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诗会,再露锋芒

沈秀终于还是来了。

看见那个空了四年的位置有了主人,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朗面色阴沉的看向台前的沈秀,眼神之中满是怨气。

凭什么沈秀一出来就是万众瞩目,凭什么沈秀已经四年不在书院仍然深得先生喜爱!

他不服气,明明他比沈秀更优秀,为何沈秀能得到更多的青睐?

转眼,他的眼中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

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沈秀就算能应题写完一首诗,那也只是徒增笑耳。

就算是王朗自己压那四韵都用了半柱香,他不信沈秀能在半柱香之内写出一份佳作。

四年前的沈秀也没有这个本事。

相较于王朗的怨气冲天,方山和杜勉则是一脸的玩味。

“育明兄,依你之见,沈秀有把握在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完卷吗?”杜勉笑问。

方山,字育明。

杜勉,字志才。

方山摇头笑道:“我看他有点悬,数日之前和他交手,我能感觉到他只比我强上一线,这四韵难压,沈秀托大了。”

“非也,非也。”杜勉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沈秀是胸有成竹,这位小诗仙藏得深着呢,若非是沈家遭难,你我谁又能想到沈秀还是一名济世之才?”

闻此一言,方山依旧坚定自己的想法,或许沈秀真能创造奇迹?

哪怕沈秀能挺过这一轮,方山也不认为沈秀能夺得魁首。

不是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多自信,而是这一次他们注定是陪跑。

真正的主角不是他,也不是杜勉更不是沈秀。

这一届的华灯日诗会,那人也来参赛了。

那个曾让方山自愧不如的人。

那人在一众才子之中默不作声,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方山人前显圣。

他的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只有方山知道,那是对自己的嘲讽。

方山面若平湖,目光再次落到了沈秀身上。

半柱香时间,沈秀确实难以作出像样的诗词。

沈秀对郑铋昌口出狂言也是有自己的把握。

只见他未经任何思考,洋洋洒洒的在宣纸之上提下二十八个墨字。

上面写的赫然是清初江南诗人吴伟业的枫桥夜泊,最是应景。

怔!

在场的所有学子都被沈秀的速度惊得说不出话。

整个漱玉堂霎时间陷入寂静。

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

沈秀居然只是粗略审题便直接作答。

不是说他的小诗仙名头是徒有虚名吗?

哪怕是江苏扛鼎人物之一的方山也是用了将近半柱香时间。

“哈,打油诗嘛,我也能三步成诗,这韵脚我也能押上。”

江苏学子第一个跳出来质疑。

紧接着,其他地方的学子也紧跟着附和:“就是就是,沈秀若真能三步成诗,这魁首就算是让给他又何妨?”

淳安学子此时的面色也不是很好看。

沈秀若是真的写了一首打油诗上来,淳安在整个江南面前都将抬不起头来。

“沈公子,不若再深思一二?现在时间还长,细细琢磨之下,晋级下一轮应该不是难事。”

青衫老儒还是忍不住提醒沈秀。

周围的淳安一派学子也赶忙劝说沈秀:“是啊,沈公子,再思量思量吧!”

江苏学子看见这一幕,脸上的嘲意怎么也止不住:“沈公子写的打油诗那能是一般的打油诗吗?这可是小诗仙写的打油诗。”

“哈哈哈,是啊,我倒是想看看小诗仙写的打油诗和我写的有什么区别。”只见那人理了理袖袍,“这小诗仙说不得我也能当上。”

笑声如潮水般涌向整个金玉满堂楼。

金玉满堂楼内的其他客人也将目光聚焦于此。

此时,淳安学子只觉得钱塘江今夜格外喧嚣。

在见到沈秀将镇纸拿下,细细吹干宣纸之上的墨汁后,淳安学子面若死灰之色。

就连方山等人也不由得连连摇头。

沈秀太想出风头了,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一字不改?”王畿接过沈秀的作品笑问。

沈秀点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改了反而没有那般意境在身上了。”

王畿门下有弟子近千,唯独对沈秀念念不忘。

他就是看上了沈秀这般书生意气。

有了书生意气,日后进学,在胸中养一股浩然正气,沈秀封圣近在眼前矣。

满门弟子近千客,只有沈秀是书生。

淳安学子在看见沈秀这般托大,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竖子不足与谋。”方才还在劝诫沈秀的青衫老儒被沈秀的傲慢气得一吐血,晕死了过去。

“哈哈,要不说沈秀能成小诗仙呢,知道时间来不及,索性随便拿一首前作,届时哪怕是文不对题,他小诗仙的名头也不会落下,高啊,实在是高。”

“兄台说的有理,沈秀好一招以退为进,哈哈哈。”

众人皆以嘲沈秀为荣,似乎只要沈秀倒了他们便是小诗仙一般。

沈秀的速度确实让人容易产生遐想。

“寒山寺外客舟横,渔火如星照晚晴。欲问当年张继恨,残秋月落虎丘城。”王畿听不下外面那些腌臜之言,索性将沈秀所写之诗当众念了出来。

静,漱玉堂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众人的下巴再次被惊到了地上。

片刻之间,沈秀竟然能写出这样意境深远的诗作,恐怖如斯。

这样的安静只存在了数息,随后便是如同潮涌般的谩骂。

“舞弊!”

“舞弊!”

这么短的时间内,沈秀连基本的思考都没有,提笔就写下了这样一篇佳作,这怎么可能。

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有人提前泄题了。

再加上沈秀这么晚才到,显然是将诗提前写好之后才敢入试。

可耻!可恨!

此刻,他们恨不得将沈秀生吞活剥。

就算沈秀有小诗仙之名,可他不是真的诗仙啊!

哪怕是诗仙李太白,也是偶然灵感迸发之下才能写下传世佳作。

沈秀之作虽算不上传世,但佳作无疑。

怪不得旁人说沈秀舞弊。

王畿脸色一垮,沈秀的实力旁人不知他还能不知?

见旁人这般污蔑沈秀,王畿也忍不住开口:“第一题的题目是老夫即兴所做,你们是在说老夫在帮沈秀舞弊?”

王畿声音落下,诸位学子默不作声,但眼神之中仍对沈秀流露出不屑之色。

在江南,王畿若是都做不到公平公正,那就没人能做到。

若是沈秀这首诗是在香尽之前完成,那他们兴许只是震惊于沈秀的实力之雄厚,有夺魁之资。

怪就怪在沈秀太过招摇。

众人以沉默对抗,王畿也是一甩衣袖,怒声道:“那好,既然觉得老夫是在舞弊,那下一轮的题目就由诸位出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