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烛龙之邀

钟,古乐器也。

钟山,原名章尾之山,因其形似古钟,得名钟山。此古钟内含焚天炎火,为烛阴栖居之地。

烛阴,创世之火行。

混沌初开之际,照九幽之阴,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

后燧人氏钻燧取火,点燃山海界第一把火炬。烛阴助燧皇击败昆仑古神,归隐于钟山长眠。

钟山有神人,名曰逴(chuò)龙,因烛阴居于钟山,更名烛龙,为昆仑之客卿。

烛龙于钟山之顶建烛九阴之台,以供火行烛阴,祭台之后是钟山神府邸之所在。

玉朝云与廪君登临钟山之顶,见烛九阴之台,其上供有烛阴之像。

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

祭台之下,有一老叟,鹤发银髯,着龙纹赤衣。

见来人,老叟便背手微笑向前,但玉朝云和廪君都能隐约看到,他的身后常人难以察觉的气息变化。

“昆仑开明军团十夫长巴务相,见过钟山之神烛龙大人!”

“有熊国玉朝云,见过钟山之神烛龙大人!”

玉朝云不识烛龙,但见其衣着和身后威压,便猜得此人定是烛龙。

烛龙若有所思:“方才天降光束,应为你二人所至之迹。开明军团?有熊国?昆仑与有熊,其间何事乎?”

廪君答曰:“回烛龙大人,玉朝云为伏羲大人预言之人,受神兵指引至昆仑,将见天帝陛下。不曾想,开明军团葆江从中阻拦,滥用神权,召神光将我等传送至钟山。”

“葆江,有印象,那小子不怎么样。”烛龙闻言,眼中浮现出一抹厉色,但眨眼间消失。

随后,烛龙招呼玉朝云、廪君跟随自己前往祭台之后的府邸先行休息。

一路上烛龙时不时打量着他们,突然说道:“朝云小友,老夫观你不凡,你可愿拜老夫为师吗?”

啊?

玉朝云和廪君甚是惊讶,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

烛龙见二人无措,便开口解释。

烛龙育有一子,名曰鼓,甚是顽劣,自视天生神人拥有法相,不屑钟山之法,出走山海。

“老夫万年岁月,竟无传承,岂不唏嘘!”言罢,一阵苦笑。

“烛龙大人,我玉朝云,敬仰山海界中大能,昔日便早已听闻钟山之神大名。火行烛阴传我人族薪火,我辈更不胜感恩。但拜师之事,我心有愿,但请恕我不能。”

“为何?你既然心中有所想,为何不能?”烛龙不解。

“烛龙大人,我为有熊国国主少典之子,传承神龙之法,而护国神龙出自创世水行祖龙,所以……”

烛龙脸色微变,遗憾道:“啊,是祖龙之传人。那可惜了,老夫理解,不强求与你。”

然后看向廪君,摇了摇头:“开明小友,老夫不问你,只因你行兵戈之举,身附开明之息,金气太盛。”

廪君连忙谢礼:“晚辈谢过烛龙大人。”

“两位小友,天色将晚,老夫已经备好宴席,且与我讲讲山海界之异闻趣事。

钟山之地,鲜有人往,老夫居此万年,不肖子放浪远走,无人与我为伴,苦生无聊。

待明日,我擒两只火鸦,送你二人充当脚力,再往昆仑。二位,请!”

“烛龙大人,多有打扰!”

……

西昆仑,瑶池外。

巫辛驱猰貐而至,石夷则继续飞往三青鸟所居之山。

“娘娘,罪臣巫辛求见。”

巫辛下猰貐,于瑶池玉门外躬身行礼。未过多时,玉门缓开,跑出一玲珑少女,扑向巫辛怀中。

“大哥哥,瑶儿好想你!”

巫辛神情复杂,些许紧张,些许欣喜。

只听玉门之内传音:“瑶儿,不得无礼,邀你巫辛哥哥至桃林。”

“好的,母上!大哥哥,我们走!”瑶儿拉住巫辛的右手,欢快地迈向玉门。

再看巫辛,反倒羞红了脸,欲语,却不知如何开口,但右手拉的很紧。

瑶池,西昆仑主峰玉山之天池玉泉,西王母颐养之所。

瑶池之后,玉山之巅,生有一参天古桃灵根,其下为蟠桃之林。

巫辛与瑶儿快步过瑶池之苑,来到参天古桃之下。

灵根之下,一曼妙女神栖身倚靠于一只威严神兽。

女神身着赤金色绫罗,绣以锦豹之长尾,长发散然,配以玉胜,戴一虎相面具,不露真容。

那神兽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名曰狡。

巫辛上前拜服施礼:“罪臣昆仑弱水守将窫窳族巫辛,拜见西昆仑之主西王母娘娘!”

“巫辛,快五百年了吧?”

“回娘娘,五百一十二年。”

“本宫不是在问你族之难,至今几何?本宫问你的是,有多少年未曾来看过瑶儿了?”

西王母语气未起波澜,但其后的神兽狡却厉声犬吠。

空谷传响,回荡不休。

“五百……一十二年……”巫辛低首。

狡兽停止狂吠,西王母不语,看向巫辛身侧的瑶儿。瑶儿依旧笑颜如花,笑声如水晶一般。

“母上,不要吓唬大哥哥了,哈哈哈哈!”

“巫辛,你此次来瑶池,本宫已知晓缘由,事关重大。至于你与瑶儿的事,暂且置后,等那天命之人回归昆仑,你再重回瑶池,与本宫交代。”

“是……”

“倘若你胆敢躲回弱水之底,那本宫就直接将瑶儿沉入弱水之中,陪你。”

西王母柔音言毕,西昆仑玉山之上晴空惊雷,传音万里。

神兽狡却俯首于地,巫辛连连叩首,瑶儿也收起笑容,望着巫辛。

惊雷之音,休矣。

只见西王母已褪去绫罗,身披甲胄,左手持鞭,右手操戈。

再一声惊雷,西王母与巫辛同出瑶池玉门。

西王母乘神兽狡于前,巫辛乘神兽猰貐紧随其后,直奔昆仑天门。

参天古桃之下,瑶儿望向东方,笑颜如桃花。

……

钟山之神府邸,聚火厅。

烛龙宴请玉朝云与廪君,主菜为上等的鹿肉和文瑶鱼,配以峚(mì)山丹果和玉膏。

钟山的火精灵于厅中篝火之中献舞助兴,烛龙兴致高涨召唤出一火纹铜钟击之,其音悦耳通明。

乐毕舞止。

玉朝云起身谢过烛龙热情款待,便看向廪君,后再次向烛龙介绍起廪君之过往。

玉朝云还是想将廪君的英雄事迹,讲与烛龙。

他意识到烛龙应看出廪君不凡,但或许只是认为开明军团出人才,同时他也知晓,廪君自然是不会自说过往之事,那就由自己代之。

廪君之先,伏羲之后,有五姓,巴、樊、曋、相、郑,皆出于钟离之山。

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未有君长,俱敬鬼神。

巴氏有子,名曰务相,与四氏争君。

乃共掷剑于石,若能击中者,奉以为君;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于水中,如能浮者,当以为君。

惟巴务相掷剑中石、雕船浮水,余四氏皆败服。

共立之,是为廪君。

廪君携其族乘土船,自夷水过盐阳,遇虫妖,谓之盐水神女。

盐神慕廪君,愿留共居。

廪君不许,盐神即化飞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

廪君遂遣族人,以青丝献盐神,诈称定情之物,谎与神女俱生。

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于阳石之上,应青丝而射杀之。

盐神死,天乃大开。

廪君立巴国于夷城,传二百年,今为大炎方国之一。

百年前,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开明召至昆仑……

烛龙听后甚喜,一挥袖便遣离火精灵。神目大开,详观廪君。

玉朝云见烛龙之举,忙问其因。

烛龙笑曰:“看来昆仑长生之术不只是那不死神药,哈哈!”

廪君起身请烛龙解惑,眼中有神。

“开明小友,我还疑惑你的金气为何如此之盛?想必自你入昆仑这些年来,应也有些疑惑吧!

有生就有死,山海界万族生灵皆逃不开死亡。无非是活的长些,活的短些。

那不死神药,也不过是一种延年益寿的补品。百万年后,终要再续上一颗。

死亡之后,魂魄离体,不可久留山海界,或上九天,或下幽冥,而九天界非凡灵可入得。

自上古神战后,昆仑古神遁逃九天界,斩断了往来两界的通道。千年前,祂们强行破开两界壁垒,致使大荒穹顶有缺,灾洪降世。

后幸得伏羲与女娲救世补天,遂借建木登天,率众始祖神兽攻入九天界,斩灭古神余孽。

自此,九天界为始祖神兽居所,可往来两界,而人族无论生死,若想入得九天界,仍需建木。

建木之稀,常人难得。但幽冥界与山海界畅通,又有黄泉招魂,故一般灵魂会自发前往。”

烛龙言毕,将杯中玉膏一饮而尽。

“而我死后,魂魄却入了昆仑。可我现在并非灵体,而是实躯,我的肉身本应早已化为尘土。所以,我现在是什么?”廪君有些震惊地自言道。

“息壤之躯。”玉朝云不经意间道出。

烛龙转眼看向玉朝云,手抚银髯,眼中多是赞许。

“朝云小友,你连息壤都听闻过?那可是九天界的神物!”

“我……我见过!”

玉朝云亮出丈天尺,些许无措不解。

“我突然间竟回想起,幼时神龙召我至九天界。我到了一处神宫,我的丈天尺就是取自那里。神宫里有息壤……但我为何突然想起此事?我又为何会知息壤之神奇?”

玉朝云言毕,只见烛龙已开神目。神目所视,正是丈天尺。烛龙眉头紧锁,所思良久。

“此神器,老夫看不透。那神宫应是古神遗迹,而你与之关系,应是只有伏羲才能解惑。朝云小友,无须疑神,自有答案。

开明小友,你的灵魂已被天帝以九天之法封为神格。开明神兽取九天之息壤塑以神躯,灌以开明金气,使二者相容,为长生之态。

故老夫所言,昆仑长生之他法。不过,未来待息壤神力褪去,仍需再寻息壤,重塑神躯。”

玉朝云与廪君共举玉膏敬烛龙,谢其解惑,继续畅谈山海界旧事传说。

烛龙大喜,举杯畅饮,厅中篝火大旺。

尽兴之余,不曾想,突然一人踹门而入,怀里还抱着个美人。

“老爹,速取些药来!啊?你们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