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帮手
- 重生1977之我老婆是美女知青
- 马走田象走日
- 4012字
- 2025-04-29 23:59:12
收摊后,赵春来仅剩五斤白面。
按目前的形势,要想明天顺利出摊儿,靠所剩的白面是远远不够的。
看来,去后山村兑换粮票,要成为他每天的必要行程之一了。
昨天去过一次后,赵春来早已经轻车熟路了。
他来到刘三毛家屋前,敲了三下窗户。
“找谁?”刘三毛在屋里喊道。
“我找刘哥!抓药!”赵春来知道他要问什么,提前抢答道。
刘三毛从窗户内探头探脑的看向外面:“要多少…呦!是你啊?”
“是我,我今天想要二十斤。”
“怎么?看来生意不错呀!”
刘三毛捏了捏腮帮子,有些为难道:“可惜啊!今天只能卖你三副,想买多的话,只能明天再来了!”
“为什么?买…抓药还有限制?”赵春来有些纳闷儿。
刘三毛砸了砸嘴:“哪儿那么多为什么?你以为我不想卖你啊!来我这里抓药的,除了大户人家,别人都是一斤俩斤的买,谁会像你一样搞那么多回去?我倒是想卖,得有不是?”
看来是赵春来错怪他了。
“那也行,大不了我多跑一趟就是了。”
“这就对了嘛!做生意就得勤快起来,哪有一口吃成胖子的道理?”
没想到他还挺通透。
赵春来数好四块六毛钱递给刘三毛。
“多了。”
刘三毛欲将多出来的一毛还给赵春来,奈何赵春来摆摆手。
“你收着吧!我以后可能经常来你这里买,辛苦一下,帮我留意着点就行。”赵春来解释道。
“没问题!想不到你这人还挺讲究,是块做生意的料。”
刘三毛将钱欣然收下,给了赵春来三张五斤的粮票。
虽然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可照样下去,赵春来还没等攒够钱,就先把人累垮了。
他得找个帮手。
找谁呢?这是个问题!
村里就那么些人,都各自忙各自的,谁有闲工夫陪他去摆摊啊?
高伟光也不在,妹妹得照顾家里,弟弟才七岁,更不行了。
赵春来想了一路的问题。直到他看到蹲在村西头的王根,这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吗?
他灵机一动,要不,让王根试试?
王根这人吧,只是看起来呆呆傻傻的,但他干起活来可从不偷懒。
而且只是让他帮忙打下手,只要教会他简单的步骤,他就会有模有样的学着做。
长此以往,只要只专注于做这些事情。或许,他还能做的更好。
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考虑到还能为王根找点事儿做,也不至于整天在村子里瞎晃悠,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
赵春来耐心地等王根吃完凉皮后,才试探性的问道:“王根,你想不想挣钱?”
王根没有回答他,只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赵春来。
他习惯了别人经常为了寻开心,故意开玩笑逗他玩。
他似乎对赵春来充满了戒备。
赵春来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所以,他得做点什么好让王根相信他,而不是在欺骗他。
空口无凭的,换谁都不会信。
赵春来从兜里数出一块钱,递到王根面前。
他故意放低了语气:“来,王根,这一块钱算是给你预结的工资,你先拿着。我每天会给你俩块钱工资。等明天干完活儿,我再给你结剩下的一块。你看可以吗?”
王根仍旧没有吱声儿,他眼巴巴地盯着赵春来手里的钱,痴笑了一声儿。
赵春来看得出来,王根其实是想拿的。
正当王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时,他又把钱往王根的方向靠了靠。
王根瞬间像触了电一样,下意识地将手又收了回去。
赵春来见状,干脆直接将钱塞到王根手里。
王根乐呵呵地傻笑着,嘴里不停念叨:“钱,钱,赵春来给我钱了!”
“你看!我没骗你吧!你要是跟着我干活儿,每天都能拿到钱。”赵春来见终于有点起色,便又顺势说道。
王根开心像个孩子一样,将钱藏进口袋里。
“是…是做凉皮吗?”
“对!你真聪明!”
“可…可是…我不会…”王根有些结巴的说道。
看到王根有些紧张,赵春来坐到他一旁,拍了拍他肩膀。
“没关系,你不用做凉皮。你就帮我打打下手,给客人端端凉皮、剥剥蒜、洗洗碗筷什么的,这些你都会的。”
“我…真的可以吗?”王根低下头,扣着手指自言自语道。
“为什么不可以呢?你要相信你自己,再说了,你都还没做呢!总得先试试吧?”赵春来鼓励他道。
王根突然眼神儿明亮起来,抬头说道:“赵春来…给我…凉皮吃。”
“对,我每天都会给你凉皮吃的,想吃多少吃多少。”
“给…给爹吃。”
“好!等你挣钱了,可以带王叔吃好多好吃的。”
赵春来一字一句的应道。
“不…不许…骗人,拉…拉钩。”王根颤颤巍巍地勾起小拇指。
“拉钩!”
赵春来也学着勾起小拇指,和王根就此立下了,属于他们俩人的约定。
下午阳光,树影婆娑下,俩个从小一同长大的年轻人,彼此看着对方笑了起来。
“对了,王根,你爸什么时候回来?”
这么重要的事情,仅说服王根是不够的,得让王永存放心才行。
“爹进…进城了,晚上才…回来。”
“好,那我先走了,你明天上午九点左右,在这里等我,我来接你。”
“嗯!”王根用力点了点头。
赵春来起身骑上脚踏车,同王根挥手道别:“王根,再见!”
“再…再见!”
就这样,赵春来的帮手算是找好了。
这样多一个人,或许比他独自摆摊儿,要轻松许多。
下一步,赵春来要去供销社买面。
供销社的麻婶儿,见赵春来连着俩天,都来买这么多面。
还以为赵春来发了什么偏财,便拐着弯儿的打探道:“春来!你家这是有啥喜事啊?来客人了?”
赵春来也听出了麻婶的话里有话,便随口一说,打算搪塞过去。
“害!我家能有什么客人啊?帮朋友买的。”
“什么朋友啊!一下买这么多面?”
不愧是被称为村里的“”情报中心”。
眼看这麻婶儿势必要刨根问底,赵春来赶忙转移了话题。
“诶!麻婶儿,还有散酒吗?”
“有啊!还说你家没客人!要多少?”
“给我打一斤吧!”
说罢,趁麻婶儿打酒的时候,赵春来数好俩块七毛钱,摆在柜台。
赵春来一手拎着白面袋子,一手提着酒瓶子,大步流星地离开这是非之地。
出了门后,赵春来就意识到:以后不能在村里再买面了,这样干下去,迟早出事儿。
买完面后,赵春来出发前往地里。
经过昨天闹的那一出,估计此时的秦建军,还在炕上躺着休息呢!
一时半会儿的,他暂时没有精力出来折腾了。
所以赵春来没有去知青队,而是直接去了赵春生那里帮忙。
晚饭过后,赵春来拎着酒瓶子,打算去拜访下王永存,并和他说明情况。
还没等赵春来到他家,结果在去的半道上就碰到王永存。
“王叔!您…这是才回来吗?”赵春来没想到王永存这么晚才着家,可够辛苦的。
“哎!春来,这不是今天多捡了点酒瓶子嘛!和城里老板讲价讲了半天,耽误了会儿功夫。你这是…”
“我刚好来找您商量点事情,王叔。”
“找我?”王永存一脸震惊。
“对!是这样的王叔,我打算让王根跟我一起去出摊儿。既能给他谋份差事,也能帮您分担一些压力。除了吃饭,我每天会给他俩块钱…”赵春来正说到一半。
“多少?俩块…”王永存不可置信地问道,以为他听错了。
“您要是觉得少的话…”
“不少不少,你这给的也太多了!我一天捡瓶子也卖不了多少,你这做生意真的能挣这么多?”
赵春来笑着说道:“王叔,我知道您现在可能不太相信,但您等王根明天回来不就知道真假了吗?”
王永存还是不太放心。
“可是他现在这幅模样,能干这活儿吗?会不会吓到客人啊?别到时候影响你生意…”王永存喋喋不休地问了一大堆问题。
“您就放心吧王叔!我和王根从小一起长大的,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他饿着。”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让他去呢?”
“明天上午就去,我都和王根商量好了。”
“他答应了?”
赵春来点了点头。
王永存顿了顿,思索片刻后,终于开口说道:“那行吧!让他去吧!总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
见王永存答应了下来,赵春来也一下子松快了许多。
“那就这么说定了王叔…对了!这是专门给您带的。”
刚打算转身离开的赵春来,这才突然想起,差点把酒给忘了。
“春来!你这是干什么!快收回去。”王永存推搡着,坚决不要赵春来送的酒。
“你都帮王根这么大忙了,还又送酒过来,你这让我怎么好意思收呢!拿回去拿回去。”
“王叔,您今天说什么也得收着。这也没花多少钱,您要不收,我可就不带王根挣钱了哈!”
王永存拗不过赵春来,只好收下。
“你说你这孩子,你让我该怎么谢你才好…”
“王根就是谢礼!再见!王叔。”赵春来跳上车,与王永存挥手道别。
王永存在原地愣了几秒,直到赵春来消失在夜幕里,他才转身朝家走去。
他总觉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不太真实,仿佛像做梦一样。
他想:又或许,赵春来没准儿就是他们家的贵人呢!
次日清晨,赵春来收拾好东西后,就起身前往王根家。
见到王根时,赵春来都差点没认出来。
昔日那个邋遢的年轻人,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尽管有些破旧,但还是让人眼前焕然一新。
他不再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乱糟糟的头发也梳理整齐,简直像活生生的变了个人似的。
赵春来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呦!王根,今天打扮的这么帅,差点没认出你来!”
王根咧起嘴笑道:“爹…爹说…要我收拾…收拾干净,才能去。”
“王叔说的对,咱得打扮漂亮了,才有客人来买凉皮儿。”
赵春来再次踏上这条熟悉的小路,与之前不同的是:除了分量变重的车子蹬起来有些吃力之外,他终于不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到处奔波了。
对赵春来而言,王根是他的伙计,也是他的朋友。
是责任也是陪伴。
一路上,王根安静的坐在车后,好奇的看着路边的风景。
在他的眼里,除了平遥村,一切都是新奇的。
到了厂区门口,赵春来一边准备着蒸凉皮,一边和王根耐心地讲述着工作内容与流程。
他总是默默跟在赵春来身后,仔细倾听着赵春来的讲解,观察着赵春来的一举一动。
之前总是一个人的赵春来,如今身旁又站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这不禁勾起了对面的褚言良,和小西安的好奇心。
“喂!我说,这小赵为了和你抢生意,都雇人来帮忙了!”褚言良真是一点都不避讳的,和小西安说着玩笑话。
“净瞎说!看样子…应该只是帮忙打下手的学徒。”
小西安打量着赵春来身后的王根猜测道。
“人家那么年轻,都当师傅了!你手艺这么好,不得收个开班大弟子啊!”
“嘿!哪儿跟哪儿啊?这烟熏火燎的,要不是为了钱,谁愿意出来遭这罪啊!”
王根人看着傻乎乎的,但学起东西来,脑子还是很灵光的。
虽然王根平日里滴水不沾,可经过赵春来的一番演示和教学,他总能信手捏来地掌握好方法与技巧。
一切都准备就绪后,王根默默地坐在赵春来一旁,等待工人们下班。
像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他竟还有一丝莫名的紧张。
当工人们从厂区大门蜂拥而出时,王根却吓得急忙把脸埋进怀里,生怕别人发现他的存在。
经过长期的羞辱与嘲笑,心理上有一定的应激反应是很正常的。
赵春来也注意到了王根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