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体店淘的一条漂亮的花裙子,在柜中放置有半年了,前两天被我翻了出来。这件衣服对我来说有两处不甚满意。一是领子为双层,但下面一层显露的部分稍觉宽大,对比娇小的我,穿上后肩膀似乎变得壮实起来,整体看起来不太协调;二是袖子着实太长,胳膊自然下垂时,袖口竟盖住了我的整个手面。可是它有着苔绿的色彩,墨紫碎小的印花以及传统而又飘逸的设计,这些都让我看了心生欢喜。当时毫不迟疑地将它买下,就是想着以后可以找裁缝修改一下。如今也到了快要穿的季节了,所以我马上想到了那个女人,找她试试看能否改造成功。
车公子此时是最得力的助手了,骑上它,虽然地点远在城际,要飞速奔驰大约30分钟,但也不在话下喽。
与她结缘也是因为一件衣服的修改。那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件大衣,但是领口的设计让我不能接受,虽然大衣穿起来长短肥瘦都合适。当时我跑遍全城,找了好几家裁缝店,得到的答复不是手工费高到离谱,就是被笑说这怎么能改?气恼之下,回到家中,我自己摸索着在大衣领口订了两个暗扣,一切问题完美解决。但大衣的袖子还是很长,对我来说这几乎是买的衣服的通病。但我实在不想跨入那些裁缝店的门口了,也有点不相信她们的水平。想到城际对衣服裁剪的需求是不是大些,门店应该多些,技术应该好些,于是便想到那里去看看。所以就有了我和她的第一次交道。
那家店铺就在城际的路口。当时我巡视街头,捕捉到她家玻璃门上“修改衣服”的字样,便停下车来推门而入。她正站着和一个男人闲聊,后来知道那是她的丈夫,翘着二郎腿身着笔挺的西装坐在缝纫机旁,一副干部派头,与她的朴素的农妇装扮形成强烈反差。夫妻二人谈笑风声。屋内面积大约20平方米左右,凌乱地摆放着各式物品。有小孩的成品棉衣,线帽童鞋,绒布枕套售卖,墙角堆放着成捆的布匹。
一台缝纫机摆放在当门的位置。看我进来,她问明来意,约摸好衣袖的长度,让她的丈夫负责拆线。可以吗?我心里充满了不信任。但见她的丈夫拿着小剪刀一点一点仔细地将线挑开,动作蛮熟练,平时应该没少干这活,我稍稍放下心来。这时来了一个50岁左右的妇人,要改一件上衣,说是她女儿不穿送给自己的。接洽完毕,健谈的妇人和夫妻二人聊了起来。说话中得知,女裁缝的丈夫在附近的农行上班,他们有两个女儿已成人,并早早在市里买了房子,生活过得舒适惬意。女裁缝很熟练地将我的衣服改制完毕。我拿起看了一下,意外发现袖口有一处在拆线的地方被剪了一个小口。女裁缝毫不在意地一笑,找出针线,三下五除二修补起来。补完的地方虽然有些许瑕疵,但不影响大面,袖子修得也还合适,价钱公道,活干得尽管不是那么细致,但还算让我满意。
基于上述的结识,有了我这第二次的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