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蒋永文[1]

但凡重要学术会议,在其召开之后,会挑选部分参会论文结集出版,以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彰显会议的价值和影响,当是学界之通例。

中国历史悠久,边疆辽阔,民族众多。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边疆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统一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可供人们展开研究的一个独立完整客体。中国边疆研究历经千年积累、百年探索,因其所具有的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至今已渐成为社会科学诸多学科中的一门显学。20世纪末,马大正先生首倡“中国边疆学”,并指出:构筑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学学科,是边疆研究者的历史责任。中国边疆学构筑历经近20年的探索实践,业已取得重要成果。但时至今日,中国边疆学离真正进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名录还有很长的路。马大正先生虽年届八旬,仍笔耕不辍,并为此奔走呼吁,充分体现出其作为中国当代边疆研究学界旗帜性人物的学术品格和责任担当,令人敬佩!

为助力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推进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深入开展,促进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边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在边疆学界同人的支持下,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边疆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边疆治理与中国边疆学构筑高层论坛”,于2017年9月19~21日在云南师范大学联大校区举行。本次论坛召开之际,正值马大正先生八十华诞,因此,论坛的议题设置为:中国边疆学构筑的理论及实践、“大一统”思想与中国边疆治理研究、马大正先生的学术思想。因马大正先生在边疆研究学界所具有的巨大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本次论坛邀请到活跃于边疆研究领域的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50余名知名学者参会。学者们通过对马大正先生边疆研究学术思想的讨论,梳理了近20年来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探索和实践,对加快构筑中国边疆学形成诸多共识,成为本次论坛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从参加论坛学者的层次、规模以及议题的设置和所提交的参会论文质量看,本次论坛无疑是近年来边疆研究学界举办的一次高层次、高级别的学术盛会。

云南师范大学坐落于西南边陲,办学八十载,弦歌不辍,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继承了西南联大重视边疆研究的传统。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打造教育部“中国边疆学”名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中国边疆学研究”专栏,以及“西南边疆稳定与发展”“中国边疆学研究”等研究机构和科研平台,构建“‘一带一路’与中国西南周边地缘环境研究”“云南沿边地区非传统安全研究”“边疆治理研究”等创新研究团队,边疆研究成果丰硕、特色鲜明,学术影响力日益增强,已成为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方向。本次论坛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对我校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特色凝练、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学术交流的加强等,都将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

论坛结束后不到一年,即欣闻论坛成果收录论文35篇,即将以《中国边疆学构筑文集——贺马大正先生八十华诞》为书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梓行,可喜可贺!中国边疆学的构筑还将经历长期的探索实践并面临较为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大正先生等老一辈学人引领下,通过中国边疆研究学界的持续努力,中国边疆学的构筑必将取得更大突破。云南师范大学也将继续努力,为边疆研究的学术发展、繁荣和中国边疆学的构筑做出更多贡献。

祝愿马大正先生健康长寿,学术常新!

蒋永文

于2018年暑假


[1]蒋永文,云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