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四百年桃木
- 九叔:我是卸岭魁首陈玉楼
- 九月证道
- 2332字
- 2025-04-24 19:50:45
九叔对陈玉楼使了个神秘的眼色,陈玉楼瞬间心领神会,脸上浮现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恳切之色。
他语气诚恳地说道:“师傅,既然四目师叔如此不舍,那便作罢吧。俗话说,君子不夺人所爱!”
说罢,他话锋一转,眼神中闪烁着几分狡黠,“师傅,徒儿如今没有趁手的法器,不如就用一百零八枚铜钱,铸成一柄铜钱剑,权且先用着,聊以应对日常的修行。”
他灵机一动,瞥了九叔一眼,接着说:“对了,师傅,我还有许多师叔师伯,他们个个神通广大,德高望重。说不定哪位师叔或者师伯愿意赠予徒儿一柄上好的桃木剑作为见面礼呢!”
九叔马上附和道:“既然你四目师叔吝啬这柄破桃木剑,那以后就看看你其他师叔伯吧。”
这时,九叔又郑重地叮嘱陈玉楼:“玉楼,你要切记,做人必须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对你好,你就要加倍回报,以心换心,方能在这世间立足。至于那些对你不好、小气吝啬的人……”
他话还未说完,四目道长便一脸不悦地白了九叔一眼:“行了行了,我给还不成吗?”
九叔见状,立刻眉开眼笑地对陈玉楼道:“玉楼,还不快谢谢你师叔。”
陈玉楼恭敬地向四目道长行礼道谢:“谢谢师叔!”
四目道长虽故作轻松地摆摆手:“不过一柄桃木剑罢了。”
但脸上却隐现肉痛之色,仿佛那不仅仅是一柄剑,而是他珍藏多年的心爱之物。
他不舍得将这柄剑送给别人,是因为这柄剑是用一棵四百多年、近乎五百年的桃木制成,这种极品灵材,在修道界中可谓是凤毛麟角,几百年都难得一遇。
但是,陈玉楼的索要,他确实没办法拒绝。
毕竟,他作为陈玉楼的师叔,一柄桃木剑都舍不得,传出去,怕是要让人笑话。
九叔察言观色,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神秘兮兮地笑道:“玉楼,你师叔送的这柄桃木剑可不简单呢!它是用一棵四百多年、近乎五百年的桃木制成,这种极品灵材,在修道界中可谓是凤毛麟角,几百年都难得一遇。”
陈玉楼面色惊讶,怪不得四目道长如此不舍,桃木本就具有强大的辟邪之力,是制作法器的绝佳材料。
更别说这柄桃木剑是用遭雷击的桃木所制,其蕴含的灵力和威力自然不可小觑。
他心中暗想,正如四目道长所言,除了他,恐怕几百年间再无人有幸遇到这等灵材了。
这柄桃木剑在手,让他在这修道之路上多了一份保障和信心。
陈玉楼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此刻正好借此机会请教:“师傅,听说桃木成精必遭雷劈,难道桃木真的无法成气候吗?”
九叔微微沉思,随后缓缓解释道:“并非桃木无法成气候,而是草木成精本就艰难无比。修道界有言:三界之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
陈玉楼若有所悟。
所谓九窍,即耳、目、口、鼻及尿道、肛门等九个孔道,人与动物皆有,而植物则无。因此,草木难以成精。
“其次,草木修炼需吸收天地日月精华,历经数十年乃至百年,然而,大多数草木寿命短暂,如同昙花一现,难以积累足够的修炼时间。
即便草木诞生灵智,因其无法移动,也极易被其他动物精怪消灭,犹如脆弱的幼苗在狂风暴雨中摇曳。
至于桃木遭雷劈,其实所有草木成精都难逃天劫,因为草木寿命短,修炼时间亦短。
为求成精,它们往往大片杀死周围草木,掠夺其元气。
上天视每一株草木皆为生灵,故能成精的草木必然是杀生无数,天劫降之,实属常理。”
陈玉楼点了点头,解开了心中疑惑。
九叔突然又看了四目道长一眼,那眼神中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
四目道长顿生警觉,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似乎想立刻离开义庄,以免再被九叔“算计”。
九叔见状,莞尔一笑:“师弟放心,我不会再问你要东西了。”
四目道长这才放松下来,撇撇嘴道:“那最好不过。”
九叔转而问陈玉楼:“玉楼,你可想学些旁门左道之术?”
陈玉楼一愣,脸上浮现出疑惑之色,“旁门左道之术?师傅,我们茅山可是名门正派……”
他心中有些不解,毕竟在传统观念里,旁门左道并非道教宗门应接触的。
九叔立刻明白他的顾虑,解释道:“玉楼,旁门左道与歪门邪道截然不同。道术本身无好坏之分,修道者却有正邪之别。旁门左道并非歪门邪道。我茅山道士都会学习几门旁门左道之术,如炼器、炼丹、制符、控尸等。”
陈玉楼恍然大悟,原来炼器、炼丹等竟属于旁门左道之术。
他感慨道:“师傅,炼器、炼丹、制符、控尸,我都愿学。”
炼器与炼丹是必修之术,可以提升自己的法术修为和实力。
制符亦非常重要,符箓在修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能忽视。
至于控尸,虽可学可不学,但卸岭一脉常入古墓,其中不乏厉害的粽子。
若能掌握控尸之术,对卸岭一脉定然大有裨益,让他在面对危险时多一份手段和保障。
九叔却皱起眉头,告诫道:“玉楼,人的精力有限,学得太杂太多,反而会一事无成。你要有所取舍,专注于自己最擅长和最感兴趣的领域。”
四目道长也点头赞同,认为专注才能成就大事。
陈玉楼想了想,依旧坚定地说:“师傅,我想尝试一下。我相信殊途同归,既然我有修道天赋,在其他方面的领悟力也定然不差。”
他接着说:“师傅,我先学着,若哪一门进展不顺,再放弃也不迟。”
九叔闻言,点点头:“既然你想学,那就学吧。但你要牢记,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修道之路上走得更远。”
“是,师傅!”陈玉楼恭敬地点了点头。
随后,九叔再次叮嘱道:“制符之术我会亲自传授给你。然而,在炼丹方面,我们师兄弟中唯有大师兄,也就是你的石坚师伯精于此道。因此,你若想学习炼丹术,恐怕要等到前往茅山之后了。”
陈玉楼恍然大悟。
紧接着,九叔补充道:“至于炼器和控尸之术,你的四目师叔颇为精通。”
闻言,陈玉楼不禁惊讶地看向四目道长。他知道四目道长擅长控尸,却没想到他还精通炼器。
于是,他立即向四目道长拱手行礼,恳切地说道:“还望师叔不吝赐教,传授我炼器与控尸之术。”
四目道长见陈玉楼如此诚恳,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喜上眉梢,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追问道:“你当真想学?”
若是他将这两门技艺传授给陈玉楼,那么不仅在师叔的名分上,更在师徒情谊上,增添了一份深厚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