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来就是怕紫星文明在激烈的内战中彻底消失,才保留‘种子’,既然他们连种子号飞船都不放过,那么我们何必背负心理压力呢。”紫一看着对面的紫二及紫三说道。
当然,他说这话其实并不是给会议室的人说的,而是给种子号飞船的其他普通紫星人说的。
毕竟秦毅也没办法将飞船上的上万人全部控制,他的精神力还没有那么强大。
为了师出有名,说出这样的话也无可厚非。
“从主人的角度考虑,紫一大人的计划符合主人的利益。从种子号上其他人员的角度考虑,反攻母星有一定的思想包袱,但总体而言问题不大。如果需要,我会和紫一大人一起帮助主人做到师出有名。”紫三说道。
紫三作为心理分析师,同时也是紫一的助手之一,这些工作自然需要他的帮助。
至于紫二,则没有对这件事发表意见,他知道只需要提供科学上的支持就可以了。
“你们的计划我认为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秦毅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接着道。
“当然,我们毕竟要与一整个文明进行对抗,即使他们在内战,可依旧不能轻敌。我需要战斗力达到顶峰之时,才考虑进攻你们的母星。”
“如果要将主人的战斗力达到顶峰,以我们的制造能力而言,大约需要50-100年的时间。”紫二摆弄一阵便携计算机之后,说出需要的时间。
“50-100年的时间嘛……这不算太久。所以我们目前的长期计划,就是进攻紫星文明的母星,都去安排吧。”秦毅对于这个时间还算接受,便结束会议。
紫一,紫二,紫三各自点头,走出会议室立即开始各自的工作。
比如紫一和紫三,需要安排种子号修复工作,同时也要给其他人员进行洗脑。
接下来的五十年以上的时间,除了给主人改造身体以及大规模的建设外,还要给大家树立一个敌人。
比如是母星抛弃了他们,还要毁灭种子号等,最终让他们对母星产生一定的仇恨,到时进攻母星的时候,也能心安理得。
如果说是短时间可能还难以做到,但至少还有50年的准备时间,以及未来航行的时间,足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
至于紫二主要负责改造计划的准备工作。
“掠夺人口,获得科技。”秦毅暗暗想着这件事。
的确,科技水平越高,需要的科研工作者就越多,如果只靠种子号的一万多人,正常情况维持现有的文明水准都没可能。
更别说提高文明层次了。
对秦毅来说,他控制的种子号为主的紫星文明人口越多,科技越强,给他提供的帮助也就越大。
……
此时以紫二为首,他带领一部分科学家与工程师对秦毅的身体考察,以此来帮助未来的身体强化改造。
“主人的意识很强,对身体内部的物质掌控能力很高,那么我们设置的武器系统,不用依靠高级人工智能为主的操控系统,这样武器的开发上很占优势。”一位计算机方面的科学家说道。
“是啊,种子号的工程师就那么多,如果开发过于繁琐的人工智能,难度极高。”
“而低级的人工智能,又操控不了复杂的系统。”
“既然主人的精神力这么强,那么我们的改造方案还能再深入一点,想象力再大一点。”紫二微笑道。
共十位科学家以及数十位高级工程师,上上下下在秦毅身体表面和内部探查了数天的时间。
在秦毅的配合下,才算初步在他们的中央计算机上制作了一个模型。
配合制作的模型,大部分科学家开始进行设计与研究。
持续数个月的设计,总算研究出大概可行的方案。
“今天是新的一年,同时改造计划也初步设计成功,大家今天就放假,自由休息,”秦毅看着原子钟上的计时说道。
一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这一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不断的吸收基础科学。
至于种子号上的紫星人,也基本没闲着,基本上都是日程满满的工作。
秦毅把每年的一月一号设为节日,也就是新年。
休息结束之后,种子号再次忙碌起来。
“主人,我们制造出一系列的曙光号探测器,用来探测曙光星系,为了让探测器更快开始工作,我建议让云母族帮忙。”紫二给秦毅传话。
“这没问题,要怎么配合与我沟通就行,不过云母族没有完整的语言,沟通会比较困难,你们要注意沟通上的问题。”秦毅回复道。
云母族的身体内部就有可控核聚变器官,在它们的帮助下,紫星人制造的探测器不用携带大量燃料。
这意味着同样的空间,能携带更多设备。
只需要让云母们带着探测器飞行,加速到一定程度放开即可,最终探测器只需要少量燃料调整轨道,便能快速开展工作。
数十个探测器在云母族的帮助下,向着曙光星内各自的目的地飞去。
有用来探测曙光星的恒星探测器,有行星探测器,卫星探测器,小行星带探测器,以及深空探测器等等。
它们主要用来收集曙光星系的具体信息,掌握各个天体的轨道信息,矿物探测。
又将五个巡天望远镜,放置在曙光星与曙光B星的拉格朗日点。
五个巡天望远镜按照菱形的方式排列,其中一个在中间,一同组成口径达到10万公里的望远镜阵列,以此获得深空探索能力。
当然,探测器与巡天望远镜本来是有的,不过在种子号的内乱中被破坏了一部分,经过一年时间的修复与改造后才发射出去。
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整个曙光星系有三个行星,曙光A星大约为5倍地球质量的超级地球。
由于某种原因内核已经冷却,它的磁场非常微弱,没有大气层,加上距离曙光星只有0.2个天文单位,星球表面的环境非常恶劣。
曙光B星不用多说,至于曙光C星,则是一个更大质量的气态行星,大致为B星的两倍质量。
并且拥有一个超大的行星环。
曙光B星与C星的轨道中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其总质量大约为曙光A星的一半。或许由于两颗气态行星的引力干扰,才没有形成行星。
当然在深空空间,也有数量不少的矮行星,它们没有能力清空各自的轨道,且距离很远,暂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