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我愿与刘备结好!
- 三国:从徐州开始再造季汉
- 爱潜水的小明
- 2207字
- 2025-04-05 23:00:08
袁绍面对着诸多文臣武将高座于大殿之上,低头看着袁术来使送来的信件。
这封信件是放在传国玉玺里面的。
打开包裹的那一刻,不仅是周遭的文臣武将,就连袁绍都震撼不已。
没人想到袁术竟然会派人送传国玉玺前来。
但袁术征战多年形成的危机意识提醒他,此事肯定不简单,
于是他便忽略传国玉玺,拿起旁边的信件读了起来。
下方的来使瑟瑟发抖地拱手作礼跪着,头低低地。
他在害怕。
害怕袁绍会不同意出兵,那么他的家人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老天!你一定要让袁公同意出兵啊!我一家老小的性命都交予你手上了!”
他在心中暗暗祈祷。
然后,略微抬头,用余光瞥了一眼袁绍,想从表情中看出其心情如何。
若是笑颜展开,说明这事必成!
若是面无表情,说明他在衡量利弊!
只要稍加劝说,定然可以将出兵的几率大大提升。
可.....若是眉头紧皱,说明这事要完了。
“呼。”
来使深深呼出一口气,声音很低,除了他自己没人能听到。
“虽是面无表情,但事情仍有转机!”他心想。
许久之后,原本平静的大殿被袁术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我那族弟,情况真有信上所说的如此惨烈?”
来使抬头,却发现袁绍正在对视着自己。
他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袁绍的目光有些狠厉,不像是看着使者的眼神,倒像是看着死人的目光。
“是的!袁公!”
来使还是强行压下恐惧,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说道。
出乎意料的是,袁绍居然点了点头。
“此事我已知晓,你且下去,我自有定夺。”
这让来使觉得很奇怪。
这算什么?
拒绝么?
可他为何又如此的平静?
同意么?
可他为何不出兵!
“尊令。”
来使鬼使神差地说了这句话之后便由袁绍的下人领了出去,前去邺城的驿站。
“诸君,你等如何看待此事?”
袁绍向下面的武将文臣说了信中内容:
袁术被围困寿春,兵马钱粮告急,急需救援,为让袁绍出兵,袁术甚至奉上了传国玉玺。
说事成之后,袁术愿意俯首称臣,唯袁绍马首是瞻。
望他念及同宗同族,发兵相救。
“主公以为如何?”
不知道是谁问出了这句话。
袁绍听到后,起身朝着两列的中间走来,自说自话。
“我与袁术出身袁氏,他是嫡子,而我只不过是一个庶子。”
袁绍有些自嘲地说道。
“他始终认为比我高一头,公开贬低我说我是袁氏的家奴,认为我不配与其并列。故而我袁术,自小关系便不和。”
“后来,讨伐董卓之时,我被推举为讨董联盟的盟主,他则掌握粮草的供应,兴许是不满我的领导地位,所以时常暗中掣肘。”
“我从未理会过他,因为我知道我一定比他强。”
袁绍回头,指着案上的传国玉玺以及信件,满是胜利者的模样,说道:
“这就最好的证明,我如今拥兵数十万,且即将攻克公孙瓒拿下幽州。而他,却要来向我求援。”
袁绍忽地笑了笑。
“如此之人,你们说,我该不该救?”
袁绍转而又把问题抛给了自己的谋士武将。
“这无耻的匹夫,救他作何?!”
颜良开口说道,带着些许怒气。
“不错,这匹夫竟敢称主公为家奴,还要主公顾念同宗之情,如此之人,不值得相救!”
文丑也是带着不满应和。
正所谓主辱臣死,主公受到如此侮辱,他们自是受不了。
袁绍又听了听其他武将的想法,包括张郃、淳于琼,基本都是与颜良文丑的看法一致。
象征性地点了点头。
随后便看向了沮授、田丰等谋士。
“你等有何看法?”
“主公,依属下之见,袁术是万万不能救的。”
沮授开口说道。
“哦?”
袁氏顿时来了兴趣。
若是沮授所言与武将相近,袁绍会顿时失去兴趣。
可沮授所言与武将稍有不同,因为他说了“万万不能”。
就代表着一定有其见解。
“如何不能?且说看看。”
“主公,如今刘备已然将天子接到徐州,而他自己又莫名其妙成为了所谓的皇叔。且不论这个身份是真是假,可他受天子之命攻伐袁术此事却是为真。”
“倘若我等出兵相救袁术,天下人定会说我等不尊圣命,意图相救逆贼,有谋反嫌疑!”
“主公出身袁氏,四世三公,世代忠于汉庭,倘若一旦相救袁术,主公的名望就会一落千丈,如同那袁术一般,众叛亲离!”
沮授条条分析。
身后的田丰也是频频点头,附和着说道:
“主公,沮授所言极是!袁术是万万救不得,一旦相救,主公便会成为人人喊打的逆贼,得不偿失!”
“还有那传国玉玺,也是万万要不得!”
袁绍不笨,若是他拿了传国玉玺,势必也会被天下人视作逆贼。
被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
“依二位先生之见,为今之计如何?那传国玉玺如何处理?”
袁绍再次问道。
“主公,袁术此事毋庸置疑,不可救。至于那传国玉玺,属下倒是有一计,可让这传国玉玺发挥它的价值,为主公带来些许好处。”
沮授嘴角扬了扬,似乎对自己的计谋很有信心。
“先生且说。”
“主公可将那传国玉玺以及袁术使者的人头一同送给刘备。刘备如今已然势大,决计不可与之为敌。”
“将玉玺以及来使人头送给刘备,不仅可以向天下人宣告对汉室的忠心,还可以与刘备交好。行远交近攻之战略!为主公扩张领土争取时间!”
“而且属下曾听闻刘备背后或有高人,有此人在,刘备方有今日之能,主公目前羽翼未丰,不可与刘备撕破脸面。”
袁绍听完后没有不悦,反而是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刘备身后有高人之事他早已知晓,毕竟曹孟德就栽在了此人手上。
所以他对此人格外关注。
甚至想过要将此人弄到手,却想不到任何办法可以让他归附,袁绍甚至不知道他是谁。
于是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就依沮授所言!”
袁绍重重一拍案上的醒木,对着颜良正色道:
“颜良,你派人将那来使暗中做掉,而后遣人将他的人头以及这玉玺送至刘备处,并要还要表达我之善意!”愿与他刘备结好!”
“喏!”
颜良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身便准备走出大殿。
既然主公已然决定,那他作为臣子照做便是。
“慢!”
袁绍忽地喊住了颜良。
“我且修书一封,将此书信一同带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