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连锁反应
- 破晓:重生创业新纪元
- 姚时肆啊
- 2202字
- 2025-03-26 11:12:41
第二章连锁反应
阳光穿透斑驳的树叶,将光影投在林宇出租屋的地板上。林宇刚和张子航结束一天的市场调研,正坐在桌前整理资料,手机突兀响起,屏幕上闪烁着四川表姐的号码。
“喂,小宇啊!”电话那头,表姐带着川渝口音的声音传来,爽朗中透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多亏你提前提醒,地震前我带着一家人躲到了开阔的广场,躲过了这一劫。现在这边一片混乱,但好歹全家人都平安。”
林宇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前世表姐在地震中丧生,成为他心中无法愈合的创伤。这一世,他不仅改变了表姐的命运,还敏锐地察觉到,一系列连锁反应已然拉开帷幕。
“姐,平安就好!”林宇声音中满是关切,“对了,我估计现在通讯和物资供应都很紧张。我有个想法,我这边筹集了一批物资,正在安排运往灾区。等你们那边情况稳定点,咱们搭建一个线上物资对接平台,方便受灾群众和外界救援力量沟通。”
表姐听完,沉默片刻,随后激动地回应:“小宇,你这想法太及时了!现在很多需求都反馈不出去,外界送来的物资也分配不均。要是有这么一个平台,肯定能帮上大忙!”
挂了电话,林宇陷入沉思。这个物资对接平台不仅能帮助灾区渡过难关,还能为他的创业项目积累宝贵的用户数据和口碑,成为项目落地的一次实战演练。
与此同时,林宇在地震救援中的事迹经记者李强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家名为科创资本的投资机构主动联系林宇,表达了投资意向。双方约定周末在市中心一家颇为有名的咖啡馆见面。
周末那天,林宇特意换上了一套略显正式的衣服,提前半小时就来到了咖啡馆。他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杯黑咖啡,一边慢慢喝着,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梳理项目的要点,试图平复内心的紧张。
没过多久,一位身着精致职业套装的女士推门而入。她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眼神敏锐,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专业气场。林宇一眼就认出,这正是科创资本的代表陈敏。
“陈总,您好!我是林宇。”林宇连忙起身,主动伸出手,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
“林宇先生,你好。”陈敏微笑着回应,轻轻握了握林宇的手,随后在对面坐下。
服务员很快过来,陈敏点了一杯蓝山咖啡。待服务员离开后,陈敏开门见山地说道:“林宇先生,你的事迹和创业想法让我们很感兴趣。不过,投资可不是一件小事,我们科创资本向来谨慎,需要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所以,我希望你能详细地介绍一下你的商业规划,包括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以及团队的情况。”
林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有条不紊地介绍起来:“陈总,我们目前聚焦电商领域,主打两款产品。一款是刷单防御系统,您也知道,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刷单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我们的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可以精准识别刷单行为,为电商平台和商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款是正在筹备的灾区物资对接平台,这次地震让我看到了信息沟通不畅带来的问题,这个平台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信息壁垒,让救援物资能够更高效地送达受灾群众手中。”
陈敏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林宇先生,关于刷单防御系统,我想知道,和市场上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你们的优势在哪里?还有,研发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技术难题?”
林宇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答:“陈总,我们的系统在算法上进行了创新,不仅能够识别常见的刷单模式,还能对新型刷单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在研发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比如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但我们团队的技术骨干张子航,他是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有着丰富的编程经验,带领大家日夜攻关,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接着,陈敏又问道:“那对于灾区物资对接平台,你打算如何盈利?毕竟,单纯的公益项目很难持续发展。”
林宇微笑着解释:“陈总,我们计划在平台运营稳定后,引入广告投放和增值服务。比如,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捐赠对接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
就在这时,林宇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显示是母亲的来电。林宇本想挂断,可想到母亲从不轻易打扰他工作,心里不禁涌起一丝不安。
“小宇,家里门锁坏了,怎么都打不开,你能回来一趟吗?”母亲的声音带着焦急。
林宇向陈敏露出歉意的微笑:“陈总,实在不好意思,家里出了点急事。要不咱们改天再谈?”
陈敏却意外地说道:“没关系,我陪你一起去看看。说不定能借此深入了解你和你的团队。”
林宇带着陈敏回到家,看到母亲正拿着螺丝刀,对着门锁束手无策。母亲看到林宇回来,长舒一口气:“小宇,你可算回来了。这门锁突然坏了,我捣鼓半天都没修好。”
林宇接过母亲手中的螺丝刀,熟练地摆弄几下,门锁很快修好了。陈敏看着这一幕,对林宇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交谈中,陈敏了解到林宇的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勤劳朴实,全力支持林宇的事业。
“林宇,我能看出你是个有责任感的年轻人。”陈敏笑着说,“我决定代表科创资本投资你的项目。”
林宇又惊又喜:“真的吗?陈总,太感谢您了!”
“不过,我有个条件。”陈敏话锋一转,“我希望你母亲也能参与到项目中来。她身上的品质,正是一个创业团队不可或缺的。”
林宇看向母亲,母亲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小宇,我虽然不懂高科技,但我能给你们做饭、打扫卫生,让你们安心工作。”
就这样,母亲手中的螺丝刀仿佛成了特殊的“签约工具”,“签署”了林宇创业路上的首份投资协议。这份特殊的协议,不仅为项目注入了资金,更让林宇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