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明日上架)
- 血色战场:从打鬼子开始发育
- 汉唐风月1
- 2464字
- 2025-04-17 12:28:32
服部兵次郎有多果决,不仅派出了第8步兵大队和满洲步兵旅的一个步兵团,甚至还调了另外两个步兵大队的步兵炮小队随行。
这意味着,半壁山前的日军总兵力达到了3000余人,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编制的步兵联队,92式步兵炮甚至达到了8门之多。
第14混成步兵旅团当前仅存的重火力有五分之四都来到这里,服部兵次郎这不仅孤注一掷,更算得上火中取粟。
因为这样一来,罗文峪前线他的手里可只有一个完整编制的步兵大队外加两个半残的步兵大队,总兵力降至仅有2500余人,火炮仅有2门。
无论兵力还是重火力,和对面的暂2师比起来,都处于下风。
但服部兵次郎依然这么做了,虽然炮兵大队被偷袭他犯下致命错误,但这位日本陆军少将依旧在焦头烂额的战况中做出了足够精准的判断,他认为中方将领绝不会冒着失去防线的风险于今夜和他决战。
或者,只要给他1个小时时间,集合重兵攻破半壁山中国人小股部队的防线,中方指挥官就算是反应过来,也是来不及了。
不惜冒如此风险也要重新夺回炮兵阵地,干掉还在攻击帝国步兵本阵的中国人,不是为了泄愤。
而是,服部兵次郎知道,绝不能让中国人好整以暇的带走帝国的火炮,哪怕只是一门两门,在日后也会成为收割帝国步兵的利器,如果是超过六门,那绝对是他和第14混成旅团的灾难,就算有陆航的战机助阵,他或许也没机会攻克这道防线洗刷耻辱了。
正是在这样的战术思维下,第8步兵大队少佐大队长高桥健人出发前以军刀刺额,用滴落整个面颊的鲜血向自己的上司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日军援军运动的极其迅速,用时仅40分钟,人员装备就抵达了半壁山前。
大量的照明弹将第1营的正面阵地和两翼阵地照成一片白昼,8门步兵炮集火对中方阵地一口气发射了最少100多发炮弹,将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
总计有超过30挺重机枪,对正被炮火肆掠的阵地进行弹雨覆盖。
临时构筑的简易阵地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下,危如累卵!
被服部兵次郎的委任下成为最高指挥官的高桥健人少佐更是下达严令,一口气投入2个步兵中队外加一个满洲军步兵连,近500兵力向1营三面阵地进行突进。
200米距离保持的步炮协同虽然还远未达到17年后中国最精锐步兵令人瞠目结舌的距离,也是这个时代极其少见的冒险和坚决了。
照这个态势,若是没有援军,第1营就算再如何视死如归,也是坚持不到20分钟了。
幸好,他们还有后援。
第1营设置的半壁山阵地距离炮兵阵地这边并不太算远,日军的8门步兵炮集火巨大的爆炸声传到了曹烬耳中。
派出侦察的何不凡也发来信号,半壁山阵地遭遇炮击。
曹烬当机立断,抽调6门山炮,对步兵1营半壁山阵地前800米至500米区域进行炮击还击。
这次当然不可能瞎基霸打,那里可还有己方数百名步兵。
步兵1营的阵地是他和陆军中将讨论并选定的,他更是在昨日黄昏亲自带着两名老炮手去往那片区域,并设定好坐标已经火炮诸元。
只要王合春脑袋不犯浑擅自改变阵地位置,以此时日军所表现出来的迫切,那日军的重火器大致就在这个距离区间。
6门火炮在调整好射击诸元后,连续三发试射,同样将日军所在大致区域炸得火光冲天。
“八嘎!命令各步兵炮小队立刻转移!”野村太二原本因为暴躁而涨红的小脸在几发炮弹落下后,就已经变得煞白。
到这时,这位已经被服部兵次郎放弃信任的日本陆军少佐才想起,中国人不仅有炮,而且还有很多。
他们能炮击10里外的帝国陆军本阵,自然也可以炮击这里,如果让中国人把步兵炮给炸毁了,那这场仗就不用再打了。
与此同时,1营阵地上也打出三发绿色信号弹。
那也是曹烬事先和陆军中将约定好的信号,表示自己还能坚持,如果打出三发红色,那就代表着已是和敌人进入最后决战,炮兵阵地方向的己方必须立刻撤离。
此时还能坚持,那就说明炮击的位置大致正确!
6门山炮正式进入全速发射状态!
那边还有己方数百名步兵,可不能再让‘学徒’们上训练课了,全都是有经验的炮手操控,6门山炮在不到5分钟时间内狂轰出300发炮弹。
为了保证对日军重火力形成破坏和足够威慑,炮火甚至一度延伸至距离1营阵地不到200米的区域。
这一波炸的,强度很大,但效果或许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8门步兵炮,因为野村太二的命令下达及时,仅有一门在匆忙撤离时翻进山沟受损,其余7门炮连同炮兵都在汹涌炮火将山林淹没之前顺利跑路。
只是,日军炮兵这次可不敢再向之前那样抵近至四五百米距离上炮击了,最近的都停留在1200米之外,准度可是比之前要差的远了。
分布于几个山头上的重机枪阵地,也遭受鱼池之殃,4挺重机枪被炸成了渣渣灰。
而日军步兵由于缺乏足够工事防护,却成为这一场疯狂炮击的最大伤害者。
从还停留在后方的主力到已经开始向前突进的步兵,被炸死炸伤100多人。
不过这点损失对于此时拥有足够兵力的日军来说,还算是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按实际效果来看,应该属于典型的伤害性不大,威慑力却是极强。
而此时日军在场的最高指挥官高桥健人少佐、又命令组织了三轮突击均被中方步兵和火炮配合击退后,改变了战术。
不再大规模组织突击,而是以两三个步兵小队大约130名步兵抵近中方阵地前240米左右区域进行土木作业,另外却是派遣了大约3个步兵中队近500人进入山林,不惜大费周章的绕行。
按这个战术的话,哪怕三个步兵中队再如何奋进努力,也要两个小时才能抵达炮兵阵地那边。
而且,就靠这些没有重机枪和火炮支援的步兵,遇见装备有山炮、迫击炮的机动营和手枪连,指不定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无论从哪儿看,这都不像是一个日本陆军指挥官应该做出的战术部署。
事出反常必有妖,1营发现此情况后,立刻对周边山林进行侦察,并随后派出通信兵向后方的机动营进行通报。
收到1营通信兵传来王营长亲笔手信的曹烬,一双浓眉狠狠皱了起来。
他认可王少校的判断。
但是这样的话,却是一种极其糟糕的状况!
。。。。。。。。。。。。
PS:明天就上架了,虽然这不是风月的第一次,但绝对是军事作品里收藏最少的第一次,编辑跟我直说了,如果上架收订比也一般,那不如切了重新回去写抗战或是抗美援朝,风月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准备了这么久,写了这么多大纲和细纲,难道就这样结束了?
风月不信邪,还想拼一拼,希望喜欢的兄弟们给力订阅,收订比起来,编辑也会给推荐,成绩终归是会好起来的,希望风月能顺利完成这个故事,明天中午12点10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