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备览9(皇帝内经素问·九章算术·近思录·阴符经·周易参同契·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太上感应篇·金刚经·四十二章经·心经·六祖坛经·茶经·乐府杂录·洛阳牡丹记·棋经十三篇·林泉高致·搜神记·世说新语·游仙窟)在线阅读
会员

国学备览9(皇帝内经素问·九章算术·近思录·阴符经·周易参同契·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太上感应篇·金刚经·四十二章经·心经·六祖坛经·茶经·乐府杂录·洛阳牡丹记·棋经十三篇·林泉高致·搜神记·世说新语·游仙窟)

尹小林 赵敏俐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古籍古籍整理44.8万字

更新时间:2022-07-15 17:26:16 最新章节:下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国学备览9(皇帝内经素问·九章算术·近思录·阴符经·周易参同契·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太上感应篇·金刚经·四十二章经·心经·六祖坛经·茶经·乐府杂录·洛阳牡丹记·棋经十三篇·林泉高致·搜神记·世说新语·游仙窟):《黄帝内经素问》旧题黄帝编著,陈福滨(台湾辅仁大学)审定。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九章算术》汉·张苍、耿寿昌编著,林文照(中国科学院)审定。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近思录》宋·朱熹、吕祖谦编著,姜锡东(河北大学)审定。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阴符经》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审定。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周易参同契》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审定。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黄庭内景经》王子今(华东师范大学)审定。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黄庭外景经》傅刚(陕西师范大学)审定。《太上感应篇》宋·李昌龄编著,刘海燕(福建师范大学)审定。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编著,杨增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审定。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四十二章经》汉·迦叶摩腾、竺法兰译编著,朱庆之(北京大学)审定。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心经》徐俊(中华书局)审定。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六祖坛经》唐·释慧能编著,李申(中国社会科学院)审定。中国禅宗最重要的典籍。《茶经》唐·陆羽编著,李根蟠(中国社会科学院)审定。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乐府杂录》唐·段安节编著,吴相洲(首都师范大学)审定。唐代乐制、音乐、百戏资料的珍贵记录。《洛阳牡丹记》宋·欧阳修编著,祝尚书(四川大学)审定。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棋经十三篇》宋·张拟编著,严华(暨南大学)审定。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著作。《林泉高致》宋·郭熙编著,崔自默(中国艺术研究院)审定。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采。《搜神记》东晋·干宝编著,宁稼雨(南开大学)审定。我国最早的志怪小说集。《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刘尚慈(中华书局)审定。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游仙窟》唐·张鷟编著,沈伯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审定。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
品牌:大吕文化
上架时间:2017-07-01 00:00:00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大吕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尹小林 赵敏俐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關中石刻文字新編》是清代學者毛鳳枝所輯的一部金石學著作,全書收錄了關中地區漢魏以迄隋唐的石刻資料一百六十多種,是研究關中石刻文獻的必備書之一。本書首先對毛書進行了點校整理,在此基礎上又廣泛收集了毛氏所輯石刻資料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匯考為目逐一編次。其次,全書還包括了整理者對具體石刻資料所做的討論,以按語的形式附于最末。本書集文字點校、資料匯編和研究于一體,對中古時期石刻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清)毛凤枝编 魏宏利点校汇编古籍37.9万字
  • 会员
    王象晋以自己躬耕多年的经验和广泛的文献收集,编著了《二如亭群芳谱》。书中包含农时、农作物、蔬果及园林植物等内容,体系庞大。除总论外,每种植物词条下包括:植物特性与品种、园艺技术、附录(即相关植物)、典故、诗歌。因作者对植物的特性、应用、养护及文化内涵等阐述完备,使该书被奉为经典,后世公认为集大成之作。至清代,经过进一步增补,收入“四库全书”。
    (明)王象晋古籍0字
  • 会员
    《唐语林》是北宋文人王谠编撰的一部记录唐人轶事杂说及唐代典章制度、民情风俗等的文言笔记小说。共八卷。该书模仿《世说新语》和《续世说》的体例,按内容分门记事,规模更大,将《世说新语》的原有门类扩大为五十二门。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唐语林》虽仿
    王兴芬译注古籍41.5万字
  • 会员
    《拜經日記》是清代乾嘉時期的考據學家臧庸的代表作。本書以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武進藏氏拜經堂自刻本爲底本,以清費念戀光绪十年(1884)所校清抄本、清阮元編《皇清經解》所轉本属參校本,擇要吸收前賢的相關成果,對《拜經日記》進行標點、校勘和必要的注程,便於學界據以開展進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對研究臧庸及其學術成就在乾嘉考據學和清代學街史上的學術地位,進一步瞭解乾嘉時期考據學、校勘學、訓話學相互
    丁喜霞古籍27万字
  • 会员
    此书撷取二十六史及《资治通鉴》《续通鉴》《明通鉴》《清通鉴》等史籍中记述的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上起殷末周初,下至晚清,先后约三千年。所记皆可敬可惜、可亲可恨、可喜可悲、可恶可笑之言和行。读来让人或沉思、或嗤笑、或悲悯、或愤怒,读罢则足以发人深省。编者对原著并非照抄照录,而是以“辞不害意”为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黏合删汰,如此则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史事前因后果靡不毕见。编者对历史人物未加点评论说,而将
    王忍之编古籍87万字
  • 会员
    在孔门七十子中,曾参被称为曾子,是对中国后代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学者,也是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孝经》被称为“百行之宗,五教之要”;《大学》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从伦理到政治的人生发展思路,被中国封建时代文人奉为人生圭臬。曾子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中国典型的专题说理散文,是在曾子时代出现的。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孙,孔鲤之子,是战国前期儒家一大重镇,
    陈桐生 孙雪霞译注古籍46.5万字
  • 会员
    本书稽考有传本的唐人诗集、文集、诗文及诗词文合集共一百零六家。与一般叙録类著作泛泛叙及唐集各种版本不同,本书特别注重对百余家唐集的历代数千种传本的具体考察,手检目验,勘查其版本特征、编次体例、文字正误、版本源流以及该集在唐宋以来直到近现代的流传、演变等情形;并对这些唐集的书名、卷数、成书年代、编辑者、刊刻者、收藏者等等,亦按时代先后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述;对研究唐代文学、史学以及目録学、版本学、古籍整
    齐文榜古籍138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有关《周髀算经》解读的作品。本书包括对《周髀算经》的长篇论述、《周髀算经》全文白话译文、《周髀算经》全文原文及详细注释、相关附录、参考文献及综合索引,意在为现代读者提供一种全面的《周髀算经》第一手史料。新论重新考察了《周髀算经》的宇宙模型,原文注释则讨论了几乎所有的技术性细节及有争议的问题,白话译文融会了汉代赵爽、北周甄鸾、唐代李淳风等各家注释的精华。同时,本书还特别分析了《周髀算经》中所
    江晓原古籍7.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西汉桓宽编著。记录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各地推举的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到京城举行会议,“问民间所疾苦”。贤良、文学从反对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开始,对政府政策进行了全面批评,并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反复辩论。全书共十卷六十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该书记述了双方的论点,为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西汉)桓宽编著古籍6.1万字