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创意材料造型100课
- 郑雅敏
- 1093字
- 2025-04-12 13:06:03
造型·游戏·意象·材料
——关于儿童的综合材料造型
一块石头,一团泥巴,一根树枝,一片羽毛……对石头的打、砸、凿、切,将泥巴捏、拍、搓、塑,用烧过的碳条在岩壁上涂抹……人类就这样开启了艺术创造活动,延绵至今,生生不息。
关于造型
艺术造型,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所创造的可视的形象,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造型”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一个具体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表现”最核心的意思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材料造型”课程有助于儿童突破以涂绘为主的常规美术造型方法,借助材料和手法的灵活多样性,促使孩子的美术表达走上更宽阔的道路,让孩子的造型思维向具有终极意义的艺术表达迈进。
关于游戏
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包含着创造,游戏可以把艺术的意象加以客观化。利用孩子喜爱游戏的天性,让他们在探索各种材料中开始艺术想像和创作,敲开艺术创造的大门。儿童在叠堆、扭曲、串连、变形等游戏式的材料探索中,会出现很多偶然造型,利用这些偶然所得的形与某些先前的预想相结合,进而产生一种造型的新结果。经历这样的游戏过程,可以让儿童体验到造型的快乐,回归造型活动的本原。
关于意象
在艺术创作中,意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一种心像。儿童在用塑料、纸张、木块、绳线、铁丝、布片等材料来造型时,必定不能产生与自然物象十分相似的外形和细节,甚至只能是一些神似,根本无法形似,而正是这种充满想象的造型反而会让人觉得惊喜和充满诗意,也恰恰契合了艺术追求的一种“意象性”精神。
关于材料
在生活资源极其丰富的当下,造型观念多元而开放,造型艺术也随之充分展现出其纯真、有趣的本质。人人都可以来“玩”艺术。大家都可以用身边的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造艺术,获得快乐。而对于拥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好好关心生活中各种司空见惯的物品、材料,甚至“废旧物”,试着去收集、整理这些材料和物品,感受其不同的质地、色彩、式样及其他特性,通过拼摆、插接、叠加等方式,获得一个新的作品和一些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充满趣味和意义的过程。
关于本书
本书对于教师、儿童或者任何对手作创造感兴趣的人来说,是艺术实践和心灵慰藉的源泉。本书将给大家带来很多用双手所进行的原发性、原创性的体验活动。
本书所展现的案例虽然无法囊括所有材料和技法,但我希望本书能够带领读者开启综合材料造型的新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或其他读者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更多的创造。希望读者从材料到作品这一系列的实验中,心灵与物质发生交互,双手变得灵巧,造型能力增强,色彩感、空间感、秩序感随之悄悄建立起来,并开启一种富有艺术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