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时代洪流

下棋?

看着满脑子只有下棋的樊生,孔丘哑然失笑,但也知道鬼神的意思,于是只是低着头,开始专心致志的下起来棋了。

只是...

当孔丘专注起来了的时候,樊生就有些悲哀了。

因为...

他下不过孔丘。

哪怕此时的樊生已经是鬼神了又能够如何呢?他从前不过是寻常的人罢了,也没有怎么接触过顶尖的棋手,对于围棋也不过是一知半解。

面对一般的人或许还能够抗衡一二,但面对身为顶尖先贤大才的孔丘,他又怎么可能顶得住呢?

不过是寥寥数子,樊生便投棋认输了:“算了算了,不下了不下了。”

他叹了口气说道:“咱们还是说说你编撰的这本书吧。”

樊生笑着:“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拿着这本书在讽刺这个时代?”

春秋这本书中所记载的很多的事情,事实上都是经过一些艺术加工的,这些艺术的加工往往也表现了孔丘对于这个时代某些事情的态度。

樊生只是一眼就看了出来,所以他开口询问孔丘。

孔丘也没有想过在鬼神的面前隐瞒什么,所以只是轻叹一声开口道:“瞒不过先生您。”

他沉默的坐在那里,脑海中的思绪仿佛是要游荡在天外一样:“我总想要为这个悲哀的时代做些什么,但最后却发现我什么都做不了。”

“我的仁没有办法拯救这个时代,我的弟子也不会听从我的劝告远离奸佞,而我所认为的奸佞真的是奸佞吗?”

“他们或许也各自有各自的想法罢了。”

“如同季康子一般。”

或许是因为这个历史多了“樊生”的缘故,所以孔丘并没有一条路走到黑,反而是在沉默中选择了思索,换了一个角度,换了一条路进行思考。

于是,他思考出了更多的问题。

“先生,人们什么时候能够安宁下来呢?”

安宁下来?

樊生不在意的随口说道:“待到天下一统的时候吧。”

天下一统?

孔丘第一次从樊生的口中听到这些“未来之事”,所以还是有些好奇的,当即想问,又有些犹豫,害怕这是不能够问的事情。

于是说道:“先生,天下终究会复归为邦周一般的一统吗?”

邦周一般的一统?

樊生直接摇头,他并不打算隐瞒孔丘,于是看着孔丘说道:“你知道法家吗?”

法家?

孔丘摇头。

在这个时代,法家的思想萌芽虽然已经诞生,但事实上还未曾出现。

樊生则是说道:“事实上,管仲、子产等诸多变法的人,事实上都是属于法家的思想,而季康子或许也算是其中之一,但他的思想却并不算纯粹。”

“事实上,在法家的思想中,他们认为天下应当建立起来一个“封建集权中央制度”的国家,就如同如今的这一个个的国家一样,只是它的区别是,天下只有一个国家,而没有其他的国家。”

“只有这样的国家形成了,黔首们才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但也只是局限于安宁的时候。”

孔丘沉默了一瞬后,再次好奇的问道:“那么先生,天下家国要一统,需要到什么时候呢?”

樊生看了一眼孔丘,略显庄重,又带着些许随意的说道:“大概....要两百多年后吧。”

他轻笑一声:“唯有经历过足够的战乱,唯有当这片大地上的所有人都厌倦了战争,想要和平,想要过上安宁生活的时候,他们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最后完成一统。”

“否则,想要实现真正的一统,很难。”

中央集权封建的国家?

这几个字集中在一起,让孔丘有些头痛,但他并非是不能理解,只是在理解了之后,他发出了幽然的叹气声:“先生,难道丘的思想是错的吗?”

“为何仁不能帮助家国天下一统呢?”

这又是一个问题。

樊生挠了挠头,他甚至想要和孔丘继续下棋了。

但他最终还是对孔丘有些偏爱似的无奈:“你的思想是没什么错误的,只是你高估了一些东西。”

樊生斟酌着说道:“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仁的思想或许适合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没有内乱,没有战争,已经统一了的国家中施行,但却绝对不适合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施行。”

“因为他并不能够提高战斗力,从而让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增强,他只能够让黔首们好好的生活罢了。”

“可在如今蛮荒的时代中,人们所需要的只是武器,只是想要复归一统,强者恒强,可以欺凌弱者,任何人都不想要成为砧板上的鱼肉,所以他们只能够图强。”

“仁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人这种东西,天生下来就是有所“贪婪欲望”的,或许有一部分可以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但大多数人是克制不住自己欲望的。”

“我们无法控制所有人都变成'仁',就等于我们无法让任何人变成“仁”,因为事情就是这么的残酷,时代和天下像是一座森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于是,只能如此。”

听了樊生的话,孔丘更加沉默了,但他终于像是释然一样了说道:“我明白了。”

他洒脱的笑着说道:“终有一日,当天下复归一统的时候,我的思想或许就能够得到认可了,也或许那一日天下会变得更加美好。”

孔丘看向樊生:“先生,我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还请您帮我看一看。”

........

敬王三十六年。

尾声。

这一年很快就进入到了终结的时候,天下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指的是那些权贵,尤其是吴国的权贵,吴王夫差,以及越国的权贵、越王勾践、范蠡、文种、以及奢。

姑苏城中

伍子胥与夫差的关系越发的差劲了,但...他却觉着这并不算什么。

因为他已经几乎完全放弃了夫差。

只是伍子胥也不准备使用手中的“树叶”,他只是想要像是老子一样,前往山林中隐居。

今日,他便是来辞行的。

“大王,还请准允我,告老归乡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