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卷

1 第一天

考点1 记叙顺序

速记口诀

顺叙倒叙和插叙,记叙顺序要分清。

从前到后为顺叙,脉络清晰层次明。

先说结果是倒叙,悬念波澜不能停。

添加支线成插叙,丰富内容显个性。

根据文章的中心,作者在选择、确定好材料之后,需要把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安排,安排这些材料的次序就是记叙的顺序。记叙文阅读中,题目常会让我们判断记叙顺序及其作用;写作中,我们也需要给所选择的材料安排记叙顺序。总之,掌握好记叙顺序对于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大有用处。

题目示例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记叙顺序,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3 从全文看,第⑦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

答题方法

记叙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其中,文章采用较多的记叙顺序是顺叙,考试中考查较多的是倒叙和插叙。这里重点介绍顺叙、倒叙和插叙这三种记叙顺序。

(一)顺叙

也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这是文章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记叙顺序的文章,脉络清晰,层次清楚,能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展现出来。

(二)倒叙

也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放在开头,然后再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注意,倒叙不是将文章的全部叙述都倒过来,而是将局部(事情的结局或高潮片段)放在开头,其他部分的叙述顺序保持不变。倒叙能够突出中心,使文章有波澜,还能够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倒叙的文章,有时首尾照应,结构紧凑。

(三)插叙

也就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主线,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情,或是插入对相关人物或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另一件事情或相关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毕,又回到故事的主线,接着叙述原来的主线故事。如果删去插叙部分,并不会影响主线故事的完整性。插叙的主要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丰富文章内容,使叙述更加充分、周密,使结构更加紧凑,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比如,我们熟悉的《少年闰土》这篇文章(题目是选入教材后加的),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的一段插叙,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的闰土,和中年时期的闰土做了对比。

对于选择和填空类题目,先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然后按照要求选择或填空即可。对于简答题,一般按照下面的格式作答:

某段/这篇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作用是……。

强化训练

初窥门径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毕业典礼,此外还写到了“赖床挨打”的事情,“赖床挨打”的部分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登堂入室

●阅读文段,完成相关练习。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瞧,旗杆顶上,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花圃里,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花丛中,扇动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

 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来描写春天的校园的。从“旗杆顶上”“草地上”“教室旁”等可以看出来作者变换了__________,故属于__________顺序。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