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史学家薛居正在其著作《势胜学》中说:“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那么,什么是势呢?
孙武在《孙子兵法·势篇》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湍急的流水急速奔泻,其力可以冲走巨石,这便是势。由此可知,势的本质是一种能量,具有一发不可遏的发展态势。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意思是,“道”是万物之母,万物由道而生,由德所养,万物之所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是因为有一种“势”的力量在起作用。可见,在道家哲学体系中,势被认为是万物发展的动力,是万物成熟的关键。
荀子在《荀子·天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自然之势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因尧、舜的圣明或者夏桀的暴虐而改变。
换而言之,世间万物皆有势。日月星辰有势,山河湖海有势,这种势令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也令大河奔腾、海浪翻滚。国家民族有势,千行百业有势,这种势把个体团结在一起,并形成集体意识,向着某个方向前进,国家得以繁荣,民族得以强大。
势有高下之分、强弱之别。位高者势强,位低者势弱。位高者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位低者如“行舟于逆水”。
权力可以带来势,即是权势。《韩非子·八经》中说:“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
这里说的便是权力带来的势,君主掌握了权力才有威势,有威势就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势也可以是一种趋势。力量是有方向的,力量的方向就是趋势。趋势是无形的,但可以呈现有形之势。势如破竹是一种趋势,民心所向也是一种趋势。在趋势面前,个人的力量无足轻重,个人的命运也微不足道。
个人的势是气势,来自个人的底气。权力、财富、知识、背景、朋友等,都是构成个人底气的重要基础。底气足的人,其气势自然也足。所以居高位者不怒自威,心虚者往往张牙舞爪。
事实上,势与我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却“日用而不知”。书法有九势;上位者要造势、用势、驭势,下位者要度势、借势、附势;有势之人担心失势,无势之人盼望得势。
由此可知,势是普遍存在且对我们的生活有巨大影响的。因为它太重要了,所以薛居正才说“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在薛居正看来,不知势的利害,是很难安身立命的。
本书将和读者一起重新认识势、理解势,进而学会借势、用势,让人生的步伐向高处迈进。
人生如棋局,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看不清事态的形势,便会失去为人处世的根基。唯有在生活中学会审时度势,看清形势,才能顺势而上,在多变的生活中牢牢掌握方向。
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洞察势的奥秘,并掌握势的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助力,以势取胜。愿你我都可以在人生的棋盘上,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