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李凡一边比划一边用原始语问道。
少女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名字。
人类新掌握的词汇首先要满足最重要的表达需求,比如危险,跑,敌人、朋友等。
相对而言名字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也就是说他们目前掌握的词汇虽然丰富了很多,但还没有丰富到能给族人取名字的地步。
而且当前每个人的个体性也没有体现出来。
个体性相对于集体性。
没有名字?李凡心中一动,“她刚才说的那句原世界语可能只是在问我的来历。”
因为语言的匮乏,原世界语的一些词汇往往会用来表达多重意思。
就连后世都有多音字,多义词。
“既然你没有名字,那我就给你取一个,然后你跟我学。”李凡一边说一边比划。想要用匮乏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意思太难了,必须加上手势。
少女明白了他的意思之后,点点头。
“取什么好呢?”李凡自言自语,从身边草地上摘下一朵野花来看了看,“就叫你紫萱好了。跟我学它们的发音,紫……萱……”
“紫……萱……”少女跟着学舌。
“太棒了,你学的很好。”李凡称赞道,指了指她,加重语气,“你,紫萱!”
“紫……萱!”少女指了指自己,脸上露出喜色。
很显然,她已经有了对名字的需求,个人意识进一步觉醒。
李凡此时心里在想,既然你们还没有名字既然你叫紫萱,那么部落里的其他女性族人就可以叫子轩、紫轩,雨馨,子涵、思琪,可馨,一诺……
男的就叫宇轩,俊杰,浩宇、宇泽、浩然、宇航、致远……
少女看向李凡,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看他的体格,像是很难通过狩猎考验的样子。”
心中颇有些舍不得将其赶走。
而且觉得此人的长相,貌似还有点……顺眼。
相对于之前的原始人只注意到李凡肌肉不够强壮身上毛少,紫萱明显能留意到更多的细节,比如他脸型轮廓比族人更加流畅。
而线条流畅是美的共性之一。
“苍天啊,大地啊,终于有同类不觉得我丑了!”看懂了少女眼神的李凡,此刻只想站起来高声感谢某位天使姐姐。
“之前的原始人类,我刚到他们部落的时候,人群脸上都是一脸嫌弃好吗。”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审美观,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仔细端详了一下少女,小麦色的皮肤,脸庞线条颇为柔和。
脸上涂着红蓝两种色彩,也不知道是用植物汁液还是矿石颜料涂上去的。
而坐在远处的其余几位男性族人脸上则没有。
大概是母系社会,女性崇高地位的象征。
休息够了之后,少女带着几位男性族人和李凡再次踏上返回部落的旅程。
路上顺便狩猎一些山鸡、野兔等小型猎物。
通过观察李凡发现他们的主要狩猎工具还是标枪。
弓箭更多的是起到驱赶、惊扰猎物的作用。
没有金属箭头的加持,弓箭狩猎的效率极低。即使当前的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也无法打造出好用的箭头。
想要拥有好用的箭头让弓箭作为主要狩猎工具,必须等到青铜时代才行。
一场狩猎下来,紫萱和她的族人成功狩猎了两只山鸡和一只野兔。
得亏当前的野生动物非常丰富,大有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味道。
要不然他们就会空手而归。
趁着人群狩猎的时候,李凡编织了一个草裙给自己穿上,避免了走光。
继续上路。
路过一条河流的时候,紫萱带着族人弯下腰,拾取河边合用的石块装进兽皮袋子。拿回部落之后,可以打造更多的石器。
李凡也跟着弯腰捡宝。
很快就找到了两块燧石,当前的矿物资源还是十分丰富的,因为没人开采。
其他动物也不会去捡,只有人类才会捡。
矿物被河水冲刷带到这里,又散落在河畔。
如获至宝的收集起来。
“黑曜石!”当捡起一块漆黑石头的时候李凡眼睛亮了。
将黑曜石放在石块上,拿起鹅卵石砸了下去。
崩开的地方便形成了锋利的贝壳形刃口,换到一边继续敲击。经过小心翼翼的多次敲击,没多久便打造出了一把黑曜石刀。
黑曜石刀非常脆弱,但很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划伤自己。
所以他又从河边的树上摘下树叶,将其重重包裹起来,再将刚才捡到的燧石包裹进去。
对于李凡的行为,紫萱和她的族人并没有阻止,也没有感到好奇。
毕竟他们也经常打造石器,李凡的行为已经不属于异常举动。
换做之前的同类,他们必定会模仿的。
捡够了石块之后,紫萱带着族人离开了河流,李凡跟上。
天黑之后还没到达部落,人群就在丛林里休息。
紫萱坐在树下休息,几个男性族人分批负责警戒,俨然是她的‘仆人’。
李凡坐在紫萱身边,很快也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中午,终于看见了紫萱所在部落的领地。
远远望去,领地外围有一片农田,里面种着一种一米多高的农作物。
茎秆上长满绒毛,叶片是线状披针形,50厘米左右,目前还没有长穗。
“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这种农作物该不会是粟吧?”李凡心想。
至于到底是什么他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毕竟远古时期没有被驯化的农作物和现代的农作物差别极大。
农田中除了农作物之外,野草疯长。
这个时代显然没有先进的除草技术,人工拔也不现实,太耗时耗力了。而且即使暂时拔光了,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长出来。
远古农作物本身产量就极低,加上野草疯长,加上鸟兽的破坏。让农作物根本无法作为原始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只能当做辅食。
再加上农作物从种下到收获,间隔期很长。
仅仅依靠原始农业为生,绝对会饿死。
用余粮度过青黄不接的间隔期?
如此低的产量哪有余粮!
所以李凡判断,这个部落当前的食物来源,还是以狩猎为主。
就算到了明清时期农作物都不能让百姓填饱肚子,更何况现在。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明清时期人多野生动物少,而现在是人少野生动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