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网络文学批评的历史呈现

第一章 新媒介与网络文学批评的演进

“媒介”指使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中介,由媒介构成的传播载体即媒体。传播学范畴内的媒介,是指那些具有信息承载、传递功能的物质载体,以及相应的组织形式,如书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计算机等。由数字化媒介构成的媒体被称作新媒体(New Media),即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即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历史地看,人类传播的漫长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三个主要阶段。这其中,每一种新传播媒介的发明与应用都给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如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文字传播,使大规模地复制、传播信息成为可能,开启了新的文明时代。摄影、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使广播、电视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社会面貌。计算机网络出现后,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大,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数字化生存”。因此,媒介变革绝不仅仅只意味着传播的技术手段发生变化,而是影响到整体的社会文化形态和历史进程。

媒介变革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文学的传播载体、语言形态、审美属性、存在方式、价值功用等诸多方面,也导致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的变化,因为“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1]。数字技术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也是这样,其直接影响就是思维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变化,它不仅为批评提供了新的载体,也催生了新的文学批评形态和新的批评观念。譬如,网络文学批评较之以往批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纸质媒体,而是大量地出现于互联网乃至自媒体中,导致了互联网文学批评的诞生和自媒体文学批评的兴起,文学的批评主体、批评方式、评价标准、批评功能等也随之发生许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