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能找到供应商

2007年,张乃千决定回国发展,正在积极筹备回国创业时,他的导师找到他,希望跟自己一起在美国创业。这使得张乃千很痛苦,一方面,导师在美国是院士,无论是学术还是人脉都很有名,跟着导师干,不仅在知识水平、科研能力、研发技术、管理经验方面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导师的公司在那时已经融资成功,无后顾之忧。“从内心来讲,我当时非常想跟着导师一起创业。”张乃千说。但是,当时他回国的决心已定,并且已经做了准备,“跟创业伙伴谈好了,跟投资人也谈好了,我不可能说不干就不干了”。虽然很矛盾、很纠结,然而他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婉拒了导师的邀请。当时,导师十分惊讶,对他说:“我已经创业过两次,每次都是我挑学生,你是第一个拒绝我的学生,从来没有学生会拒绝我。”现在想起当初拒绝导师邀请的决定,张乃千虽然仍然感到惋惜,但从不后悔:“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会这么决定,因为你既然已经对创业伙伴做出了承诺,就不能背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实验室是我国较先进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平台,张乃千刚回国时,正值实验室吸引国外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领域中的骨干之际,学校和实验室都对他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他加入实验室,共同带领整个学科的发展。

张乃千回国的初衷是想建立一条现代化的宽禁带半导体生产线,投入生产,而不是在学校当教授,因此,他婉拒了学校的邀请。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建立大规模生产线,于是能讯公司采取了与学校合作的形式,由学校提供场地,能讯提供技术,一方面,双方共同肩负起实验室的发展;另一方面,双方共同建立起半导体生产车间。一些先进的设备都是张乃千从国外引进,并且进行改造后投入生产使用,从而实现了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在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关键问题,就在实验室研究解决;实验室有了新的研究成果,立即能够投入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技术性关键问题,新的关键问题又促进了科研的进一步发展。这就形成了科研和生产的良性循环,能讯公司的产品原型即诞生于此实验室,学校也因此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双方合作实现了双赢。该实验室由此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直到今天,该实验室仍为当前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实验室之一。

能讯团队经过长达4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氮化镓产品原型。2010年,能讯以此原型产品成功融资。获得融资后,张乃千开始思考,要将实验室变成一个工厂、一个公司、一个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主的企业,这就要放眼全国,选择去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地方。此时,国内许多城市和开发区都向能讯公司递上了橄榄枝,条件颇为优厚。张乃千对比了长江三角经济区、珠江三角经济区、京津冀城市圈等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地区,最终选择落户昆山。谈及自己选择昆山的原因,张乃千总结了在昆山创业的几大优势:

其一,产业链完善,配套能力强大。昆山市具备半导体产业的完备生产链,产业聚集度高。微波半导体行业需要上游的化学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的电子元件生产商,昆山在这两个产业方面都具备很强的实力。“像我们企业现在这样的生产线运转时,如果出现一些设备上或系统上的问题,在昆山,基本上一天之内就能找到供应商帮我们解决。”张乃千感叹。2008年正值北京奥运会之际,公司恰好有一批化学原料需要从天津港运送到西安。该原料是一种危险化学品,需用防爆罐车装运。依照交通法规,防爆罐车必须要走高速公路,这样就必须先从天津到北京,再从北京运送到西安。而奥运会期间,整个北京高速公路不允许防爆罐车通过,结果这批原料就整整耽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生产工期大受影响,这给张乃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把厂址选在昆山,上游原材料可以直接由本地供应商购买,极大减少了交易成本与运输风险。”张乃千说。

其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昆山地处长三角经济带中心,水、陆、空交通条件优越,从昆山半个小时即可到达上海虹桥机场,昆山花桥更是直接对接上海嘉定区,地铁可从花桥直达徐家汇。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速、苏沪高速等穿境而过;企业的货物还可经区内水道运达上海港、苏州港太仓港区和张家港港区后直接出口。初创期的企业经常要往返全国各地进行推介、参加项目等工作,交通的便利为企业节省了商务成本和生产成本。

其三,政府管理理念先进。昆山一直致力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激发昆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活力。这点张乃千深有体会:“昆山政府对经济的认识,以及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比内陆要先进。越往北的地方,政府越偏向指导型,越往南越是服务型的政府。”早在张乃千考虑投资建厂时,昆山市侨务办公室、昆山高新区政府就多次登门拜访表达希望能讯公司落户昆山的诚意。昆山政府代表耐心、详细地询问和聆听他的需求,并在短时间内给出负责的、令人满意的答复。昆山市政府真诚、热情的态度,先进的工作理念给张乃千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张乃千的内心倾向了昆山。

其四,政策优厚,落实到位。昆山政府近年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动承接上海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相继颁布多项措施,大力招揽人才、吸纳侨商侨资、鼓励创业创新。昆山向张乃千承诺,创业初期厂房由昆山提供,在金融方面给予贷款额度,优先考虑创业专项资金扶持等。除此之外,昆山政府率先出台“亿元人才政策”,即每年拿出年度财政预算的1%,不低于1亿元,设立优秀人才和科技专项资金。对张乃千这样的“双创人才”和“千人计划”及其团队都有相应的政策。

在落户之前,张乃千接受了政府的邀请,来到昆山考察。昆山的创业环境再一次震撼了他。完善齐全的基础设施、优厚的扶植政策、领导大力支持的态度都让张乃千觉得落户昆山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昆山考察期间,张乃千还向已经落户昆山的企业打听昆山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得到的回应一致而肯定:政府承诺的都会办到!

其五,厂址便利。昆山高新区曾经进驻过一家美国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是做第二代射频半导体,当时计划将半导体的工厂设在昆山,并已经开始建设厂房。但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家公司不得不停止做半导体项目,此时,工厂厂房的结构刚刚建设好。昆山政府承诺,如果能讯公司来昆山,这座工厂先免费给能讯使用,等产品入市销售后视情况收取廉价租金。这对于能讯而言既节省了建设厂房的时间成本,又节省了资金成本,一举两得。

在仔细地分析了落户昆山的利弊得失之后,张乃千带领团队来到昆山建立了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在公司筹建的过程中,昆山政府果然对能讯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工厂的土地和上家企业的厂房免费给能讯公司使用,仅采购设备这一项就提供了几千万元的支持,对团队核心人员的补贴补助也陆续到位,一一兑现了之前的承诺。

昆山市历来十分看重对侨商、台商企业的引进与支持,逐项落实承诺政策。张乃千认为,昆山市政府最看重挖掘每个侨商公司的优势,从引领和服务的角度发展侨商企业。未来昆山经济必然要从加工制造型转化为科技服务型,台商、侨商与本土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侨商将来必会融入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