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手帕风波
- 村里娘子做生意致富啦
- 绾要
- 2097字
- 2025-04-02 23:43:17
西山镇历经数朝,不高的城墙,经过日夜的风吹雨晒,多处都有裂缝,城楼的旗帜也有些破烂。
大门口,几个负责把守城门的都头吆喝着排队,进城带东西的和空手的分开站。
苏绣玉没带篮子,自觉排队等候。
不多时,随着人流进了城门。
入目,一条一眼能看到头的大街,两边商贩经营着不同的摊子,也有更多是是席地而摆的农家小摊。
叫卖声不绝。
苏绣玉一路仔细观察,发现这里卖的吃食,大多是阳春面,馒头包子。偶尔有一位老奶叫卖烧饼。
什么馄饨,饺子,肥肠面,杂酱面……
苏绣玉逛了三条街,快要把整个小镇都转遍了,也没看到。
她单纯推测,这里人应该是不会做的,要不就是还没有从别的地方流行过来。
这正合他意。
苏绣玉心里暗暗窃喜,民以食为天,这小小的镇上,吃食生意占了五成。
她决定也来分一杯羹。
可具体要做什么,却有点为难苏绣玉了。
正巧转到了原主经常来卖绣品的小店。
苏绣玉便上前,也不进去,从外面观察。
这里的姑娘家,经常会绣一些零碎的荷包,手帕来卖。
这不,一位穿着简单的小姑娘便走进罗裳坊。
掌柜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妇人,梳着整齐的发鬓,头戴金钗,身穿棉布长裙,仔细检查着那位姑娘带来的绣品,眼神里透着精明算计。
“哎呦,你这花绣的,针脚这么乱,我这可不收。”
女掌柜毫不客气,将手帕塞回那姑娘怀里,“行了,你这绣工也忒差了,回家再练练吧,快走吧。”
姑娘被如此贬低,又见店里几个客人也都看着她乐,顿时面红耳赤离开了。
苏绣玉暗道,幸亏苏王氏的绣活不错。
又见一妇人进门,拿出几个绣了芍药,梨花,青竹等样式的手帕出来。
苏绣玉凑近看,妇人的绣活和苏王氏比起来,略有不足,可也是十分精美。
“还是和往常一样,一幅一百二十文,你这里总共五样,算你六百文。”
掌柜收起手帕,又吩咐算账的小厮拿钱。
一百二十文!
苏绣玉记得原主往常每次来卖,掌柜的都按一百文来收还经常挑毛病,可这妇人的绣品和苏王氏比起来还差一些,都能收一百二十文!
看样子,是这掌柜的看原主是个小姑娘好忽悠,这才砍了不少价。
“掌柜的。”
苏绣玉一脚踏进门,压住心里的不快,“今日生意可好?”
王香梅听到声音心头一喜,这小冤种终于来了。
王香梅知道苏绣玉家里不缺钱,她又是个没心眼的。
还记得小冤种第一次来店里卖她娘绣的手帕,那鸳鸯就跟活的一样,把她震惊了一把。
看着苏绣玉一副不在意的模样,王香梅随口说了一句:一百文一副,小冤种也点头答应了,竟然一点也没提价。
从此以后,王香梅日日都盼着她来。
“瞧瞧,几日不见,玉儿姑娘又变好看了不少,今日我这里可来了一匹棉布,桃粉色,最适合你了。”
原主经常是刚卖了绣品扭头又买些布料,成衣,这些年来在这家店里可谓是一进一出,拿着绣品进来抱着衣服高高兴兴出去。
可今时不同往日,苏绣玉明知这掌柜是故意坑她的,又怎愿意上当。
当下推开王香梅的手,不冷不淡道:“方才看到掌柜的收的手帕不错,拿出来瞧瞧。”
今日竟然没有绣品卖?
王香梅有些失望,要知道她在苏绣玉这里一百文收一副手帕,转头能卖二百文呢,这可是暴利的生意。
“苏姑娘,令堂近日没有绣些手帕荷包吗?”
“……你只管拿手帕给我瞧瞧。”
苏绣玉有心整治王香梅,见她拿了一副绣着桃花的手帕,道:“这手帕比起我娘的,还差一些。”
“那是,令堂的手艺,全镇也没人能比得上。”
“是吗?那为何她的手帕你收一百二十文,我娘的手帕你只给我一百文?”
苏绣玉掏出苏王氏绣的手帕,正巧也有一副桃花样式的。
两两对比,明显苏王氏的桃花绣的更逼真,针脚匀称绵密。
凑热闹的客人也纷纷上前围观。
“这么一看,这副桃花少了一朵的明显更好。”
“是呀,莫不是王掌柜看小姑娘好欺负,故意给低价?”
“这在城里,能卖二百文呢。”
王香梅一下有些慌乱,眼珠转不停。
“苏姑娘,我给的可都是公道价,你可别乱讲。”
“是吗?那你说说,我娘的手帕比方才那婶子的好,你给她一百二十文,却只给我一百文呢?”
苏绣玉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看人下菜碟的人,前世,她曾经上过一段时间的班。
公司里有个小组长,见她是新来的,又没有同期一起入职的同事有后台,便经常巴结那位同事,把脏活累活都给她干。
苏绣玉忍了两个月,等小组长再次让她一个人下楼去拿十几位同事的下午茶时,爆发了,狠狠的骂了小组长一顿。
最后辞职回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
王香梅半天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心里恼火,死丫头,以前也没计较过这些,今天这是吃了火药了?
眼看店里凑热闹的人围了几圈。
王香梅怕坏了口碑,急忙拉苏绣玉到角落里。
“哎呦,我的苏姑娘,这事是我做的不合适,看在咱们是老相识的份上,就别和我计较成吗?我把那匹棉布送给你?”
一匹棉布才五百文,王香梅这些年最少也差了原主两三两银子呢。
可得饶人处且饶人,苏绣玉只是个乡下丫头,王香梅这些年在镇里做生意,来来往往,总有些人脉。
苏绣玉也不想在自己还一贫如洗的时候得罪她,便点点头“可以,不过这手帕的价?”
“改,改,令堂绣艺高超,我按一百三十文收如何呢?”
“一百四十文。”
苏绣玉继续提价。
王香梅咬咬牙应下,城里的柳小姐还等着呢,有钱人家才不计较这一文两文钱。
苏王氏这五幅手帕卖了七百文,苏绣玉荷包里揣着钱,手里抱着棉布出门。
王香梅跟上来“苏姑娘,你以后还来卖吧?”
城里的几家小姐都很喜欢苏母绣的手帕。
“若是掌柜的诚心收,我自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