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特别的一天,听说今天要发工资了,我们都很期待工资到账。来了一个月,感觉什么都没干,转眼间就到了发工资的这一天。
今天,我照样没有穿工作服,就是穿平常的那种衣服,我并没有换白色的工作服。这一周,可以说我什么都不干,车间里的一些师傅对我也有一些看法了。在他们眼中,我就是一个只会读书,不会干活的大学生,属于那种娇生惯养的大学生,学习不主动也不认真。
早上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的那个焊工学徒,今天问了一下才知道我和他是老乡来的。对于他,我到是见过几次,对他还是有点印象。然后,我看到他来到车间,看他帮他师傅拉线换气这些,但没有见到他师傅在场。
我问他你师傅呢?我这才从他嘴里得知,他师傅休假了,调休回家。然后他一个人来试着烧焊,把师傅留下的工作完成。
他前几天也调休回家了,所以我才没见到他。他师傅是焊工班班长,他跟着师傅也有一段时间了。
我感觉到他也跟我一样没有什么事情做,因为我也算是学徒,虽然我是工艺员,不是焊工。我的师傅是不会教我焊的,因为他说过,我也不是焊工,不用去焊,知道怎么来的就行了。虽然是这样说,但我真的不知道,二氧化碳保护焊是怎么操作的,因为我没有拿过焊枪。我真的想去试一试,但师傅太忙,我也不敢打扰师傅。但我觉得,在焊工这里,我学到了东西,现在应该算是全部了。因为今天我终于试着去烧焊了,亲自去体验了一下。
今天也多亏了那个学徒,因为他师傅没来,他师傅的焊枪就给他用了,虽然他没有上岗证,但他还是试着去烧焊。出现的问题也是留给师傅去处理,所以他才大胆地去试焊。
早上,我跟他聊了挺久的,因为理论上来说,我们两都没有什么事。我看到他没有烧焊,就过去问一下他关于二氧化碳保护焊的操作,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
因为这些问题,我并没有向师傅请教,因为他一收工就收东西了,而且他长时间焊也比较辛苦,我就没怎么问他,有时候就问一些想要知道的东西。
今天我才明白,焊枪的是自动焊,也就是焊丝接触到母材,母材接地,按一下焊枪的按钮就可以起弧了。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收弧,就直接拿起来,结果喷射出一段很长的焊丝出来。然后我就问那个老乡,这是什么原因。经过他的说明,我才知道这个不是一直按着,而是起弧的时候按一下,收弧的时候也按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这个焊丝融得比较快,我第二次试着烧焊的时候,感觉挺好的,虽然温度很大,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拿一块铁板试着玩,知道这个二氧化碳保护焊怎么操作了。师傅们是三道焊,我开始的时候以为是一道或者两道,而那个学徒他也是以为两道。我看师傅的烧焊的还以为是一道焊,因为他焊的真的像是一气呵成。
那个学徒跟师傅时间比较久,而且他以后也是当焊工的,所以一些问题问他,反而比问师傅更有用。因为问他的话,有的是时间去回答我,我们两可以聊聊其他的。他焊了一下,焊出来的东西跟师傅他们的真的不能比,外人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那个是师傅焊的,那个是徒弟焊的。之后师傅过来教他怎么烧焊,怎么烧三道焊。三道焊,其实我大概也懂,就是中间一道,两边各一道。
那位老乡,说真的,他没怎么烧焊,其实烧焊这东西是靠经验的,怎么拿焊枪,怎么控制手速,怎么配合电流电压,焊丝的融速等等这些。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摸索的,就算师傅跟你讲解,你也学不到。
我看到他焊成这样,就知道他平时很少有机会去烧焊,然后我就跟他说,以后有机会多练习,这个是靠多练习摸索出经验来的。
我知道,他的师傅也没有怎么教他,但他今后是靠这个技术活吃饭的,而我不一样。我原本就没打算在这里学到什么,因为我隐约感觉到一个危机,但这也是我个人的感觉。
下午的时候,一个工人师傅去拿工资条,发给我的时候,惊讶地说,怎么你的工资这么高,我回复他说是一个半月的工资,然后他说大学生就是好。从他的话里,我看出来他很羡慕我们这些大学生。因为我们跟他们不一样,他们累死累活,工资都高不到哪里?今天我看到了师傅的工资条,才发现他工作并不是很高,之前我以为他工资可以过万的,毕竟他是一位技师。好像他这个月的工时变低了,所以才整体被拉下来,而且这次他的养老保险变高了。
拿了工资条的那一刻,很多师傅们都在吐槽,说这说那。实际上,工人师傅们很在意工时,但听他们说领导不给他们报太多工时,所以他们也不很乐意加班。对于这些现象,我都有点不知道从哪里出发去思考,就感觉很乱,工人师傅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的话,他们的办事效率就会有所下降。
这个地方是怎么样的?我没有话语权,因为我才刚来不久,但我只知道,在现在的人眼中,利益至上,所以的东西都围绕着利益,而且现在也有很多的利己主义者。利己主义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只做与自身有利的事情,对于没有太多利益乃至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们避而远之。
利己主义者的诞生,多源自于自私的心态,没有在群体的利益出发,没有从多角度去看问题。社会就是这样,但我希望看到更多从集体利益出发,希望基层人民群众更加有幸福感。这些东西说到底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好与坏,普通与杰出,又有何妨?做好自己足矣!
——阿文书于2021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