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玉 燕归巢:侨商创新创业路
- 赵梅 谢全林
- 1681字
- 2025-04-13 06:00:11
把太阳能“卷”起来——记迅力光能(昆山)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勋明

邓勋明教授
>> 人物介绍
邓勋明,1963年生,江西南昌人。1980年以江西省理科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85年通过李政道“中美联合招收物理博士生计划”(CUSPEA)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在美国能源转换公司(ECD)任高级科学家及能源部项目首席科学家,1996年加入美国托莱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ledo)任教并成为终身教授,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创造并保持了多项世界纪录。2002年,邓勋明与夫人徐立微博士一起创办美国中西光电有限公司(Midwest Optoelectronics, LLC);2006年创立美国迅力光能公司(Xunlight Corporation);2008年创建迅力光能(昆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力光能”);2009年被《福布斯》(中国版)评为当年年度中国科技先锋;2010年获评昆山“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11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014年当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领军人物,其团队于2015年入选“第四批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人华侨创业团队”。
>> 人物语录
“高考状元有很大的偶然性,任何人再考一遍,再考上第一名的可能性最多1%。”
“中国现在把创业的大门开得大大的,这个大方向与早期邓小平把国门打开一样重要。”
“创业过程困难重重,如何成功地踏出第一步,并为之坚持不懈尤为重要。”
“创业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没有千篇一律的。尤其重要的是吸引比自己更能干的人。作为一个创业者必须能够学会与比自己更能干的人相处。”
“面对困难,我们不应怨天尤人。既然风投公司不会主动找上门来,那么我就找上门去。”
“我们在好几个风投投资对接会上投了商业计划书,并成功申请到作报告的时间。在这些对接会上,管他认识不认识,我见了风投就塞一份。关键的时候,脸皮还是‘厚’点为好。”
“有的时候你奋斗半天甚至一个月也可能得不到任何结果,让人产生挫败感以至于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这种事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次。有的人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不愿意为了这么小的可能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放弃了。如果你把它(挫折)作为成功的一部分,就不会难以接受。”
“创业中逆商更重要,它甚至比智商、情商都更重要一些。即使只有5%的可能性,也得为之使劲。”
“企业就像是一颗种子,它的茁壮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
“我们在外面(美国)待了30年,几十年下来,思路想法变得有些不一样。所以有些事情,很多人觉得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却感觉很纠结。而昆山市领导愿意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听我们的想法和需求,他们也非常理解这些事情,没有把我们当成外国人对待。”
“昆山是以真诚、包容、务实的态度对待我们这些来昆山创业投资的企业家,让我们有种家的感觉,来了我们就不走了。”
“我觉得昆山之所以有这么多外企选择在这里落户,这跟当地政府的文化、理念非常有关,昆山GDP在县级市里面多年连续第一,这不是说谁都能做到的,年年第一的背后都是心血在里面,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到这里来的公司不走,其他地方的公司都往这里挪,那都是有道理的。”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被寄予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厚望,有可能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新能源开发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这将会催生一个巨大的市场。发展光伏发电系统,带动光伏制造产业,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优质的内循环经济发力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进入这一领域“掘金”。
迅力光能(昆山)有限公司正是全球这一领域中一家极具潜力的领军企业。公司最初是由邓勋明博士和夫人徐立微博士在美国创办的迅力光能有限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公司董事长邓勋明博士在薄膜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创造并保持了多项世界纪录,打响了“迅力光能”的品牌效应。该公司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其旗下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建造的“卷对卷”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是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卷对卷”非晶硅薄膜生产线。在成功事业的背后,邓勋明博士和夫人徐立微博士的“状元夫妻、一路相随、创新创业”的精彩故事,谱写了他们传奇人生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