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两年的铺垫

长久以来的野外生存,让他的胃都发生了变化,已经能够接受一整天只吃野果。

当然,人不可能长期只吃野果又不是草食动物,还需要食用脂肪补充能量。

所以他也只能暂时吃野果,时间长了还是要打猎食肉。

花费整整一天制作工具,在原始人部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都要为寻求食物而奔波。

人类族群只有在食物非常充足的情况下,才有空闲去思考、去研究并发现新的事物。

所以,文明都是在能轻松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产生的。

从原始人时代开始就是这样。

李凡记得,在华夏历史上有著名的33两白银理论,以及商鞅的‘贫民’之术。

人为的阻断百姓去思考、研究和发现新事物的可能。

如果从原始社会就开始搞这一套,人类连新石器时代都进不去。

做好石斧之后,开始开凿天然洞穴。

天然洞穴是天然形成的,不可能恰好完美到能让他居住的地步,所以还必须人工修整。

耗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才开凿出一小块地方来。

夜幕降临。

没有改造好的洞穴是不能居住的,因此他只能爬到树上休息。

四周传来啾啾的虫鸣,远处山中偶尔传来不知名的吼叫声。

抬头望向天空,夜空分外的明亮,繁星如斗。

在过去的一百年,李凡发现即使在雨天,夜晚也能看到星星。

这一夜,李凡睡的很踏实。

因为今天白天,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同类。

以前连同类都找不到的日子,那才叫一个绝望。

而现在他充满了希望。

看到了人生崭新的开始。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打猎获取食物,不但充足还有盈余。

这个时代的野生动物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改造洞穴。

开凿洞穴居住属于穴居。

穴居是人类重大的文明进步。

远古猿人从树上下来穴居,其过程耗费了百万年以上。

如果不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充足期,原始人类族群绝对无法从树上走下来。

开凿和改造洞穴整个过程,足足耗费了他将近两年时间。

工具太简陋了。

以前看一些野外建房的国外主播,几个月时间就能打造一栋宜居好屋,那是因为他们有现代化工具,而李凡只有石头。

在这两年时间里,他有空就去那个原始部落的领地边缘露个脸,混脸熟。

只在领地边缘徘徊是出于谨慎。

要是不小心太过深入,有很大概率被他们猎杀。

时间长了,原始部落的族人也逐渐看清了,他这个和他们一样直立行走的生物,并不是什么猛兽相反还很‘温顺’、友善。

在这期间,李凡还经常丢给他们一些自己吃不完的熟食。

烤肉的香味让捡到的部落族人如获至宝,露出灵长类动物才有的喜色。

原始人的喜只有获取食物的喜,并非现代人的喜包含诸般感情,比如胜利之喜,见到伴侣的喜,登高舆情之喜,人生得意之喜……

捡回去他们的首领优先享用,之后才是族人分食。

“铺垫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进入他们族群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

李凡将刚刚猎杀的一只古麂全部烤熟,然后选择在傍晚时分,扛着麂子走进了原始人部落的领地。

看到有人闯入,一名预警原始人立刻出现在他面前。

李凡也无法分辨此人是不是熟面孔,他看这些原始人就相当于后来的华夏人看外国人,总觉得他们的脸都长的差不多,无法分辨谁是谁。

看到李凡出现,预警原始人已经没有了之前对他的警惕。

而是眼睛死死盯着他扛着的烤麂,脸上露出欢喜之色。

“TORA……TORA……”那人朝身后的族人发出声音。

这个原世界语的意思是‘食物’

不多久,又有几名原始人出现。

人群见到李凡,全都没有了两年前的敌意。

李凡将烤熟的麂子放到地上,那几个原始人立刻过来,其中一人将麂子抱起,走向丛林深处。

李凡趁机跟上。

心中忐忑,觉得自己此举还是挺冒险的。

万一这群原始人不讲武德将自己猎杀。

他虽然能长生,但不代表不会被杀死不代表不会痛。

但为了融入同类族群,一些危险必须要冒。

选择在傍晚进入,也是为了预防发生意外发生。

一旦有意外,夜幕降临会大大增加他安全逃离的几率。

足足走了十里路,终于来到了原始人居住的领地里。

随着他的深入,原始人也多了起来。

男女老幼都有,

有的女人怀抱婴孩,毫无顾忌的喂奶。

看到‘预警原始人’扛着食物回来,加上熟食传来的香味,人群纷纷向他们聚集。

一个个都是从树上下来的。

“此刻的人类还没有发展到穴居的程度!”看到这一幕,李凡心中一颤。

原始人正式进入穴居时代,大约是在70万年前。

“我穿越的时代,起码在70万年前。”

我能长生,完全能活到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城邦文明。

“也就是说,如果这群人是华夏的祖先,我起码要再活70万年,才能见到炎帝黄帝,才能见到孔子老子百家争鸣,以及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

“如果这群人是西方人的祖先,我起码要再活70万年,才能碰到苏格拉底,见到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当然,70万年并不是准数,只能说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数据。

尼玛!

至少70万年的漫长岁月,让我怎么度过?

“tora……tora!”原始人不断的发出声音,其他族人闻讯也纷纷向这个方向赶了过来,

没多久就聚集了一群人。

李凡粗略的数了一下,大约有七十人左右。

70名成员,已经算是一个大族群了。

因为有了前面两年的铺垫,人群对李凡已经没有了敌意,当然也没有友好,

只是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麂子。

在人群当中,李凡发现了一名身材健硕的男性成员,人群对他都很恭敬,

看样子是他们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