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童叟无欺

第二天一早,马宇带着贾诩和张绣一起吃早饭,贾诩向张绣说明了昨天马宇对自己的相救之事,贾诩张绣两人本也相识,很快就熟络了。

“对了二哥,昨天我说的那件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马宇提到张绣买官的事情。

张绣放下碗筷,回答道:“四弟,我考虑清楚了,你说的很对,与其把生死交给别人,不如自己把握,等这次回去我就和家里商量,派人进京买官,先做一校尉,如有战事,自己也可有能力建功立业!”

马宇高兴的端起茶杯:“这就对了嘛,来,二哥敬你一杯,等我行过弱冠之礼,我们一起建功立业,保我大汉千秋万代。”天下还没有乱,马宇也只能有汉室头衔来绑架张绣了,毕竟张绣和贾诩还是有差别的,贾诩对汉室本就没有什么忠心可言,贾诩属于利己主义者。

三人碰杯,张绣也开心的畅想着未来。

吃过早饭,张绣带着行李骑着马向自己家武威祖厉而去,马宇则带着贾诩去往当地的奴隶市场。

西汉和东汉是以自耕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但社会上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奴隶,有着完全不同于自由民的身份,东汉后期,奴隶的存在仍很普遍,遍及社会各处。两汉奴隶的来源,概括起来讲,主要有5种:战俘、罪犯、因债务而出卖、掠劫、奴隶的子女。

罪犯为奴是汉代刑法中的规定。汉律继承了秦律中的连坐之法和收孥之法,规定“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尽管史载西汉文帝废除了“收律相坐法“,但实际上并未能执行,收孥法依然存在。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罪人的家属即没入为官奴。

战俘作奴,除少量赏赐给私人外,都是在皇室和官府劳动,也属官奴。两汉官奴究竟有多少,尚无具体数字。《后汉书》说王莽时,因铸私钱而没入为官奴婢、到锺官作工的有80万人之多,这只是私铸钱币一项,则当时全国各级政府所控制的官奴隶的总数要大大超过这个数字。

贫民因债务、穷困而卖身为奴之事在两汉司空见惯。农民受官府租税压迫、地主地租榨取、商人高利贷盘剥,无计生存,被迫出卖儿女和自身为奴。

两汉政府官员中奏疏时常谈到,以为是一大社会问题。两汉王朝,从高祖刘邦,到西汉末和新莽时期,都反复下诏赦免“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东汉的光武帝下了7次诏令释放那些自由民沦为奴婢之人,但汉末仲长统说,东汉的豪人之室,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说明两汉时期,自由民破产为奴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而且东汉比西汉更为严重。两汉豪室巨富拥有的奴婢,动辄成百上千,这些都是私属的奴隶,不可能得自战俘和囚徒,应该主要来自贫民卖身为奴这个途径。文献中也记载有官奴婢转卖给私人,但这不是主要途径。

掠劫异族人为奴主要在边境地区,内地即使有,也是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蜀四周出产,列有“笮马、笮僮、旄牛“,僰僮是西南较原始的少数民族,这里与牛马等并列为商品,显然是将这些人掠劫之后作奴婢买卖。

奴隶不仅本身为奴,其子女也是奴隶。奴隶子女,汉代称为“奴产子“,像西汉战将卫青即是奴产子,其母卫媪是奴婢,所以卫青一直作奴婢为人牧羊,直到卫青之姊为武帝所幸才跻身朝中。

两汉政府拥有的官奴隶相当多,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宫殿、陵墓和城池的工程建设;戌边屯田等国防事务;盐铁、铸钱等手工业及采矿业;耕种官田;服侍、杂使等生活服务。两汉时期由国家组织的工程建设非常繁多,宫殿、陵寝、城池,乃至修桥开路,都征调奴隶。史书明确记载,西汉诸帝中景帝阳陵、宣帝杜陵、成帝初陵,都有徒修作,现在遗存的东汉徒葬墓砖是为埋葬死去的修陵工徒所制,其记载各徒的籍贯,遍及关中、中原、齐鲁、江南各地,由此可见东汉征发徒来修陵的情形。西汉曾征发诸王、列侯之徒2万人修治长安城。昭帝元凤年间,又征募天下的徒筑辽东玄莬城,这些是用徒修城的明证。《盐铁论.水旱篇》说及当时县官使用徒缮治道、桥,《隶释》卷四载《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云,蜀郡太守为造尊楗阁用工1198日,历时3年之久,全是使用徒。汉代永平六年(公元63年)开通关中通四川的褒余道,道长258里,为修筑此道,征用广汉、蜀郡、巴郡徒2,690人,总计用工766,800多人,历时1年以上,徒劳作辛苦,可想而知。

两汉时期的官奴隶广泛用于国防、军事。汉武帝时征伐南粤,分兵4路,基本上以罪人充兵,后来伐益州昆明、征大宛和匈奴,都使用奴隶。汉朝官手工业大多使用刑徒和奴隶劳动。官奴隶也用来养马、耕田。私家奴隶的使用十分广泛。从事种种繁杂的家务劳动,包括修理工具、打扫庭院、种植菜蔬、喂养家畜、上市购物等。工商业中也有使用奴隶的记载,像大商人刁间用奴隶做生意,巴蜀大铁商卓氏有僮千人。农业方面使用奴隶劳动的更是多不胜数。

总之,两汉社会奴隶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奴隶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已经在这里长大的马宇来说,他也是习以为常了,不过他想的是利用这些奴隶来发展自己,也是变相的解救这些奴隶。马宇明白想要改变这数百年的奴隶传统根本不可能,将来自己只能慢慢去改变奴隶制度。

“各位老爷、大人、贵人,我这些奴隶男的身强体壮,女的屁股又大又圆,洗一洗白白净净,还有匈奴、羌族,有需要的老爷们尽可前来挑选。”一个身高六尺,年约30岁的男子,衣着颇有塞外之风,长相不似汉人满脸络腮胡,应是匈奴或是羌人,大声叫卖着。他这里应该是本地奴隶市场最大的摊位,一眼望去大概一百多奴隶,男女都有,最小的5-6岁,年龄最大的不过30左右,单论年龄,确实品质上佳。

马宇和贾诩互相看了看,两人心照不宣的走向了这最大的摊位。

这叫卖的汉子看走过来两个锦衣华服之人,也是满脸堆笑对着贾诩道:“贵客临门,客官尽情挑选,我这价格公道,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