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谋福天下——记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总裁张乃千

张乃千博士

>> 人物介绍

张乃千,湖南汉寿人,世界上最早研究氮化镓(GaN)电子器件的人员之一。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波专业,1997年留学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攻读固态半导体博士学位,其间研制出世界首个氮化镓电力电子器件。毕业后,先后进入美国RFMD公司、Fultec公司(现Bourns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氮化镓相关产品研发。2007年,张乃千博士回国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生产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企业——西安能讯微电子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讯公司”)。2009年4月,张乃千博士入选首批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013年分别荣获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33高层次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昆山“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苏州市“十佳魅力科技人物”,2014年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 人物语录

“我希望将来和自己的孙子讲故事时,能拍着胸脯和他们讲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史,以及将由我们这群人缔造的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我工作了很长时间后,才发现有些人生经历是无法预测的。很少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未来究竟如何,并不能由人决定。很多事情并不能一定是准备好了才去做。最重要的是,你要挖掘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对你能力的锻炼,这在将来总是用得到的。”

“没有损失的创业是不可能的。既然是创业,就要意识到创业失败的可能非常大。”

“我们团队里面有从美国回来的,法国回来的,比利时回来的,荷兰回来的;从美国回来的也不是来自美国同一个地方,有从东海岸回来的,也有从西海岸回来的。我们招人的时候也是一样,从一个学校招多了,就从另一个学校招人;从学校招多了,就从社会上招人。我们希望大家的想法不一样,意识不一样,这样才能碰撞出火花,科学的思路要开放一点。”

“成功没有模式。有些人偏于感性,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想法就去做,很有激情。这种感性主导的人优点在于有冲劲,敢于探索,敢于尝试,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可能成功,但是如果过分冒进也可能徒劳无功。有些人偏于理性,凡事都要仔细考虑周全,认为成功几率很大时才会去做。理性主导的人优点在于虑事周密,行事稳健,脚踏实地,如果能够遇到好的机会可能成功,但是如果过于谨慎反而可能错失良机。所以说,理性与感性都可能成功,重要的是决策要准。”

“感情要粗糙一点,比我们学的知识更重要。人生的挫折很多,也许最大的挫折就是有人来到清华后,从全市第一变成全班倒数第一,总会有一个人碰到。遇到挫折总要去面对,感情要粗糙一点。”

“在清华的5年经历固然教会了我很多知识,但是到现在有一半甚至更多的知识因为不使用已经忘记。在知识之外,清华教会了我很多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虽然各种文化都有差异,但是经历不同文化实际上是对世界观的补充。”

“‘自私’和‘自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我不是自私,而是一个人要对事情掌握主动权,在这个基础上你才会想到如何去挖掘自己的潜力,以及如何对这个世界做贡献。”

“美国文化非常看重自我意识的挖掘,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力,以及对这个世界做贡献的方式。你对世界做贡献实际上是双方的,你想做贡献,并且这个世界愿意接纳你的贡献,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搞科研,首先要有拼的态度,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导师和学校都是帮助你挖掘事实根源的方式,而不是说只让你取得科研的成果。”

“像我们企业现在这样的生产线运转时,如果出现一些设备上或系统上的问题,在昆山,基本上一天之内就能找到供应商帮我们解决。”

“昆山市政府最看重挖掘每个侨商公司的优势,从引领和服务的角度发展侨商企业。”

到第三代半导体,大多数人可能会感到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说到电脑、手机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是现代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备工具。实际上,在电脑、手机这一类电子产品中,都有着数以百计的半导体元器件来保证硬件正常运行。其实,半导体不仅应用在电子产品中,在电力系统等诸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经近百年,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近年来,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等宽禁带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引发全球瞩目,成为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其技术及应用的突破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新的战略高地,中、美、日、欧、韩等国和地区纷纷加紧在该领域的部署。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相关专利已超过10万件,2015年专利申请量持续高速增长。入选首批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的张乃千博士,正是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

半导体产品:DEMO板(comb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