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阿依决定,今日定要去探寻一番。她沿着蜿蜒的小路向竹林深处走去,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什么秘密。走着走着,一阵悠扬而略带哀伤的芦笙声传入阿依的耳中,那声音如泣如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思念与沧桑。阿依心头一动,循声而去。不多时,便看见一座竹屋隐于竹林之中,屋前一位佝偻的老人正坐在那里,专注地修补着乐器。阿依走近一看,只见那是一支芦笙,七根竹管参差不齐,笙斗上的太阳纹银饰缺了一角,显得有些破败。“老人家,需要帮忙吗?”阿依轻声问道,语气中透着一丝关切。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小姑娘,你懂芦笙?”说着,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芦笙,眼中满是眷恋。阿依微微点头,目光落在芦笙上,注意到老人腰间的银坠纹样,那是苗族古历二十八宿图,精美而神秘。她心中一动,伸手接过芦笙,指尖轻轻抚过笙管上的虫蛀痕迹,缓缓说道:“这是《迁徙九歌》的第七段,对吧?”老人闻言,身体猛地一震,眼中满是震惊与欣喜:“你怎么知道?”他颤抖着双手,从怀中掏出一本牛皮谱本,泛黄的纸页上,墨迹斑驳,仿佛承载着岁月的厚重。阿依看着谱本,心中涌起一股亲切感。前世,她在博物馆修复文物时,曾见过类似的曲谱,那些古老的音符仿佛有生命一般,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之中。她轻轻摘下腰间的玉佩,在掌心摩挲了几下,感受着它的温热,随后轻轻敲击竹管,清脆的声响在竹林中回荡,惊飞了枝头的雀鸟。“这里应使用 F调,对应蛊神祭坛方位。”阿依轻声说道,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专注。老人听着阿依的话,眼中泪光闪烁,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帕捂住嘴,瞬间洇出血迹。阿依见状,心中一紧,赶忙扶住老人。就在这时,她瞥见老人袖口的蛇形刺青,那刺青与博物馆里苗族祭司骸骨图腾一模一样,心中不禁一惊。“您是……”阿依欲言又止,眼神中满是疑惑。“嘘——”老人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随后将银坠塞进阿依掌心,“明日月圆,带玉佩来竹林。”阿依接过银坠,只觉掌心微微发烫。她看着老人,心中虽有诸多疑问,但还是点了点头。回到住处后,阿依坐在桌前,仔细端详着手中的银坠。那银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芒,内侧刻着细小的纹路,若隐若现,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阿依好奇心起,拿起桌上的苗银簪子,小心翼翼地刮开银坠上的氧化层。就在氧化层被刮开的瞬间,银坠突然发出一阵微弱的光芒,二十八宿图仿佛被唤醒一般,熠熠生辉,与玉佩上的蛊纹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奇异的共振。深夜,万籁俱寂,阿依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眠。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给整个苗寨披上了一层银纱。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打破了夜的寂静。阿依心头一动,推开窗户,循声望去。只见月光下的竹林里,老人正站在那里,手中的芦笙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清冷的光。随着老人吹奏的旋律,《迁徙九歌》的音符在空中流淌,仿佛穿越了时空,诉说着苗族先辈们的艰辛与坚韧。阿依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眼中已满是泪水。曲终,老人缓缓放下芦笙,转身面向阿依。就在这时,阿依惊讶地发现,老人背后浮现出半透明的凤凰虚影,那凤凰展翅欲飞,周身散发着神秘而威严的气息,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