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等功侦察兵

农忙已经过去,眼下入冬,村里正是大搞副业的时候。

这会儿冬天比后世冷不少。

王根宝家。

老队长王大全和队里几个干部围在火盆边,一边烤火,一边讨论今天的生产任务。

“最近粉条和豆腐利润都挺高,还供不应求,队里的豆子、红薯还有,保财和红梅,你们组任务重,再加把劲,争取把这俩的产量提高。”

“好的。”X2.

“还有,板材卖的也不错,后山那么多树,卫国,你和根宝做出表率,虽然很累,再坚持坚持,多锯点木板出来。”

“晓得了,爸。”

“嗯,大家加把劲,多赚工分,明天正好冬至,社员们劳累了一年,我们也奢侈一回,争取明天给大家包鲜肉馄饨吃。”

沪城这边过冬,吃馄饨,吃汤圆。

这两年,年景差,乡下一年到头吃不到一顿猪肉,社员们做梦都想吃顿肉。

听说明天有肉馄饨吃,几个干部顿时一阵高兴,连声叫好。

也就在这时,王根宝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王大全忍不住训了小孙子一句,又问,“阿远的身体有起色没?”

王根宝喘了口气,回道:

“虽说看着还是虚弱,但应该有好转,毕竟远哥还邀请我,和他一起进山打猎来着,我答应了。”

“阿远身子弱,你要拉大锯。”王大全狠狠瞪了小孙子一眼,说,“你俩进山打猎,这不瞎胡闹嘛。”

王根宝争辩道:

“远哥很有信心的,他可是荣获二等功的侦察兵,厉害的很,我和他进山,肯定能打到猎物。”

打仗和打猎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队里民兵队长王保财祖上猎人出身,属于懂行的,显然不看好秦远哥俩进山打猎,笑着劝说道:

“打猎有很多门道,阿远打仗强,打猎还真不一定如我,像我天赋好,祖上打猎的手艺学了十成十,现在不也巴巴上工挣工分。

冬天山里路难走,猎物狡猾,给队里上工比打猎强多了,像我给队里漏粉条,一天赚10个工分呢。

而根宝你拉大锯,每天挣得工分比我还高,机会多难得,就别想有的没的。”

拉大锯报酬是高,但也非常累人,老话中有四大累,搓大泥、积大粪、拉大锯、拉大犁,拉大锯排第一累。

村里又只有王根宝一家有这手艺。

老队长为作表率,催促王根宝爷俩卖力干,一连干了好几天,快把王根宝腰累折了。

因而王根宝想去打猎,除了被吃肉诱惑,也有些想偷懒的意思。

瞧见没人支持自己,他轻轻拽了拽王卫国的衣服,朝他一个劲地使眼色。

之前干活时,没少听儿子抱怨,王卫国哪里不明白儿子的意思,也心疼,稍一沉吟,总算扯出一理由:

“爸,要不就让根宝试试,眼下三年灾年刚过,猪肉供应恢复没多久,不好买。

要是买不到猪肉,根宝他们打到的猎物,兴许还能拿来应急呢。”

唉,臭小子昨晚一个劲的抱怨腰疼...

王大全看着一脸倔强的孙子,又想到自己年轻时壮如牛,因为拉大锯,老来一身病,不由重重叹了口气,顺坡下驴道:

“行吧,你跟阿远进山打猎,这事我同意了。”

“谢谢爷爷。”王根宝顿时咧嘴一笑,信心十足道,“你们就瞧好吧。”

王保财等几个生产队干部看到这一幕,知道老队长心疼小孙子了,也都理解一笑。

当然包括王大全、王卫国在内,众人都不看好秦远哥俩能有什么收获。

甚至,王保财还开着玩笑说;

“加油啊,根宝,我们大家伙能不能享口福,可全靠你们哥俩了,要求不高,能吃上兔肉就成。”

在他看来,秦远这哥俩能打到兔子,都算撞大运。

刚过八点,秦远带着王根宝进了山。

哥俩全副武装。

王根宝拎着麻袋,扛着秦远嘱咐拿的锹和镐,挖坑要用。

而秦远则提个装饭的小篮子,并背着一把从民兵队借来的步枪,前身有着一手高超的枪法,被他直接继承。

村子的后山叫佘山,绵延20多里地,高不过百米,规模一般般,但这已经是沪城最大的山。

这年月,沪城冬天有雪,前几天刚下过一场。

山里静悄悄的,灌木丛和枯黄的杂草丛生,树木光秃秃,偶有几声麻雀声传来。

雪化了,山路湿滑,秦远和王根宝迎着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风是湿冷的,比北方那种干冷更折磨人。

秦远走的艰难,瞧着两旁萧条的景象,心下不由发出感慨。

‘村里老人说得对,打猎果然不务正业,要不是开了挂,感觉我就算身体健健康康的,这趟进山,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就这从村里到大榆树这段路,因为走的人多,还算比较好走的。

哥俩也足足花了大半个小时,才到目的地。

瞧着面前扒了皮的大榆树,王根宝放下锹和镐,又抖掉鞋上沾着的泥,松了口气道:

“乖乖,这路真难走,总算见到了我们村的救命树。”

说罢,他郑重地对大榆树拜了拜。

这榆树是附近最大的一棵,瞧着有三人合抱那么粗,绝大部分部位的皮都给剥了。

饥荒年,榆树浑身是宝,叶子、皮、榆钱都能吃,充饥又饱腹,能活命。

甚至秦远听秦小霞说过,这两年附近村子,为争夺这大榆树上的资源,可没少干仗,还挺激烈。

嗯,这年头村民们很有战斗力的。

休息片刻,王根宝问道:

“远哥,接下来该怎么办。”

秦远竖起大拇指,瞄着大榆树西南方向比了比,又借助了一个望远镜,很快确定面板给的狗獾洞位置。

望远镜是他当侦察兵时配的装备,退役后,给拿了回家当作纪念。

而狗獾洞的位置在一个坡上,背风,向阳,冬天暖和,动物最是喜欢在那打窝。

“跟我来!”

放下望远镜,秦远按图索骥,头前带路,王根宝紧紧跟着。

向阳坡上,灌木丛有很多,但长有枸杞的,只有一个,红艳艳的枸杞像个小桔灯,冬天也没脱落,一眼就让秦远扫到。

他径直走了过去,拨开灌木丛。

一块石头半掩的洞口,顿时出现在眼前。

秦远顿时笑了,信心满满道:

“开挖!”

“这....这洞里就有獾子?”

王根宝看得瞪大了眼睛。

“对,这是狗獾洞,它们冬天在洞里冬眠。看见洞口那一小撮灰毛没,狗獾掉的,顺着这挖,一挖就能抓到它们。”

“狗獾我见过,后背有灰毛,乖乖,这真是狗獾洞啊,那这打个猎,也太简单了吧。”

王根宝表情满是难以置信,又好奇道:“这洞,阿远哥是怎么发现的?”

“说了你也不懂,我二等功侦察兵有特殊的追踪技巧。”

秦远信口胡诌:“草蛇灰线,总之只要有猎物的踪迹,逃不过我的双眼。”

王根宝听得煞有介事,虽不懂什么叫草蛇灰线,但还是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不愧是阿远哥,我服了!”

“好了,不说闲话了。”秦远摆摆手,又说,“任务有点重,你先挖着,我去找找还有没有其他的洞口。”

“好嘞。”王根宝很有干劲回说,“挖洞跟拉大锯比,差远了,干这活,我都值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